|
2013年9月25日
THE LEX COLUMN
黑莓甘獻身 買家卻審慎
西方諺語有云,一頓煙肉配雞蛋早餐,雖然雞有參與,但豬卻是全情投入,以身相許。
電郵手賬生產商黑莓(BlackBerry)與以加拿大金融控股公司Fairfax Financial為首的財團達成賣盤協議,在交易當中就扮演了「豬」的角色。黑莓示意願以每股9美元賣盤,若然有其他買家提出更優厚的收購方案,更願向Fairfax等賠償最少1.6億美元解除協議。至於Fairfax則有6周時間慢慢進行盡職審查,若然改變主意放棄收購,更毋須支付分毫「分手費」。
次季績差生意恐更難做
黑莓之所以同意上述條款,只因為上周五公布的業績數字實在太駭人,以致這家手機製造商是否有能力繼續支撐下去也成疑問。知道有買家考慮接手,總算叫黑莓的供應商、客戶及(逃過大裁員一劫的)員工鬆一口氣,那管交易仍存變數。
更重要的是,協議提出作價每股9美元,變相亦確立了黑莓股份供求平衡的界線。其他潛在買家無論是看中整家黑莓還是個別業務,如今就可調整預期,準備競購。
Fairfield顯得小心翼翼,實在大有理由。外界為黑莓估值時,想必會以其相當於每股5美元的淨現金大造文章。不過,若然計算黑莓各項業務的總價值,然後再加上這筆淨現金作為估值分析,就大錯特錯。過去3個月,黑莓已耗掉5億美元現金;至於業務財政陷入困境的公司,「燒錢」速度更是難以估計。另一方面,黑莓對供應商、員工及其他範疇的債務責任到底有多大,同樣無從稽考。
至於黑莓專利權的價值,部分論者估計超過20億美元(即每股4美元),但同樣難以作準。回顧過去的專利權交易,作價遠超預期者(如摩托羅拉〔Motorola〕)或令人大失所望者(如柯達〔Kodak〕),數目旗鼓相當。
淨現金專利權不可恃
黑莓服務生意的未來現金流亦值得關注。在今年第二季,有關業務錄得銷售額約8億美元,邊際利潤率亦相當高。但與一年前比較,來自服務的銷售卻減少20%;至於商業客戶(亦即對黑莓最忠心的客戶)佔其中多少份額,亦無從知曉。黑莓已成「煙肉」一塊,但能夠登上餐桌,供食客評頭品足,已算走運了。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黑莓雖坐擁相當於每股5美元的淨現金,但「燒錢」速度難以逆料;加上專利權價值及服務現金流存在變數,難怪Fairfax態度審慎。(彭博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