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合普通人的投資方法
1
無論是學甚麼如果沒有某些特殊才能,往往用不着。以學炒股票為例子,人們教的方法,是把巴菲特的方法,是某某基金經理發明的方法,這些方法,在這些高人的手上,是賺大錢的方法,可是,普通人能夠學得了嗎?
所以,我的股票課程中,也從來是苦口婆心,教導學生們,一些適合普通人的投資方法:不用太高深的技巧,不用太強的人際網絡,不必太花時間去研究,也不必很高的天份,當然也不會賺很多的錢,但是可以穩定地增長,不會太過波動,而且風險也是可以預期得到。
2
有人問:「究竟有幾個%的勝算的股票,才應該去購買呢?」
每一個人的網絡不同、知識水平不同、願意投入研究股票的時間也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一生遇過最好的投資機會,只有80%,有的人卻常常遇上90%的投資機會。所以,投資者應該用上幾年的時間去練習投資,去搜集統計數據,從而知道好的股票在你的人生出現的機會率,才能決定以後的投資策略。
3
親手畫圖,也有一個好處,經過了辛勞工作,對於它的走勢,可以說是特別的深刻,格外的有感覺。這種感覺,加深了我對這股票的認識,對於未來的炒作投資,當然是很有幫助的。
用電腦畫圖,固然方便,但也有一個副作用,就是沒有了辛苦的勞作,感覺也就消失了。就這一點而言,當然不是一件好事。
4
很多人問買樓的問題:
回答是:「如果按照供求關係,樓價當然還未升完,點都要升多好幾年,升浪先至會完。但是,投資的第一號格言是:千萬不要同政府唱對台戲。所以,我絕對不會買樓。」
彼得林治的名句:「無論政府賣甚麼,搏命去買。」所以,三十年前英國政府把國有企業私有化,搏命去買,十年前澳門政府賣樓送身份證,搏命去買,當年香港政府把「地鐵」(0066)和「領匯」(0823)上市,也要搏命去買。
但,政府不想我買的,我一定不會買。
5
如果現在不買股票,到今年年尾,你一定後悔。(2013-08)
「現時中國和香港的股市,之所以落後於全世界,皆因這幾年來,中國都有着大小非的沽售壓力。」他分析說:「但是,現在大小非的數字,已經去到了single digit,市場已經全數吸收了,再也不成氣候。所以,股市應該很快就會爆升。」
6
全職炒股的人,通常只有三種結果:
1.七成以上,是炒來炒去得個桔,收入同打工差不多,可能仲衰,因為收入不穩定,三更窮,四更富。
2.輸晒收場,佔兩成。
3.炒到發達,要幾千萬先至算,佔一成。
其實全職炒股的最大可能性,是在於頭幾年,都是很順利的,通常都在贏錢,可是,到了某一刻,例如金融風暴、金融海嘯,就會一鋪清袋。唯一幸存的機會,是在贏錢的時候,把一部分的利潤提取了出來,買了樓。我見過大部分的全職炒股的贏家,都是靠着買樓發達的,就是連公認炒股票最高明的劉鑾雄,都離不開買樓這條秘方,在八七和九七,都是靠手上的物業度過了難關。
全職炒股者而能成功,而能生存下去,最大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股票行內出身的,受過了正統的訓練。那些沒有做過股票工作的人,其股票知識是不踏實的,能夠成功的機會率,是接近零。但偏偏,最想成為全職炒股的人,就是那些沒有做過股票工作的行外人。
全職炒股的最大弱點,是我也犯過的,就是沒有經常性收入,所以得從炒股收入提取部分出來,作為日常的開支。當遇上長時間的熊市時,便會發生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在沒有錢去開飯交租時,你是賤價沽出股票,還是勒緊褲頭堅守呢?
問題在於:你不知熊市何時才會完結,所以也不知堅守到何年何日。
所以,如果要當全職炒股者,首要條件,就是有充足的本錢,一方面可以提供日常支出,第二方面可以堅守信念。說穿了,炒股票和所有的投資一樣,考的就是holding power,只要堅守到否極泰來的一刻,而你沒有死掉,那就贏了。反過來說,每當熊市的最低潮時,本來應該是入市的最好時機,但卻是最多經紀和全職炒股者離場的時候。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60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