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95|回覆: 4

[琴棋書畫] <<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7-18 23:02: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shumanto 於 2013-7-19 00:03 編輯

8694a4c27d1ed21ba76e3134ad6eddc450da3fbf.jpg


,管樂器,別稱「豎吹」、「尺八」、「豎篴」、「通洞」等。源自骨哨,中國古老樂器。「簫」字源排簫,唐代至現代專指豎吹之簫。

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由早期的4孔發展為近古的6孔(6個按音孔,1個吹口,出音孔2-6個),當代演奏表演多用8孔簫,音域為2個八度以上。

 樓主| 發表於 2013-7-18 23:4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起源


43a7d933c895d143ce66528773f082025bafa40f4bfb273d.jpg


簫的起源有二說。
一說,出自“籟”。《莊子•齊物論》:“女(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晉•郭象注:“籟,簫也。”二說,出自“籥”。龠,甲骨文作“”。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龢言》:“龠字既象編管。”籥古字為籥龜。《集韻•平蕭》:“簫,或作籥龜。參差象鳳之翼也。”

唐宋時期的排簫因應用場合或樂種的不同,衍生出“燕樂簫”、“鼓吹簫”、“教坊簫”、“龜茲簫”等。唐代十部伎中,除天竺、康國外,清樂、西涼、龜茲、疏勒、安國、高昌、高麗、燕樂等部伎都採用了排簫,足見它在當時宮廷音樂中的重要地位。一般認為,單管簫出自羌中,四孔,豎吹。漢代也稱“羌笛”,簡稱“笛”。後經京房加一孔,為五孔。漢至唐代一直把橫吹和豎吹的兩種有側孔邊棱音氣鳴樂器統稱為“笛”。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為之注雲:‘七孔,長一尺四寸,’此乃今之長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謂之‘橫吹’,非融所賦者。”

魏晉時期,豎吹的單管簫已有六孔,仍稱“笛”。故在此以前的豎笛和橫笛常被後人相混淆,為了區別比兩者,樂家常稱排簫為“古簫”。
宋•朱熹《朱子語類•樂》:“今之簫管,乃是古之笛,雲簫方是古之簫,雲簫者,排簫也。”

直至宋元以後才逐漸把排簫、洞簫、橫笛三者較明確地區分開來。依製作材料來分,有竹質(紫竹簫)、陶瓷(德化瓷簫)、玉(白玉簫)、金屬(鐵簫)、紙質(紙簫)等。

早在《尚書•益稷》中記載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當因韶樂伴奏樂器以簫(當時為排簫)為主而有此稱。
玉屏簫笛  玉屏簫笛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即流傳千古的《梅花三弄》),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清代,簫的形制與現在完全一樣。清《律呂正義後編》記載:“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8 23:54: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humanto 於 2013-7-18 23:55 編輯

品種


簫一般為竹制,也有玉制的玉簫和銅制的銅簫等。簫的種類分為:


洞簫:

z.jpg

直徑為2.2釐米左右,開前五後一六 個音孔通常民間流行的就是這種簫。現在有種改良洞簫,開前七後一八孔,音量比較大,轉調比較方便


琴簫:

21359_thumb_G_1356565295544.jpg

直徑比洞簫略細,開前七後一八個音孔,音量比洞簫小,通常用於與古琴合奏。


玉屏簫:

94cad1c8a786c9174d53e331c93d70cf3ac79f3df8dc7759.jpg

直徑在1.05釐米左右,比琴簫還要細,開前五後一六個音孔,常採用貴州玉屏產的黃色竹子製作,這種簫音量更小,簫外有時雕龍刻鳳,一般用於自娛或作為工藝品。


紫竹洞簫:
管身較粗,節數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於獨奏或合奏。


九節簫:
管身上有九個節並刻有各種圖案或文字雕飾,有的還在下端嵌著牛骨圈。管身外塗黑漆的又叫黑漆九節簫。這兩種九節簫,發音淳厚、音色優美,適用于地方戲曲或輕音樂,有時也用於獨奏或合奏。


現代八孔簫:

imagesCAMZK0GZ.jpg

現在有一種八孔簫,管徑採用洞簫的尺寸,音孔像琴簫一樣開了八個音孔,稱為八孔簫,吹奏方法與六孔簫(傳統洞簫)完全一致,僅在指法上略有不同。這種八孔簫的優點是:音量大,轉調方便。一般在藝術院校最常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8 23:57:21 | 顯示全部樓層
笛和簫的區別


笛子橫吹有膜孔,簫豎吹且沒有膜孔,但有後音孔。簫亦稱“篴”、“箎”、“籥”等等。有的音樂詞曲是這樣說明的:古代樂器,竹子製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沒有說明是橫吹還是豎吹。現在也有短的豎笛,不貼膜,音色在笛簫之間,更接近笛子。那麼,在遠古時代,不貼膜的橫吹樂器與豎吹樂器各方面區別不大,音色更接近簫。


關於簫與笛的起源,說法不一,據《周禮》記載,周代的雅樂中已用到“篴”。與笛同音同義。但篴為豎吹,並非橫吹之笛。另相傳此種樂器原出於羌中,漢代稱“篴”。最初為四個指孔。西漢京房加1孔,成為5孔,晉代的篴已有6個指孔,與現代的簫相似。隨著考古專家的發掘,湖北隨州出土兩支春秋戰國時期的橫吹。開6孔,形制與竹笛極為類似,只是一端封閉。魏晉時,已作為樂隊中的主奏樂器。唐時,出現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稱七星笛(《樂書》)。到了元代的龍笛,已與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一致。至此。笛與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橫吹為笛,豎吹為簫。那麼,究竟哪種樂器最先為人們所創造並使用呢?從人體身體結構來看,豎吹更符合人體正常的動作狀態,而橫吹則需要一支胳膊向旁邊,而另一支胳膊則需要超過前胸到身體另一側。所以應該豎吹在前,橫吹在後。但由於橫吹音量大。傳得遠,加上膜以後音色清脆,明亮,表現力強,吹笛子的人逐漸多了起來。簫的音量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吹奏音量小是由於簫本身結構所致。簫的吹孔很小,並且依管壁厚度向內傾斜,這樣吹奏時氣流一大反而吹不響了。簫適於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調,寄託寧靜悠遠的遐思,表現細膩豐富的情感。幽靜典雅,回味無窮,知音難遇,陶醉其中。對我們當今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來說,它無疑能使諸君領略到質樸的美,返璞歸真,鬆弛崩緊的神經,追求情緒中的安寧,使思維意識隨之昇華,得到美的享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9 00:02:11 | 顯示全部樓層
經典曲目


《妝台秋思》:
這是一首古曲,乃取材於昭君出塞的故事,優美委婉,又帶有淡淡的憂傷。


《平湖秋月》:
這是一首廣東音樂,曲調優美動聽,富有詩意。樂曲描寫了美麗動人的自然景色。


《梅花三弄》:
樂曲既表現了梅花高潔安詳的靜態,又表現出梅花不畏嚴寒迎風搖曳的動態。常與古琴合奏。


《欸乃》:
此曲系後人據唐柳宗元《漁翁》中“欸乃一聲山水綠”詩句而作。“欸乃”是船夫拉纖的號子聲,在樂曲中欸乃聲以不同形式先後出現,巧妙地表達了一種靜中有動的意境,讚頌了大自然秀麗的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賞的情緒。


《關山月》:
古木蘭詩中有“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的句子,反映征人對遠戎邊疆的不滿情緒。


《良宵引》:
根據古琴獨奏曲改編。樂曲共分三段,第一段旋律流暢,渾厚如歌;第二段旋律明亮,激情有力;第三段旋律昂揚,華彩多姿。


《泛滄浪》:
作者郭沔,字楚望。浙江永嘉(今溫州)人。南宋傑出的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本曲常作為《瀟湘水雲》的序曲,表現“志在駕舟於五湖”(《神奇秘譜》)的意境。元兵南侵時,郭楚望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瀟、湘二水合流處遊船。每當遠望九嶷山為雲水所蔽,見到雲水奔騰的景色,便引起他對外敵入侵、時勢變遷的愁緒,於是作《瀟湘水雲》以寄眷念之情。此曲是郭望楚代表作《瀟湘水雲》的序曲。樂曲開始,飄逸的泛音使人進入碧波蕩漾、煙霧繚繞的意境。第一句的旋律音調,自第二段從中音區展開,並貫穿全曲,簫曲反復重複主題,圍繞骨幹音變化發展,深刻地揭示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抑鬱心情,也流露出他對山河缺殘、時勢飄零的感慨。


《平沙落雁》:
樂曲最早見於明代,曲調悠揚流暢,雁鳴聲時隱時現。描寫雁群降落前空中盤旋顧盼的情景。


《碧澗流泉》:
樂曲以清脆之音,表現出深山峽谷之中淙淙流水歡快地流淌的情景,讓人聯想起唐朝詩人王維在《山居秋暝》中所描繪的意境:“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一派詩情畫意般的田園風光令人流連忘返。


《漁樵問答》:
琴簫合奏,頗有冬晨雪溪的意境,古琴與簫聲平分秋色,曲調搭配是越聽越有意味。音調時高時低,悠悠而清靜,可以使人心情平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9 14: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