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3-8-17 22:26:46
|
顯示全部樓層
2013年8月16日
THE LEX COLUMN
叛逆蘋果遇對手
製造出iPhone、iPad這些人氣商品的蘋果,一向像個叛逆青年,不喜歡別人告訴他怎樣做,看看今年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在美國參議院上為公司避稅問題作證時那種目空一切的態度就可以知道。
現在可以壓一壓蘋果氣焰的可能就只有伊坎(Carl Icahn)。這位據說持有10億美元蘋果股票的著名激進投資者,要求蘋果再向股東回饋1500億美元,揚言這樣可令公司股價重上700美元,並在Twitter發起運動,令事件更受注目。
伊坎針對蘋果的行動看來有點遲,但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要挑戰的公司有那麼多,例如戴爾(Dell)、康寶萊(Herbalife)等等,而他這次行動之所以看來甚具挑釁性,是因為蘋果目前的資本回報計劃看來運行良好。
蘋果今年4月把派息及回購計劃總額調高至1000億美元,股價從那時起上升了20%,預期市盈率升勢更勁,共升了30%,現在僅低於12倍,所以說伊坎不是在谷底發戰書。
從2012年至今,蘋果最高的市盈率是14倍,意味其估值仍有上升空間。
然而,把14倍市盈率套用在目前的每股盈利預測上,蘋果股價仍只會升至550美元,依然遠低於700美元的歷史高位。
伊坎主張的額外1500億美元股票回購,有機會令股數降至足以令每股盈利升至接近700美元的水平,但先決條件是市盈率上升,因為回購本身不具增值作用,而要市盈率上升,蘋果的基本業務運作便必須要有改善。
伊坎最感興趣的似乎是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而不是產品工程(product engineering)。不過,激進投資者不一定擅長細節問題,因此他這方面的漠不關心反而令人安心。
蘋果投資者也許可以好好享受一下這次伊坎帶來的刺激,但最好祈禱庫克今天約見的是產品設計師而不是財務總監。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庫克在聽證會上展現了蘋果的叛逆青年風格。 (彭博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