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SL888 於 2013-7-15 17:16 編輯
阮,撥弦樂器名,形似今之月琴。相傳為晉阮咸所製,故又稱阮咸。有高音阮、大阮﹑中阮﹑小阮之別,還有低音貝斯和打擊樂作為伴奏。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於獨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彈阮的少女》
現代阮
起源與發展
起源說法不一,據漢代至魏晉時期的文史資料所載,阮是漢民族自己創造的一種圓體、直項、四弦、12柱(品)的樂器。起源大約在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漢時稱秦琵琶或秦漢子。西晉阮咸善彈此種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唐代,約在350年前後由西域傳入中國的曲項琵琶盛行,在樂部居於首位。逐漸將曲頸琵琶直稱琵琶,而直柄圓形的琶琶,則稱阮咸。直到清代,阮雖仍保持着古制,但音域只有1個多八度,在民間流行的舊式阮,則退化為兩條或三條弦。
1950年代以來,改良古阮咸為4根弦24品,並用鋼弦,並且形成阮樂器系列,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香港中樂團以高音阮取代柳琴。由於阮的古曲譜均失傳,所以沒有傳統樂曲。但是現代作曲家為阮,尤其中阮創作了很多樂曲。
古阮咸圖
阮,古代稱秦琵琶、阮咸,現代稱阮。彈弦樂器。
漢武帝時(前140—前87)已有。據東漢傅玄《琵琶賦》序所載,是當時樂工參照琴、箏、築、箜篌等樂器創製而成。圓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品位)、四弦。漢時稱秦琵琶。東晉(317—420)“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善彈此樂器。在三國(吳)青釉瓷倉陶塑上有其圖像,在南京西善橋南朝墓磚刻畫和江蘇丹陽南齊墓磚刻畫中可見阮咸演奏圖像(《中國音樂史圖鑑》Ⅱ—92至Ⅱ— 99)。唐武則天時(684—701)稱其為阮咸。 《舊唐書·音樂志》:“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項長過於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時,蜀人蒯朗於古墓中得之,晉《竹林七賢圖》所彈與此類,因謂之阮咸。咸,晉世實以善琵琶知音律稱”。唐代用於清商樂和西涼樂中,並傳至日本。
傳統四弦阮音域窄,音階不完備。 1953年以來,中央廣播民族樂團王仲丙不斷對阮進行改革研製,取得突出成果。現代製作的阮,琴頭、琴頸和音箱框板用紅木、花梨木製,琴頸貼指板。面板、背板用桐木製。琴頭飾如意或龍頭骨雕。有十七至二十四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置四個機械弦軸,弦的另一端係於縛弦上,面板中間偏上方有兩個圓形或彎月形音孔。品種有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阮,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個聲部,形成一族系列樂器。
小阮,有效弦長(山口至縛弦)41、音箱直徑29.5厘米;中阮,有效弦長51、音箱直徑35.5厘米;大阮,有效弦長69、音箱直徑50厘米;低阮,有效弦長104、音箱直徑78厘米。大、中、小阮以五度關係定弦。小阮為g、d1、a1、e2;中阮為G、d、a、e1;大阮為C、G、d、a1,低阮四度定弦為E1、A1、D、G、。常用音域為:小阮g—e3,中阮G—e2,大阮C—a1,低阮E1—a。
1977年以後,改革製成的阮品種有:雙層共鳴箱中阮,電擴音中阮,面、背板有拱度的大阮,無品阮,六弦阮。
演奏時,左手持琴按弦取音,右手用假指甲或執撥片彈弦。右手指法有彈、挑、雙彈、雙挑、勾、抹、扣、劃、輪、拂、分、搖、掃、滾等三十多種,左手有泛、打、帶、滑、推、拉、吟、絞等十餘種指法。
拉阮,阮咸變種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