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96|回覆: 2

[其他] THE LEX COLUMN 2013年9月25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9-25 21:16: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3年9月25日

THE LEX COLUMN       
黑莓甘獻身 買家卻審慎

西方諺語有云,一頓煙肉配雞蛋早餐,雖然雞有參與,但豬卻是全情投入,以身相許。

電郵手賬生產商黑莓(BlackBerry)與以加拿大金融控股公司Fairfax Financial為首的財團達成賣盤協議,在交易當中就扮演了「豬」的角色。黑莓示意願以每股9美元賣盤,若然有其他買家提出更優厚的收購方案,更願向Fairfax等賠償最少1.6億美元解除協議。至於Fairfax則有6周時間慢慢進行盡職審查,若然改變主意放棄收購,更毋須支付分毫「分手費」。

次季績差生意恐更難做

黑莓之所以同意上述條款,只因為上周五公布的業績數字實在太駭人,以致這家手機製造商是否有能力繼續支撐下去也成疑問。知道有買家考慮接手,總算叫黑莓的供應商、客戶及(逃過大裁員一劫的)員工鬆一口氣,那管交易仍存變數。

更重要的是,協議提出作價每股9美元,變相亦確立了黑莓股份供求平衡的界線。其他潛在買家無論是看中整家黑莓還是個別業務,如今就可調整預期,準備競購。

Fairfield顯得小心翼翼,實在大有理由。外界為黑莓估值時,想必會以其相當於每股5美元的淨現金大造文章。不過,若然計算黑莓各項業務的總價值,然後再加上這筆淨現金作為估值分析,就大錯特錯。過去3個月,黑莓已耗掉5億美元現金;至於業務財政陷入困境的公司,「燒錢」速度更是難以估計。另一方面,黑莓對供應商、員工及其他範疇的債務責任到底有多大,同樣無從稽考。

至於黑莓專利權的價值,部分論者估計超過20億美元(即每股4美元),但同樣難以作準。回顧過去的專利權交易,作價遠超預期者(如摩托羅拉〔Motorola〕)或令人大失所望者(如柯達〔Kodak〕),數目旗鼓相當。

淨現金專利權不可恃

黑莓服務生意的未來現金流亦值得關注。在今年第二季,有關業務錄得銷售額約8億美元,邊際利潤率亦相當高。但與一年前比較,來自服務的銷售卻減少20%;至於商業客戶(亦即對黑莓最忠心的客戶)佔其中多少份額,亦無從知曉。黑莓已成「煙肉」一塊,但能夠登上餐桌,供食客評頭品足,已算走運了。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黑莓雖坐擁相當於每股5美元的淨現金,但「燒錢」速度難以逆料;加上專利權價值及服務現金流存在變數,難怪Fairfax態度審慎。(彭博圖片)
 樓主| 發表於 2013-9-25 21:18:05 | 顯示全部樓層
2013年9月25日

THE LEX COLUMN       
雙匯冤家 唔嫁又嫁

豬欄內的兩隻豬,及不上握在手中的一塊火腿值錢。維權基金Starboard Value一度相信,獲雙匯提出以每股34美元收購的肉食製品商Smithfield Foods,可以更高價賣盤,但日前卻終於承認失敗。如此一來,經股東投票後(持有6%股權的Starboard亦表態支持),雙匯交易可望於周二落實。過去一年,異見投資者頻頻發難,以致多項併購交易翻天覆地,但Smithfield個案卻顯示,管理層面對一眾對沖基金高手的挑戰,也非一定毫無勝算。

Starboard聲稱,由於Smithfield既經營養豬業,又從事豬肉加工生意,估值有一定難度,以致該公司真正的價值被低估。Starboard的分析則分別採用了對兩者最有利的估值法:養豬業按飼養動物及土地的價值計算;加工生意則按傳統估值方式,以現金流乘以倍數。

Starboard指出,若分別出售兩項業務,股東可望獲得每股44美元至52美元。由此路進,根據Smithfield去年的股價,股市低估該公司價值的幅度達300%之多。

數周前,當Starboard表示已尋得買家時,Smithfield股價亦隨之升穿34美元的交易作價。儘管今年確有其他交易,因為股東不滿而促使買方提高出價,但Smithfield交易卻沒有這些交易的共通點。雙匯的方案不僅經過競購程序的考驗,交易條款更列明歡迎其他競購者在特定時間內提出更優厚的方案。況且,造反股東亦只佔少數。就連一直主張把Smithfield分拆的股東Continental Grain,在34美元交易作價曝光後亦沽貨離場。

Starboard的基礎分析的確具說服力,但與一名願支付豐厚溢價、且以現金一口氣交易的買家相比,則顯得太理論化了。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雙匯收購Smithfield的交易預料昨天落實 (彭博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74

回帖

203

積分

中級會員

積分
203
發表於 2013-9-26 21:46:37 | 顯示全部樓層
2013年9月25日

THE LEX COLUMN       
「凍薪」 論短長 五年好商量

「長期」應如何定義?對於大部分歐洲企業而言,長期是3年;至少針對「長期獎勵方案」(Long-Term Incentive Plans;簡稱LTIP),確是如此界定,但富達國際投資(Fidelity Worldwide Investment)卻希望延長至5年。

富達希望,獲發LTIP股票獎勵的企業高層,能持有股份5年,而非目前業界標準的3年。這家基金管理商周一更表明,一旦企業不遵守5年持股原則,基金已準備好對其高層薪酬方案投反對票。新方案確然可取,但要發揮作用也許還要其他基金管理商配合。

在企業管治事務上,富達向來是較活躍的投資者之一;考慮到富達是環球股票最大投資者之一,關心企業管治實在合情合理。新方案針對的是英國及歐洲企業。富達早前翻查數據,發現富時指數350家成分公司中,只有14家的LTIP股份獎勵的持股期達5年;另有52家的LTIP介乎3年至5年。富達指出,改以5年為標準一點也不困難,既不涉及成本,亦不會影響歸屬期(vesting period)。

任何方案若能令企業高層薪酬與公司長期表現更趨一致的話,都值得歡迎。再者,富達以投票反對薪酬政策作為威脅,亦有一定阻嚇力;須知道由下月起,英國企業股東就薪酬政策的決議,將具有約束力。部分企業表態支持LTIP方案;至於另一些企業聲稱持股5年之限有礙招聘計劃,則似乎有欠說服力。

富達的方案既溫和又合理,實在值得推行,但最終又能否如願?個別上市基金管理公司本身奉行3年LTIP政策,若要律人就應先律己。金融危機以來,各種各樣的誘因驅使股東在薪酬、花紅等事宜上反客為主;他們實應好好利用當前的空間,攜手推動全歐洲改革。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富達延長LTIP的方案針對英歐企業 (彭博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02: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