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52|回覆: 4

[其他] [羅家聰一名經人] 長短息差測股市 今文應是第一次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8-27 23:20: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連兩次寫過長短息差可測經濟增長後,綜觀而言,前者一般領先後者一、兩年。另若干年來也多次寫過股市變幅領先經濟增長一、兩季,鑑於息差領先股市變幅更多,故息差理論上可測股市。只是因為息差雖能測較遠期的經濟增長,但準確度卻不及股市,故以息差測股市(變幅)也或欠準確。一如息差測經濟增長般,宜只取大方向作參考。

玩這大膽測試(市),當然先選股債二市皆最成熟的美國。現花點篇幅介紹步驟。

先選長、短息差。傳統會選30年與3個月,但論參與度看,愚見以為10年、2年更佳。2年期債息紀錄最早始自1976年,因要計股指按年變幅關係,故不取每天或每周數據,而取月度數據。觀圖所見,10年、2年息差與滯後的標普500指數按年變幅吻合【圖1】。



測得遠難免不夠準

但滯後幾多才最吻合?這便要計移動相關系數。只要逐月退後股指變幅計相關度,即見退33個月所得的相關度最高【圖2】。故圖1的股指變幅亦相應滯後兩年零三季。從測市角度看,能知三天事,富貴萬千年;能測兩、三年,更不可思議。但再觀圖1,兩線吻合度不算高,可見世上無完全免費的午餐,能測得遠的代價就是測得不夠準。



從長短息差與股指變幅的散點圖所見,儘管後者對前者的回歸系數極為統計可信,但兩者關係亦很鬆散,無怪R2甚低【圖3,開方便得圖2相關系數( 0.0384=0.2)】。關係鬆散,意味息差「能測」股市一說縱極可信(>99%),但測得未必好,即未必準。故從圖1領先兩年零三季的藍段,我們頂多推測標普500指數變幅大概將先跌後升。



這個方向性的質化展望,是最穩陣的,但讀者未必收貨。基於歷史數據作量化預測,又可行嗎?最直觀的是,以滯後的股指變幅對息差作線性回歸(即圖3裏頭的方程),然後塞進領先的息差預測未來的股指變幅。然而,兩者本身過去的歷史關係不算很好,故所得結果亦只一般。重溫圖1,以回歸預測的股指變幅,與領先的息差不太吻合。

美跌市料即將開始

另一量化預測,是以藍段領先的息差走勢平行下移,如拼圖般預測未來股指變幅。問題是,向下移幾多呢?既然是拼圖法,即管以2009年年初至2010年年中這年半(半格)的紅、藍二線差距取平均值,所測的股指變幅走勢示於圖1的淡紅線。已知按年變幅,便不難折算出股指水平。由是所測的未來兩年零三季美股,預料跌市即將開始【圖4】。



將圖4的紅段放大,可見美債所預示的美股跌市將延續兩年,共四成半【圖5】。君或會問:會不會跌這麼多呀?跌幅是靠線段下移計出的,固然,下移少些會跌少些。姑勿論最終跌幅如何,跌市維時則應可信,因這是以息差領先程度計算出來的,除非連「息差測市」整套概念都質疑,那就無話可說了。



如斯以債測股,相信在下是第一人。

同樣分析套進其他股市,行不行呢?要逐個看,若息差與股指變幅相關度低的話,勉強預測亦意義不大了。驟眼看過幾個主要市場,看來不是每個都值得做。譬如本港,因港息大致跟足美息關係,息差是美國的;但港股卻未必跟足美股,故相關度欠理想。反而大陸孳息曲線雖然全由官方操控,但近年的息差走勢與出奇地與股市增長吻合。

細心觀察會見,大陸長短息差(同屬10年、2年)自2007年5月起與滯後大半年的上證綜指按年變幅走勢吻合,看來較上述的美國更佳【圖6】;儘管之前一段不行。滯後幾多呢?照計顯示,息差領先8個月,而相關系數更達0.6(美國僅0.2)【圖7】。




看散點圖,即見息差與股指變幅的線性關係不錯,系數極為可信,R2亦不低【圖8】。



A股要穿2000點?

由於關係緊密(而非鬆散),縱以這短短幾年的月度數據回歸結果,配以領先的息差來預示未來8個月的股指變幅,效果看來不錯(重溫圖6,紅虛線),毋須訴諸拼圖。固然,一如前述,要預測準確度高,換來的是測得不會太遠,儘管8個月已不算短了。如上做法,知道將來的股指變幅,自然算到股指水平。看來上證綜指還要穿2000點【圖9】。



港股前景不問可知

本文雖然無做港股分析,但觀乎美、中兩市前景【圖5、圖9】,港股的不問可知。

這樣測市好不好呢?傳統的測市模型基於股、債互換,此消彼長(substitution effect);然而,近年投資產品眾多,沽股不一定買債,反之亦然,故單看債息水平難定股市升跌;而事實上,一個債息長周期(一甲子)與一個股市長周期(40年)的長短亦不同。

反之,透過第三變數(spurious variable)經濟增長作橋樑,債與股的關係強多了。息差與經濟增長的關係,早在逾20年前已確立,並載學術期刊(見2006年1月敝欄)。至於股市與GDP兩者變幅的關係,理論上亦容易推導:前者建基於企業盈利的加總,後者則是本地生產的總值;企業盈利與本地生產,則屬微觀與宏觀版的同類型變數。

透過宏觀經濟確立的股債關係,毋須建基於「不買股就買債」的假設,顯然較好。

至於測得好不好,則屬「理論是否實際」問題,本文試了兩市,其實還有可試之地……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環球金融市場部



■長短息差走勢與股市表現吻合同樣發生在成熟的美股和新興的A股身上,但時滯長短不同。
發表於 2013-8-28 20:25:58 | 顯示全部樓層
詳盡分析資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9607

回帖

3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36370

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141榮譽勳章

發表於 2013-8-29 08:43:50 | 顯示全部樓層
Thanks for sharin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0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3-8-30 01:34:27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change of percentage個R-square咁低...statistic黎講己經唔使再講...y affect x and x affect y also needed to be test...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7093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2400
發表於 2013-9-1 19:13:37 | 顯示全部樓層
This approach is really interesting and worth examining, many thank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07: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