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38|回覆: 7

[其他] 香港應化弊為利營建國際奶粉中心

[複製鏈接]
簽到
1441

471

主題

387

回帖

11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10

「友誼大使」勳章

發表於 2013-5-6 04:45: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廼強在《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從搶奶粉潮到國際奶粉中心》,針對目前反對派熱炒香港奶粉話題惡化香港與內地關係的“陰招”,作者認為“光是救火不是辦法,內地遊客還是會增加的,而只要進口奶粉有需求,有利可圖,自然有人會想盡合法和不合法的渠徑去賺這個錢,但深層次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特區政府應趁這火剛被撲滅的空隙,推出長遠解決問題的措施。”“長遠的出路是積極把香港發展為國際奶粉中心,歡迎國際奶粉廠商來港設點,香港以一流的商貿和物流的傳統產業優勢與之配套,加上在可見的未來肯定只加不減的遊客數量,和CEPA及珠三角就近地區的龐大需求,以這樣豐厚的條件,我可以在這裡打保單,奶粉中心只會遠比已經發展得有聲有色的紅酒中心成功。”文章內容如下:

     購奶粉狂潮現象的背後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位國際有名的環保專家利斯特.布朗(Lester R.Brown),寫了一本震撼性的書《誰來養活中國》①,斷言隨著人口增加和收入增長對糧食需求的持續上升,和因耕地有限及以化肥促產到頂,數年之後,中國將需要大量進口糧食,結果將推高全球糧食價格,使第三世界陷於困境。這本書出版之後,全球大嘩,中國政府也邀請作者來華,向他解釋。於近20年之後的今天回眸,布朗的預言應驗了一半,最近9年我國糧食持續增產,但糧食的進口也是每年增加。這效應對第三世界的影響,也陸續呈現。

我重提這舊事,因為當下更已經出現了“誰來養活中國嬰孩”的問題。中國媽咪撲奶粉,不但弄到香港天怒人怨,特區政府要為此開設熱線、限制內地遊客攜帶奶粉過關;本地有些好事之徒還到美國總統網站請願,要求國際社會救助香港“餓嬰”,在一個月的期限之內,竟有超過3萬人聯署,雖然達不到美國總統介入的觸發點,但也丟盡中國人面子,大長港獨、獨港分子的威風。這股狂潮還刮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逼使當地急忙推出限購措施。繼續下去,我看不久之後,中國媽媽將會全球搶購奶粉,尤其是質量可靠的安全奶粉。

  內地購奶粉狂熱的現象,成因複雜,可作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分析,但是歸根到底,這說明一個定律:我國人口眾多,如因任何原因,要大量向外採購任何資源,都會很容易一下子把它搶成稀缺,把價錢炒高,全球都會受影響。而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定律是:如果我們繼續沿著西方發展的模式走,以美式生活為我們奮鬥目標的話,這現象一定會不斷重覆出現。從銅、鐵、石油,到大豆、奶粉,還有很多很多商品,中國都需要大量進口。想一下,也不禁打冷噤,也難怪某些人整天到晚鼓吹“黃禍論”。世上任何東西,若乘以億算,都很可怕。

  而對中國而言,各種商品的對外依存率不斷提高,國家安全便會越加脆弱,我們需要不斷增加出口以賺取足夠的外匯,並且需要加強保障原料基地、市場和貿易通道。這樣下去,不需很久,中國必然要步美國後塵,成了另一個全球掠奪的霸權,並且完全有需要在全球設立軍事基地,才有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包括奧巴馬在內,很多明眼人都知道,地球的總資源就是那麼多,如果中國要仿效美式發展和物質生活,我們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唯一個地球根本不足以支撐。搶奪的結果,汰弱留強,我們“強國”無敵,第三世界遭殃。中間的種種國際沖突和不穩,中國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種畸形發展,根本不是我們中國人追求的目標,而且也不可能持續。

  回到奶粉問題,以中國國情,根本不能,也毋須容許這麼多母親放棄母乳喂養嬰兒,而要用證實比母乳差的昂貴代用品。事實上,現代營養學已證明,我們的成年人也毋須大量喝牛奶和食用乳類製品,這對健康有害無益。補鈣是無效的,因為問題主要在於吸收。我們只須每天吸收15分鐘陽光,步行半小時,多吃綠色蔬菜,就很少會患上骨質疏鬆毛病。另一方面,大量養牛,耗用大量糧食作飼料,把大量越來越珍貴的水存在牛隻身上,更產生大量污染性排洩物,和可觀的乙烷,其溫室效應是大家正在努力降低排放的二氧化碳20倍。搶奶粉潮,根本是不應該在中國發生的。

中國應發展節約型社會

  又以尚未明顯禍延世界的汽車為例。最近的冬季,北京空氣因汽車排放產生的懸浮粒子弄到市民叫苦連天,已經說明我們不可能,因而不應該步美歐國家後塵,去發展汽車經濟。但是不久之前,我們政府還以補貼來鼓勵市民買汽車,以振興內需,維持經濟增長和就業。

  要推說我們“摸著石頭過河”,還沒有造好“頂層設計”,其實早在十一五規劃中,就已經有“節約型社會,循環型經濟”的提法,還說過不要繼續搞“GDP主義”。問題出於設計了頂層之後,不但沒有依設計建築,還建築了一些不該建的東西。如今奶粉成了我國發展模式的一個警鐘,說明此路不通。

  話雖如此,但一時三刻,許多不合理的事物和習慣都改不了。路上還是那麼多汽車,千萬計媽媽們還要千方百計買進口,因而較為安心,覺得質量和食物安全較有保障的奶粉。於是這又扯回到香港來了。

     治標加深與內地的矛盾

  香港自己又不生產奶粉,根本不可能長期出現供應不繼的問題,只需要源源不絕的大量進口,賣出去,賺錢,反而是一大商機。至於“螞蟻搬家”式的“水貨”,更是香港最古老行業之一,不知提供了多少人的生計。至於深圳有些人通過一簽多行之便來港分一杯羹,那是市場的事,市場解決,政府要處理的只是增加有關通道、設施等,免為其他市民帶來不便,而不是介入市場,限制需求。如說有損失,那是內地海關的問題,人家都不肉痛這些微的關稅損失,我們這邊白吃甜頭還埋怨什麼?

  說到底,香港的奶粉問題,完全是反對勢力炮製出來藉此打擊政府和破壞香港和內地關係的陰招,而某些奸商,更乘機囤積居奇,製造人為荒缺牟利,經媒體炒作,造成風聲鶴唳的氣氛,逼得弱勢政府要順著反對勢力的意,為奶粉進口商設立熱線,代聽電話,更幫它們把零售點從小藥店分流到幾家壟斷性的大超市。為了買反對派的怕,特區政府高調打擊內地水貨客,並不惜明目張膽地違反自由市場規律,推出限購、限帶措施。

有關攜帶嬰幼兒食用的配方奶粉離開香港的新規例於3月1日起實施,香港海關調派200人,在9個口岸加強搜查工作,並設置14部X光機協助。熙熙攘攘的折騰了大半天,才抓了10名違規者,最多的一次只攜帶15罐奶粉,當中8名還是港人,典型的大炮打蚊子。

  “急則治其標。”作為臨時措施,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是春節前的所謂“奶粉荒”也已經過去,奶粉熱線很快便取消了,賊過興兵,足見特區政府未把問題看準,反應過度。但是作為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在不同環節中高調推行“港人優先”政策,更說成好像是氣直理壯的原則,客觀上便會強化了香港和內地之間的隔膜,分成你我,加深矛盾和對內地同胞的敵視。這樣的思路如發展下去,將會傷透內地同胞的心,並且自動把自己孤立和邊緣化。

  即時來說,特區官員處理與內地有關事務時,已經習慣了第一個考慮就是會不會被反對派罵,因而左顧右盼,堅持政治正確,寧願不做不錯。回歸16年,又港深同城化,又珠三角發展大綱、綠色生活區、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粵港聯席會議等等一大堆,並都列入十二五規劃,有些建議還是港方主動提出的,但到今天有什麼成果?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近年來有關香港與珠三角的發展,已經再沒有人用“融合”或者“一體化”這個詞了。今天香港的氣氛不斷惡化,特區政府只會更加龜縮,不利香港未來的發展。

     長遠措施是建設國際奶粉中心

  正如我不久之前的分析,香港最近出現了各種問題,絕大部分都是特區政府過去長期不作為遺留下來的惡果。本屆政府一上場,便被全部引爆。

  香港近日“旅客成災”,基本上也同樣是特區政府多年不作為的結果。旅遊業界葉慶寧撰文指出:“無奈日子過去,我們的政府不但沒有長遠規劃,撥地增建酒店、大型商場去滿足和分流旅客的需求,還錯失了發展大嶼山和離島度假區的機遇,反觀我們鄰近的城市,如新加坡、澳門、杜拜等政府,不但非常重視旅遊業的發展,還不斷規劃完善旅遊配套,故此,即使旅客的增加,亦無損當地人的正常生活。”

目前光是救火不是辦法,內地遊客還是會增加的,而只要進口奶粉有需求,有利可圖,自然有人會想盡合法和不合法的渠徑去賺這個錢,但深層次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特區政府應趁這火剛被撲滅的空隙,推出長遠解決問題的措施。

  以奶粉為例,長遠的出路是積極把香港發展為國際奶粉中心,歡迎國際奶粉廠商來港設點,香港以一流的商貿和物流的傳統產業優勢與之配套,加上在可見的未來肯定只加不減的遊客數量,和CEPA及珠三角就近地區的龐大需求,以這樣豐厚的條件,我可以在這裡打保單,奶粉中心只會遠比已經發展得有聲有色的紅酒中心成功。

  朝這思路走,針對珠三角十倍香港市民的數目,人均收入全國第一,來港日趨方便這令人垂涎的市場,香港值得發展成為內地遊客熱購的各種產品中心,新界北區包括天水圍一帶不是缺乏就業機會嗎?配合新界北區開發,規劃興建幾個專門服務旅客的大型商場,讓他們過來買個飽,只要配套設施做得好,不擾民,這是內內外外都會叫好的事情。問題是特區政府要有作為,最低限度千萬不要阻住地球轉。

  ①Lester R. Brown: Who will feed China, Wake-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 World Watch, Sep 1994.

  (本文作者劉廼強是《中國評論》月刊學術顧問)

不如利用大陸女人多及大o既優勢,打造國際人奶供應中心仲好。

討論

吸引: 5.0
吸引: 5
國際人奶供應中心...Support!發表於 2013-5-6 13:34

<font color="Red"><strong>道理上,任何選舉,目的是選賢能領導國家。所以選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手段 (選舉)方式可以不同,只要能達到選出賢能這目的就可以了。這點是清楚的。但,好不幸,現實上,賢能是長期培養,長期考查出來的,不是由平庸民眾依媒體

181

主題

6923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星塵滅絕,蒼生無悔

積分
100

「潮流時尚」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音樂大師」勳章

發表於 2013-5-6 13:14:00 | 顯示全部樓層
1. 總是迴避了核心問題.....為何衹有中国大陸人這樣狂熱地去搶購? ...事因爆出毒奶粉事故, 政府的善後及懲處工作,令人倍覺失信?!..憤怨
2.....在大陸的各省各地的超市貨架上, 奶粉供應的量及品種, 仍多不聲數吧! 何解要熱切向外搶索????...把該問題衹作市塲供求定律去理解, 索性不談就算
3. 紅酒中心呢類玩意....高檔消費而巳,...而家係港孩不夠食,水貨拆家就貨搬貨, 奸商就唯利是圖, 用打擊的嚴手段, 無可厚非.. 我是本土主義者, 凡事以港人福祉為首選

4.商人從來唯利是圖,總之供應夠港人購用,沒有囤積及托价,..他們根本可以袋袋平安!

最後..祇要北大人認真,嚴緊及有序的監控食品業,品質自然規範...国民自然安心應購.

作為人口大國,連奶粉也搞不好, 成為国際笑話...外國人一面恥笑大陸的蝗蟲式瘋購, 另一手就笑着收錢.... 請從根本去解決問題吧!!!!!!!!!!搞個奶粉中心,幫人條財路發大, 國產貨問題就永遠避擱置.....他日又有其他事故, 又要一個國際乜柒中心....香港本身都好夠國際啦, 不要轉移視線, 暗渡陳倉
謊言自有理由,真實則無緣無故。(Aristotl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優秀是一種習慣!(Aristotl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政治是醜惡的,不要搞挎民生....政棍、狀棍..是究極垃圾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203

主題

7775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Oie De la France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

發表於 2013-5-6 14:50:11 | 顯示全部樓層
白羊座o穆o 發表於 2013-5-6 13:14
1. 總是迴避了核心問題.....為何衹有中国大陸人這樣狂熱地去搶購? ...事因爆出毒奶粉事故, 政府的善後及懲 ...

香港,依家已係國際「內地」中心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1194

回帖

3960

積分

論壇元老

積分
3960

「友誼大使」勳章

發表於 2013-5-6 22:34:09 | 顯示全部樓層
唔知點解, 見到"國際奶粉中心", 我就諗起雙非黎香港私院產子的"生意", 見有空隙就去賺左先, 唔理政策長久/情理/民情.  其實香港仲有無可持續的行業可以發展而惠及層面較廣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5-6 23:00:34 | 顯示全部樓層
國際奶粉中心
國內奶粉中心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659

主題

2萬

回帖

-900

積分

乞丐

燒鵝一隻

積分
-900

「痴線佬」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

發表於 2013-5-7 01:33:07 | 顯示全部樓層
gogogogo 發表於 2013-5-6 22:34
唔知點解, 見到"國際奶粉中心", 我就諗起雙非黎香港私院產子的"生意", 見有空隙就去賺左先, 唔理政策長久/ ...

一個字,  冇

寂寞,還是留給自己,就好
情在一夜之前,愛在兩腿之間
女人没魅力才覺得男人花心,男人没實力才覺得女人現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659

主題

2萬

回帖

-900

積分

乞丐

燒鵝一隻

積分
-900

「痴線佬」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

發表於 2013-5-7 01:46: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lich13 於 2013-5-7 20:06 編輯
我係分身 發表於 2013-5-6 04:45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廼強在《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從搶奶粉潮到國 ...


其實筆者觀點非常不錯

外國依家興搞outlet, 目的係想外國人消費同時, 唔好把問題輸入本土

政府原意係通過自由行,於香港各行各業受惠...事實上各位亦或多或少受惠了...
然而, 同一時間, 香港政府... 配套不足,去消化依班同胞朋友.. 再者監督不足,致內地既社會問題(如通脹,估用公共資源等等).成功輸入本港

當內地與本地競爭資源時,矛盾自然加劇惡化..

長遠呢講, 不如開放"國內食品中心",開放界邊開廠,開香港食品outlet, 專食依條水... "話香港政府監督製造"..一定大把內地人支持.. 又可以養活基層市民 (以奶粉為例,成本有幾多呀)

到時,等大陸遊客有多一個選擇... 唔洗下下係唔同既社區,與本港居民爭奪資源時.. 同時可望化解邊境地區(如上水,粉嶺等地)既壓力..

想旅遊巴都呢, 味用"退稅方式"lor~

自然上述純粹9 - Up .. 而且漏洞多多... 小弟只係自娛罷了!

寂寞,還是留給自己,就好
情在一夜之前,愛在兩腿之間
女人没魅力才覺得男人花心,男人没實力才覺得女人現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95

主題

2193

回帖

6604

積分

高級元老

積分
6604
發表於 2013-5-7 18:52:4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我係分身 #1 的帖子

一針見血的好文章

能化危機為轉機
再進化成大家都贏的生意

這是真正企業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8-27 10: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