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004|回覆: 35

TOYOTA RAV4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3-20 13:12: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以Recreational Active Vehicle with 4-wheel drive的英文大寫為名、傳達原始設計便是一輛可滿足休閒活動之四輪驅動車款的RAV4,雖然首代車型發表至今,不過只經歷三代、近20年的開發光景,但是這款同時提供前輪驅動和四輪驅動兩種選擇的新型態SUV (Sport Utility Vehicle多功能運動車輛),卻未刻意強調越野性能,而是著重於都會駕馭的行路性,以及空間之機能和變化,並成功地帶動起現今都會型SUV的風潮。
01.jpg

先回顧前三代RAV4的開發經過、車型編成與上市歷程……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3:12:10 | 顯示全部樓層
第1代RAV4 (原廠代號XA10)
生產年份:1994~2000年


1994年發表的第1代RAV4,原廠代號XA10,底盤設計源自原廠代號E100的第7代Corolla,車身型式則提供有5門長軸、3門短軸及3門短軸敞篷共3種選擇,可以說是現今車壇都會型SUV的濫觴。

01.jpg
1994年發表、外型尚未完全擺脫傳統SUV粗曠風格的第1代RAV4,底盤設計源自原廠代號E100的第7代Corolla,車身型式則提供有5門長軸、3門短軸及3門短軸敞篷共3種選擇,是都會型SUV的濫觴。
外型尚未完全擺脫傳統SUV粗曠風格的第1代RAV4,動力部份有兩種設定,傳統汽油引擎車型方面,搭載的是一具排氣量2.0升的直列4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可輸出138匹最大馬力 (美規車型則有150匹),擁有5速手排及4速自排兩種變速箱選擇,並於1998年發表小改款車型,除了在外觀及內裝上進行些許變更,且於北美市場追加採用軟篷設計的RAV4 Convertible 3門敞篷車型,日規車型還換上了性能輸出提升至177匹馬力的2.0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

此外,除了傳統汽油引擎車型外,1997年、Toyota還以第1代RAV4的5門長軸車型為基礎,發表了每次充完電後可連續行駛190公里、搭配NiMH鎳氫電池系統,採純電動車設計的RAV4 EV,且在2002年少量生產了1,484輛並正式於美國加州上市。

02.jpg
1997年、Toyota以第1代RAV4 5門長軸車型為基礎,發表了每次充完電後可連續行駛190公里、搭配NiMH鎳氫電池系統,採純電動車設計的RAV4 EV,且在2002年正式於美國加州上市。
第1代RAV4在國內於1997年重新開放純日製車進口時,曾由總代理和泰汽車導入國內販售,但因為當時臺灣SUV新車市場尚未普及,所以並未引起太大的迴響,故短暫引進後,RAV4便直到2008年後、才又重新返回臺灣新車市場。

第2代RAV4 (原廠代號XA20)
生產年份:2000~2005年


儘管第1代RAV4的純電動車型:RAV4 EV、一直生產到2003年才畫下休止符,但是原廠代號XA20的第2代RAV4,卻是在2000年中便已正式發表,不但外型線條多了幾分都會個性、軸距及車身尺碼亦明顯增加,且內裝質感和空間機能也更接近一般家庭房車或旅行車的設計,並比照第1代RAV4,推出包含3門短軸及5門長軸,共兩種不同之車身型式選擇。

03.jpg
2000年中發表的第2代RAV4,並未引進國內市場販售,但同樣提供有3門短軸及5門長軸共兩種車身型式的選擇,而且不但外型線條多了幾分都會個性,內裝用料和質感也更接近家庭房車的設計。
同樣擁有前輪驅動與四輪驅動兩種傳動佈局的第2代RAV4,動力部份則有1.8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 (122匹最大馬力) 與2.0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 (148匹最大馬力) 兩種汽油引擎選擇,並首度提供搭載排氣量2.0升的直列4缸柴油引擎,且可搭配5速手排及4速自排兩種變速箱。

2003年底、Toyota替第2代RAV4推出2004年式的小改款車型,除了前保險桿、霧燈等設計變更外,主/被動安全配備亦有所提升,例如:美規車型便全面將VSC (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列為標準配備。

04.jpg
2003年底、第2代RAV4推出2004年式小改款車型,除了前保險桿等細節設計變更外,原先2.0升汽油引擎車型換上了排氣量2.4升的直列4缸自然進氣引擎,美規車型更全面將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列為標準配備,動力與安全大幅提升。
此外、小改款後RAV4以2.4升直列4缸汽油引擎,取代原先的2.0升汽油引擎車型,最大馬力輸出提升到161匹,最大扭力則有22.4公斤米,而且油耗還較原本的2.0升汽油引擎車型減少了2%,動力與安全同步提升。

第3代RAV4 (原廠代號XA30)
生產年份:2005~2012年


選在2005年IAA (Internationale Automobil-Ausstellung) 德國法蘭克福車展登場、以2006年式新車發表的第3代RAV4,雖然取消了前兩代3門短軸及5門長軸車型並存的規劃,改採單一5門車型設定,但卻從中發展出長軸與短軸兩種底盤,短軸版本僅供應日本及歐洲市場,其它地區 (包括臺灣市場) 則是販售長軸車型。

外觀更加洗練、車身尺碼再次放大的第3代RAV4,由於軸距加長到2,660mm,不但獲得更為寬敞的車室空間表現,且加入了果嶺式底板設計、第二排座椅前後滑移、椅背傾角可調等貼心規劃,讓後座與行李廂空間大幅提升了運用靈活度。

05.jpg
外觀更加洗練的第3代RAV4,由於軸距加長到2,660mm,不但獲得更為寬敞的車室空間表現,且第二排座椅加入了可分離傾倒、椅背傾角可調等貼心規劃,讓後座與行李廂空間大幅提升了運用靈活度。
動力選擇上,第3代RAV4車系也更為多元化,因應市場的不同,RAV4擁有2.0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2.4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及3.5升V型6缸自然進氣共三種汽油引擎,以及2.2升直列4缸柴油引擎的設定,變速系統則有5速手排、6速手排、4速自排、5速自排、6速自排與CVT共6種不同的對應搭配,並於2008年推出外觀與內裝等細節調整的小改款車型。

06.jpg
因應不同市場需求,第3代RAV4車系除了擁有2.0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與2.4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的引擎選擇外,還有3.5升V型6缸自然進氣、2.2升直列4缸柴油引擎等車型提供,搭配之變速系統則有5速手排、6速手排、4速自排、5速自排、6速自排與CVT等共6種。
此外,與第1代RAV4一樣,Toyota也以第3代RAV4為基礎,和美國電動車製造廠Tesla Motors在2012年5月、假美國加州洛杉磯舉行的第26屆EVS國際電動車研討會上,推出純電動車設計的第2代RAV4 EV,預計製造2,600輛,於美國加州正式上市。

外觀僅車頭與車型銘牌不同、內裝亦只有中控臺差異的第2代RAV4 EV,搭載了一具能夠輸出115kW功率的電動馬達,等於能產出154匹最大馬力,在Sport模式下,電動馬達能夠在7.0秒將RAV4 EV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最高速度為時速161公里;Normal一般模式下,則能夠以8.6秒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且最快可於6小時內充電完畢 (需配合240V、40A、9.6 kW的充電站),並提供8年10萬英里 (約160,934公里)的保固。

07.jpg
以第3代RAV4為基礎,和美國電動車製造廠Tesla Motors合作推出的第2代RAV4 E,搭載了一具能夠輸出115kW功率的電動馬達,等於能產出154匹最大馬力,在Sport模式下,能夠在7.0秒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且最快可於6小時內充電完畢 (需配合240V、40A、9.6 kW的充電站)。
至於國內市場方面,由於國內SUV市場日漸成熟,2008年總代理重新導入小改款後的第3代RAV4,搭載代號2AZ-FE的2.4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可輸出170匹最大馬力與22.8公斤米最大扭力,並同時提供前輪驅動及四輪驅動共兩種傳動選擇;安全配備方面,則擁有ABS防鎖定煞車系統、BAS煞車輔助系統、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及S-VSC轉向輔助車輛穩定控制系統,4WD版本車型更具備S-VSC及ATC 4WD整合控制系統。

08.jpg
2008年、Toyota總代理和泰汽車重新導入小改款後的第3代RAV4,搭載代號2AZ-FE的2.4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並提供前輪驅動及四輪驅動共兩種傳動選擇,且旋即穩居國內進口百萬級SUV的銷售龍頭,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SUV。
也因此、引進之後,第3代RAV4馬上憑藉著亮眼的外觀和內裝設計、出色的動力配置與空間規劃,以及週詳的安全防護,穩居國內進口百萬級SUV的銷售龍頭,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SUV,直到2012年11月美國洛杉磯車展 (Los Angeles Auto show) 上,原廠代號XA40的全新大改款第4代RAV4現身……

0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3:12:11 | 顯示全部樓層
儘管在歷經三代車型的開發後,第3代RAV4不僅在全球市場都獲得了極廣大的正面迴響,且成為Toyota旗下SUV陣營裡最重要的主力產品,但是隨著產品週期進入尾聲、各界也不禁開始猜測起第4代RAV4將在何時現身;於是原廠不但先在2012年11月16日發佈消息,確定第4代RAV4將於2012年11月28日的美國洛杉磯車展 (Los Angeles Auto show) 進行全球首演,並很快地、一個月的2012年12月28日便導入臺灣市場,讓國人搶先全球、得以先行一睹新世代RAV4更動感的風采。

01.jpg
由於臺灣已成為Toyota原廠極為重視的市場,所以選在2012年11月美國洛杉磯車展全球首演的第4代RAV4,一個月後便在總代理和泰汽車的導入下進軍市場,也讓國人搶先全球、得以先行一睹新世代RAV4更動感的風采。
更都會風訴求的動感車頭造型

隨著訴求更趨近都會型SUV的設定,第4代RAV4的造型,與先前三代車型有著很大的差異,不但導入Toyota品牌2012年8月提出、首見於Auris的「Keen Look (銳利造型)」設計概念,一改昔日較為內斂成熟的造型風格,且取消了傳統SUV車尾背掛備胎的規劃,全面改走更運動化的年輕風格。

02.jpg
第4代RAV4的造型與前三代車型有著很大的差異,不但導入Toyota品牌2012年8月提出、首見於Auris的「Keen Look (銳利造型)」設計概念,且一改昔日較為內斂成熟的造型風格,以銳利動感之姿現身。
由於車尾少了備胎配置,所以整體造型看來更加簡潔的第4代RAV4,車身長、寬與高為4,570mm、1,845mm以及1,670/1,715mm (2.0/2.5車型) ,較前代車款4,625mm、1,815mm和1,685/1,720mm (2.0/2.4車型) 的車身尺碼,分別減少55mm、增加30mm和降低15/5mm,所呈現的車格是車身重心更低與更緊緻的樣貌,略為加寬的車寬,則巧妙利用肩部立體摺線,來化解加寬車身可能帶來的鈍化感。

03.jpg
與下圖的第3代RAV4相比,取消車尾背掛備胎、整體造型看來更加簡潔的第4代RAV4,車身長、寬與高分別減少55mm、增加30mm和降低15/5mm,呈現車身重心更低與更緊緻的樣貌。
至於車身線條輪廓方面,Toyota原廠新車開發團隊表示,新一代RAV4的造型設計是以更加動感為出發,將「打造完全不同以往的RAV4」做為使命,所以車頭造型特別以多層次、立體的視覺感受為出發,並於面積縮小的水箱護罩左、右,加上兩道向中心斜下之鍍鉻飾條連貫,頭燈組造型也更為銳利且順暢,並於邊角以弧線來勾勒,配合可傳達SUV特質的兩件式前保險桿,修飾出前傾的侵略感,讓RAV4都會型SUV的定位更加突顯,給予敏捷、強悍的氣勢,並散發著時尚感。

04.jpg
由於Toyota原廠新車開發團隊針對新一代RAV4的造型設計是以更加動感為出發,所以車頭設計特別加入多層次、立體的線條,並於面積縮小的水箱護罩左、右,加上兩道向中心斜下之鍍鉻飾條連貫,頭燈組造型也更為銳利且順暢,並於邊角以弧線來勾勒,修飾出前傾的侵略感。
更機能且更具特色的車身輪廓

讓視覺感更加躍動的車側部分,設計團隊則是於車身鈑件上加入了兩道弧型的腰線,並從A柱一路向後沿伸至車尾的立體尾燈組,呈現立體的律動感,且巧妙搭配著強調流線動感的車頂線條,以及揚升後縮的車側腰線與車窗面積,車窗下緣還裝上了鍍鉻飾條,營造豪華氣氛,而黑色的塑料輪拱,則有放大輪胎尺碼的視覺效果。

05.jpg
新一代RAV4的車側加入了兩道弧型腰線,並從A柱一路向後沿伸至車尾的立體尾燈組,巧妙搭配強調流線動感的車頂線條,以及揚升後縮的車側腰線與車窗面積。
車尾設計上,新一代RAV4改採上掀式尾門設計,備胎則收納至行李廂下;銜接車側及車尾線條之處,則以橫列式立體尾燈組呈現,營造出翹臀的3D視覺效果,從頭至尾都變得更為動感與年輕化,並呼應其都會型SUV的定位。

06.jpg
車尾設計上,新一代RAV4改採上掀式尾門設計,備胎移至行李廂下,銜接車側及車尾線條之處,則以橫列式立體尾燈組呈現,營造出翹臀的3D視覺效果。
此外,在更為動感的身車設計下,Toyota除了於新世代RAV4車頂尾廂門上緣加裝擾流尾翼外,還特別於底盤的前、後下方,以及前、後輪的前方,設計了黑色的導流板,不但可降低風阻,還能提高燃油效率,增近操控穩定性。

07.jpg
新世代RAV4車頂尾廂門上緣加裝擾流尾翼外,還特別於底盤的前、後下方,以及前、後輪的前方,設計了黑色的導流板,不但可降低風阻,還能提高燃油效率,增近操控穩定性。
而在經過車身線條銳利化、導入新世代Toyota「Keen Look (銳利造型)」設計概念,且取消傳統SUV車尾背掛備胎的規劃後,新一代RAV4不僅整體視覺感更為銳利清爽,也更為符合原廠年輕、運動化的都會型SUV設計風格,並確定了一致的內裝設計風格。
08.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3:12:12 | 顯示全部樓層
新世代RAV4不僅外觀設計一改昔日較為內斂成熟的筆觸,導入Toyota首見於Auris的「Keen Look (銳利造型)」概念,事實上,Toyota的設計師們也已經把這樣的設計運用於座艙之中,讓整輛車從裡到外、擁有一致的風格;而且除了融合現代化與科技感的內裝鋪陳外,RAV4在空間便利性與舒適性方面的考量,亦都經過充分的思考與規劃,不僅質感營造可滿足視覺與觸覺的想像,亦能同時兼顧到實用性的需要。

操作更便利的類飛航座艙中控設計

新世代RAV4的中控台設計,與前三代車款有著極為明顯的不同,採用了類飛航座艙儀表的水平設計概念,將主要操作介面都放在同一水平線上,所以不論是3輻式方向盤、空調出風口、中控台上的引擎啟動按鍵、略採傾斜角度的空調介面,以及支援多媒體系統的中控液晶螢幕主機,駕駛人都幾乎只要手部水平橫向移動就能掌控操作,而且這些按鍵或旋鈕的設計清晰易懂、操作直覺且容易,確實地達到了視覺簡化與操作便利的實用優點。

01.jpg
新世代RAV4的中控台規劃,與下圖第3代車款的設計有著極為明顯的不同,除了佈局簡潔、俐落外,還採用了類飛航座艙儀表的水平設計概念,將主要操作介面都放在同一水平線上,所以駕駛人幾乎只要手部水平橫向移動,就能操作方向盤和其它按鍵,達到了視覺簡化與操作便利的實用優點。
特別的是,在包覆中控台的用料選擇方面,新世代RAV4大量地採用了皮革材質來營造豪華質感,甚至舉目所及、所有與身體接觸的區域,包括3輻式方向盤、中控臺下緣部分、排檔桿頭、全車座椅與中央扶手等,均採用真皮包覆設計,以皮革較塑料材質更出色的觸感來營造豪華感,只剩下中控台上半部與車門內側的部分,採用觸感較為粗糙的硬質塑料材質,成為座艙質感重點加分設計。

02.jpg
引進國內的第4代RAV4,2.0 E Hi車型以上便擁有智慧型左、右獨立雙區恆溫空調的配備,並可選配如圖中之內含衛星導航、HD高畫質數位電視系統的觸控式DVD影音主機,提供舒適且多元的乘坐享受。
03.jpg
不但在如圖上之三輻式方向盤、中控台大量採用皮革材質來營造豪華質感,且新世代RAV4在圖下的排檔座與車門內側扶手等地方,還改採類碳纖維飾板取代塑料飾板,擁有相當別緻的觸感。
不僅如此,新世代RAV4在排檔座與車門內側扶手等地方,設計上也頗多巧思,除了備有置杯架等置物空間外,還改採類碳纖維飾板取代塑料飾板,讓座艙的運動風格更為突出;而且所搭配的類碳纖維飾板,並沒有採用一般常見的亮面塑膜處理,而是刻意創造出類似真實碳纖維的獨特編織立體紋路,擁有相當別緻的觸感。

資訊豐富、清晰易讀的儀表板規劃

至於新世代RAV4的液晶顯示幕,則是導入了首次出現於車系中的高質感湛藍冷光燈色,並採傳統三環式規劃,中央為右下角附一藍色液晶螢顯示幕的時速錶,錶底刻畫至時速220公里,並擁有氣囊、車門未關顯示、安全帶未繫等警告燈號,以及行車資訊和定速系統的開啟顯示,藍色液晶螢顯示幕則能提供車外溫度、檔位顯示、時速與水溫等資訊,創造出科技化的質感。

04.jpg
新世代RAV4的液晶顯示幕,則是導入了首次出現於車系中的高質感湛藍冷光燈色,並採傳統三環式規劃,中央為右下角附一藍色液晶螢顯示幕的時速錶,錶底刻畫至時速220公里;時速錶的右側則為油量錶,國內販售的2.5 G以上車型,還擁有ECO MODE節能駕駛模式的燈號顯示。
時速錶的左側,為紅線區域自6,250rpm開始的轉速表,且右下角擁有「ECO」節能燈號,會以綠色燈號的顯示、讓駕駛人知道自己的駕駛是否處於ECO節能駕駛狀態;時速錶的右側,則為油量錶,並可提供驅動狀態、ECO MODE節能駕駛模式 (國內販售的2.5 G以上車型才有此配備)、循跡系統與各種燈號的顯示,提供完整的行車資訊。

05.jpg
新世代RAV4的3輻式跑車化多功能真皮方向盤,除了能提供厚實的握感,還具備操作簡單、就手的定速、行車電腦及音響等快速控制按鍵。
儀表板的前方、Toyota的設計師們替它換上了3輻式跑車化多功能真皮方向盤,除了具備操作簡單、就手的定速、行車電腦及音響等快速控制按鍵外,還提供了厚實的握感表現,且對於車室跑格的完整呈現具有十足的加分效果。

更充裕的空間、多變的座艙承載機能

座艙空間規劃部分,都會型SUV設定的RAV4,由於擁有比傳統4門房車更高的車身高度,所以前、後座都換來了相當充裕的頭部空間,且即使是加裝原廠天窗的車型,乘客的頭部空間都一樣出色,不會感覺到任何的壓迫感;此外,特別提升兩側包覆性的前座椅,不但頭枕高度增加30mm、椅面也延伸了20mm,大幅增進了乘坐的舒適度,椅背還採內凹式設計,能讓後座乘客的膝部空間增加41mm,展現具水準的乘坐舒適性。

06.jpg
都會型SUV設定的RAV4,不但前、後座都獲得了相當充裕的頭部空間,且膝部空間的安排也非常出色,可讓駕駛與乘客在旅程中擁有適當地伸展與解放。
此外,新世代RAV4還將後排座椅的椅背調整手把,由前代車款設計於肩部的位置移到座墊側面,更便利於乘客椅背調整,且同樣支援實用的多段傾倒功能,可提供後座乘客不同角度的椅背後傾設計,在旅途上能更舒適地調整坐姿。

後座椅面則屬於兩大一小的設計,後排中間座椅適合身材較嬌小的成人或孩童乘坐,並擁有獨立的頭枕,三點式安全帶則收納於車頂篷內,兼具安全與實用性,且足敷一般家庭使用。

07.jpg
新世代RAV4亦保留了前代車款實用的後座多段傾倒功能,可提供後座乘客不同角度的椅背後傾設計。
至於行李廂空間表現方面,新世代RAV4不但在標準狀態下,即可擁有高達547公升的收納量,可輕鬆橫置兩套高爾夫球具,而且它的後座椅還具備有4/6分離傾倒及Easy Flat全平整模式兩種選擇,只需拉下後座椅背調整手把,便能創造出一個完全開闊、無段差的平坦承載空間,大幅提升行李或載貨容量。

08.jpg
行李廂空間方面,新世代RAV4不但在標準狀態下擁有高達547公升的收納量,而且還具備有4/6分離傾倒及Easy Flat全平整模式兩種座艙配置選擇,只需拉下後座椅背調整手把,便能創造出一個完全開闊、無段差的平坦承載空間。
而且新世代RAV4車室還設計了非常多樣的收納空間,除了中控台前座副駕駛側的上方擁有一個開放式置物空間外,下方還有一個隱匿的手套廂,門飾板旁則各備有獨立的置杯架與文件夾,可滿足每個位置的乘客需要。行李廂內行李底板下、亦準備有隱藏式的三隔收納空間,可以收放小型物件,千斤頂與三角反光板等則安放在行李廂側邊的隱藏空間,最大的底板收納空間,打開後除可看到備胎外,還預留了溝槽、可以精巧收納行李箱隔板與行李隔網,讓車主可以視需求取用或者完全收納空間機能配件,不但兼具質感、也是非常實用的設計。

09.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3:12:13 | 顯示全部樓層
相較於第3代RAV4僅有導入單一2.4升直列4缸動力,第4代RAV4在國內擁有2.0升與2.5升共二種排氣量的汽油動力心臟:分別是代號3ZR-FE的2.0升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搭配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以及代號2AR-FE、排氣量2.5升的4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搭配AI人工智慧6速手自排變速箱,並以兩種不同的輸出表現和特性,各自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

第3、4代RAV4性能參數對照
車型 第3代RAV4 2.4L 第4代RAV4 2.5L 第4代RAV4 2.0L
引擎 2AZ-FE VVT-i2AR-FE Dual VVT-i & ACIS3ZR-FE Dual VVT-i
變速箱 4AT 6AT CVT
最大馬力(PS/rpm) 170/6,000 180/6,000 146/6,200
最大扭力(kg-m/rpm) 22.8/4,000 23.8/4,100 19.1/3,600
平均油耗(km/l) 12.4/11.6* 14.4/13.0* 15.8
能效等級 4 / 4 1 / 2* 1
*為4WD車型


入門146匹節能標竿
2.0升Dual VVT-i引擎+CVT


由於在新車上市前的市調中、選擇2.0升SUV車款的消費者,除了市區通勤外,較常從事短程休閒活動,重視價格與駕駛容易性,所以第4代RAV4裡、擔當入門選擇的RAV4 2.0車型,配備的是原廠代號3ZR-FE、實際排氣量1,987c.c.的2.0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也就是同時亦可見於Toyota Corolla Altis 2.0引擎室內的那具動力心臟,壓縮比10.0:1、具備Dual VVT-i連續可變正時控制系統,由VVT-i (Variable Valve Timing with intelligence) 可變正時控制系統精確控制進氣量,因此可發揮低轉速高扭力、高轉速大馬力的動力特性。

01.jpg
第4代RAV4 2.0車型配備的是原廠代號3ZR-FE、實際排氣量1,987c.c.的2.0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也就是同時亦可見於Toyota Corolla Altis 2.0引擎室內的那具動力心臟,具備Dual VVT-i連續可變正時控制系統,可輸出最大馬力達146匹、最大扭力19.1公斤米。

因此在調校過後,RAV4 2.0車型不但可在引擎轉速6,200轉時、輸出達146匹之最大馬力,且引擎轉速3,600轉、便擁有19.1公斤米的最大扭力,配備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模擬7速手自排後,還能在11.1秒由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
02.jpg
更令人驚豔的是、這具引擎還獲得國內能源局能源效率一級之認證、擁有高達每公升15.8公里的平均油耗表現,讓消費者終於可以忘記SUV車款為人詬病的高油耗負擔。

03.jpg
僅管車重達1,500~1,520公斤,但擁有146匹馬力/19.1公斤米扭力的RAV4 2.0車型,配備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模擬7速手自排後,一樣能在11.1秒由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應付一般通勤或短程出遊絕對綽綽有餘。
RAV4 2.0車型所配置的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搭配7速手自排,是實現優異油耗表現的一大功臣,CV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變速箱是利用兩組金屬轉盤與強化高剛性鋼帶,取代傳統齒輪來傳輸動力,優點是極其線性的傳輸動力,不會產生傳統變速系統在檔位切換時明顯的頓挫感,且無段變速可使引擎轉速維持在最佳油耗範圍內,達成高燃燒效率。

04.jpg
RAV4 2.0車型所配置、模擬7速手自排檔位的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是利用兩組金屬轉盤與強化高剛性鋼帶,取代傳統齒輪來傳輸動力,優點是極其線性的傳輸動力,不會產生傳統變速系統在檔位切換時明顯的頓挫感,且可使引擎轉速維持在最佳油耗範圍內,提升油耗。
除此之外,Toyota工程師還顧慮到駕駛樂趣,還為RAV4 2.0車型所配置的Super CVT-i變速箱模擬7速手自排檔位,可利用變速箱的M檔位 (手動) 模式,將排檔桿切換到M位置,利用上 (+)、下 (-) 推撥排檔桿的方式來升、降檔,提供駕駛者猶如駕駛手排車的樂趣,並讓RAV4 2.0車型在油耗、舒適度與駕駛樂趣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高科技應援180匹動力
2.5升引擎Dual VVT-i+6AT


而針對假日較常進行長程休閒旅遊活動的都會型SUV愛好者,Toyota則是推出高階的RAV4 2.5車型,搭載與Toyota Camry 2.5車型相同、原廠代號2AR-FE的自然進氣4缸汽油引擎 (實際排氣量2,494c.c)。

這具壓縮比10.4:1、擁有Toyota集團最先進節能技術:Dual VVT-i連續可變氣門正時及ACIS可變進氣系統的心臟,不但可於引擎轉速6,000轉時、輸出最大馬力180匹,最大扭力23.8公斤米則能在引擎轉速4,100轉時爆發,而且配置6速手自排變速箱後,可在9.1秒 (四輪驅動車型則為9.4秒) 完成由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的衝刺。

05.jpg
RAV4 2.5車型則是搭載與Toyota Camry 2.5車型相同、原廠代號2AR-FE的自然進氣4缸汽油引擎,擁有Dual VVT-i連續可變氣門正時及ACIS可變進氣系統,可輸出最大馬力180匹、最大扭力23.8公斤米。

Toyota搭載於RAV4 2.5車型引擎內的這套ACIS (Acoustic Control Induction System) 可變進氣系統,可依據引擎轉速與負載狀態,自動調整空氣進入引擎的路徑長短,使引擎能隨時保持最佳運轉狀態,同時兼顧動力輸出、油耗與排廢等表現。
06.jpg
而且RAV4 2.5車型所搭配的AI人工智慧6速手自排變速系統,還具備了斜坡邏輯控制系統與手動換檔模式,可協助駕駛人擁有更好的檔位選擇,並確保油耗表現與駕馭樂趣都可兼顧。

07.jpg
引進國內的RAV4 2.5車型,搭配擁有AI人工智慧的6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並具備斜坡邏輯控制系統與手動換檔模式,可確保了油耗表現與駕馭樂趣。
所以在這兩套系統的組合下,RAV4 2.5車型也展現了Toyota強勢的節能科技優勢:不但前輪驅動車型在能源局公佈的平均油耗可達每公升14.4公里,四輪驅動車型也有著每公升13.0公里的平均油耗表現,分別同樣獲得國內能源局能源效率一級與二級的認證,較前代RAV4 2.4升車款每公升11.6~12.4公里的平均油耗和四級認證,有著極為顯著的進步,且傲視同級距SUV車款,即使是許多同排氣量的4門房車也甘拜下風。

08.jpg
車重達1,555~1,610公斤的RAV4 2.5,由於擁有180匹馬力/23.8公斤米扭力的輸出,所以配置6速手自排變速箱後,可在9.1秒 (四輪驅動車型則為9.4秒) 完成由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的衝刺。
此外,這具6速手自排變速箱在RAV4 2.5高階車型 (2.5 G與2.5 4WD) 上,還擁有ECO MODE節能與SPORT MODE跑車兩種模式,節能模式下、動力輸出及空調設定均會切換為最佳節能狀態,確保最高燃油效率,而若將排檔桿切換到排檔座左側S的位置,再利用上 (+)、下 (-) 推撥排檔桿的方式來升、降檔,則會擁有更活潑的油門反應、延後的升檔時機,以及較低速檔位的使用,以獲得更明確、直覺的輸出。

09.jpg
國內販售的RAV4 2.5高階車型 (2.5 G與2.5 4WD) 上,還擁有ECO MODE節能與SPORT MODE跑車兩種模式,節能模式下、動力輸出及空調設定均會切換為最佳節能狀態,確保最高燃油效率,而在跑車模式下,則會擁有更活潑的油門反應、延後的升檔時機,以及較低速檔位的使用。
僅管動力數值與輸出特性各異,然而、Toyota賦予新世代RAV4的這兩套動力系統,不但輸出表現稱職,且皆擁有此級距同排氣量車款中最優異的油耗表現,破解了SUV車款需擔憂較高油費負擔的迷思,也才得以實現舒適大空間與低油耗共存於都會型SUV的可能

10.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3:12:14 | 顯示全部樓層
RAV4車名的由來,是Toyota企圖打造得以滿足各式休閒活動的四驅座駕為出發,取Recreational Active Vehicle with 4-wheel drive的英文大寫字首命名;不過在市場喜好與商品力考量之下,RAV4之名雖懷抱著征服全地型越野之意,車輛設計卻朝都會使用需求邁進,以擁有空間及便利性為主訴。

隨著世代演進,在第3代RAV4上、都會型SUV的顯性因子已非常明顯,而2012年底問世的第4代RAV4,Toyota則是呼應集團補強操控與性能的發展方向,將動感因子融入其中,並強化底盤、重新調校懸吊系統,讓它在操控上有著長足之進步。

操控提升從剛性強化開始

Toyota在既有的品牌優勢下,開始將原本較不顯著的操控與動感因子融入新品設計中,而強化操控的目標,首先要從車身剛性強化開始著手;因為無論是加速時身體所感應到的力度,制動時產生的推力,或是彎道中車輛側傾、反方向推擠之力道等,汽車的各種動態表現與物理現象均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其實所有創新之科技,都無法脫離重力與速度所產生的物理現象,所以想要強化車輛操控表現,車身剛性的完整度有絕對影響。

01.jpg
就如同房子完整的鋼筋水泥結構如果少了一根樑柱,或是某根樑柱有毀損情況產生,一旦發生地震、就會無法有效支撐而產生崩塌;車身剛性的強化,讓RAV4在激烈操駕下能將力量完整傳遞,並享有更優異的操控表現。
就如同房子完整的鋼筋水泥結構如果少了一根樑柱,或是某根樑柱有毀損情況產生,一旦發生地震、就會無法有效支撐而產生崩塌,車身剛性完整,才得以應付行進、轉向時所產生的多種物裡現象。

所以提升RAV4操控表現的首要任務,便是先行強化它的車體剛性,因此Toyota除了在引擎蓋上使用340Mpa鋼板、還大量運用440Mpa等高張力鋼板在底盤結構上,A柱與B柱內緣,以及前、後葉子鈑和底盤位於車側最外端、從引擎室連貫至車室外緣的鋼材,則是採用590Mpa的超高張力鋼板。

02.jpg
RAV4在A柱與B柱內緣,以及前、後葉子鈑和底盤位於車側最外端、從引擎室連貫至車室外緣的鋼材,採用590Mpa的超高張力鋼板,並透過車身剛性提升,強化操控表現與安全防護。
MPa是評量材質強度的壓力單位,1MPa相當於每平方毫米 (mm²) 可承受約0.1公斤重的力量,而340MPa就代表每平方毫米可承受34公斤之重量,以此類推、不難得知高張力鋼板之強度;而Toyota為提升RAV4車身整體剛性、增強安全與操控表現,除了前述高張力與超高張力鋼材使用外,在車門內側、底盤尾端及車體B柱上,還採用了980MPa的極高張力鋼板,強化了車體結構與完整度,也同步提升了底盤紮實性。

03.jpg
包含提高高張力鋼板使用之外,Toyota也為RAV4在許多細部進行強化,例如改採一體式平衡桿支架,增加車門焊點等,都有助於整體剛性的完整及強度。
除高張力鋼材的使用來結構車體與底盤,Toyota在車身結構處也增加各鈑件焊接點,透過焊接點的增加,能讓鈑件與車體之間的密合度增加,其效果可比喻為信封封口,只在前、中與後三處點上膠水,雖然也能封好信封,但卻容易脫落,將膠水從頭至尾完整塗抹,就只能使用拆信刀來開啟信件。此外,不僅縱向部位增加剛性與結合密度,橫向部件的提升也在強化列內,所以RAV4在車底引擎室後緣處,採用了一體式平衡桿支架,取代原本拼接式設計,同樣有助於強化操控穩定性。

支撐性提升,目標舒適與路感兼顧

強化底盤、車體剛性之後,要達成提升操控且兼顧品牌固有之舒適本色,Toyota在RAV4的懸吊系統下足了功夫,懸吊配置採用前獨立式麥佛遜附防傾平衡桿設計,後懸吊系統則採用獨立雙A臂附防傾平衡桿,與前代RAV4相同。

但Toyota為了讓RAV4擁有更出色的操控表現,一改往昔較舒適鬆軟的既定印象、重新調校了懸吊系統,包含重新檢討避震器的內磨擦、平衡桿襯套之磨擦力,同時也重新設定了圈狀彈簧係數,以求得最佳化的設定。

04.jpg
為了一改往昔較受詬病的操控表現,Toyota為RAV4的懸吊系統進行不小幅度之強化,包含前麥佛遜、後雙A臂懸吊系統圈狀彈簧係數最佳化調整,後懸吊系統的防傾平衡桿直徑也加大,有了更優異的抑制側傾效果,在彎道中的表現自然更加穩定。
除了圈狀彈簧係數最佳化,以求得兼顧動感與舒適的行車表現,往昔SUV因為車身重心較高、側傾現象較為嚴重的狀況,Toyota也特別以加大後懸吊防傾平衡桿直徑的方式來進行改善,讓RAV4在行經彎道時,能擁有更優異的抑制側傾效果、提升車輛穩定性,使性能發揮得以更全面。

05.jpg
RAV4搭載了EPS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電動輔助方向盤,且頂級RAV4 2.5 4WD車型還配置了DTC(Dynamic Torque Control) 動態扭力控制四輪傳動系統。
此外,RAV4 2.5車型配置的AI人工智慧6速手自排變速系統,還特別設計了扁平化的扭力轉換器;扭力轉換器位於引擎與自排變速箱之間,是能夠將引擎的動力平順傳送到自排變速箱之部件,扭力轉換器扁平化設計,優勢在於減少體積與重量,同時還可保持高效率之優勢,在動力與操控等面向都有相當之助益。

除此之外,Toyota還導入整合了ECU電子控制元件的EPS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電動輔助方向盤,DTC (Dynamic Torque Control) 4WD動態扭力控制四輪傳動系統等,一舉強化RAV4的安全、性能與操控表現。

06.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3:12:15 | 顯示全部樓層
全新設計的第4代RAV4,從外觀設計可以清楚理解到品牌的嶄新設計軸線,Toyota同樣也在內裝、動力、操控等議題多所著墨,最為關鍵的安全防護,更是不可懈怠與輕忽的重要課題;從駕駛者的操作便利性、視野宏觀度,前後排乘員的主被動安全,到各項行車、操控的輔助系統與裝置,完整的人車防護遍佈週遭,交織出無可取代的安全保護。

開闊視野與被動安全防護

第4代RAV4的外觀造型導入了動感,同時線條走勢趨於緊緻且多層次,Toyota將車頭營造而出的前視效果,命名為散發躍動力量的時尚造型,從引擎蓋開始流暢弧線從A柱開始延伸;除美觀之外,A柱之角度與位置大有學問,其中更融入了考量安全之設計,Toyota將RAV4的左右A柱朝兩側外移,同時,第4代RAV4之A柱相較前代,其斷面減少了8%,這也讓駕駛人視野角度增加了3度之多,視野寬廣有助駕駛人更易掌握行車路況。

除了調整A柱角度與駕駛人視野角度之外,車輛在行進間,有助於掌握前後交通狀況的車外後視鏡,Toyota也為新一代RAV4做出修正,鏡片高度分別增高了2mm,寬度則增加了8mm,同樣也是增加駕駛者視野及行車安全的設計。

01.jpg
行車安全的首要,就是駕駛人擁有良好視野,第4代RAV4的左右A柱朝兩側外移,同時A柱斷面面積也較前代減少了8%,也就是說駕駛人眼中的A柱,檔到的視野較少,整體前擋視野則多了3%。此外,車外後視鏡增高了2mm,寬度則增加8mm,讓駕駛人得以擁有更優異的視角。
RAV4的被動安全防護,包含雙前座SRS (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 氣囊、雙前座束力限制附上下高低可調之預縮式安全帶、前後排皆為三點式ELR (Emergency Locking Retractor) 自動束緊式之安全帶,以及ISO-FIX兒童座椅固定機構,且全皆列為全車系標配;至於雙前座車側SRS氣囊、車側簾式SRS氣囊,則在2.5 G以上車型 (包含2.5 G和2.5 4WD) 列為標準配備。

02.jpg
雙前座SRS氣囊、ISO-FIX兒童座椅固定機構皆列為全車系標配,2.5G以上車型還配有雙前座車側SRS氣囊、車側簾式SRS氣囊,提供更完整的被動安全防護。
EBD、VSC、TRC與HAC組成之主動安全

除了高剛性車體與駕駛視覺強化外,Toyota還為RAV4搭載了全面之安全防護,包含了ABS (Anti-Lock Brake System) 防鎖死煞車系統、EBD (Electron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 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BAS (Brake Assist System) 煞車輔助系統、VSC (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TRC (Traction Control) 循跡防滑控制系統等主動安全配備,能適時提供駕駛人行車時的安全輔助。其中ABS、EBD以及BAS被列為全車系之標準配備。

ABS防鎖死煞車系統主要是避免緊急煞車時4個輪胎鎖死,造成車輛打滑從而橫生意外狀況,系統會以快速點放的方式來達到制動效果,在ABS做動的狀態下,駕駛人也得以持續操控車輛;而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則能與ABS的輪速感應器搭配,平衡前後煞車力道,避免因路面狀況、車輛載重等因素造成行進路線偏移。

BAS煞車輔助系統的功用,在於偵測到駕駛人大腳煞車時,能輔助加壓並增強煞車力道,讓車輛能以更短的煞停距離。這3項主動安全配備,皆是提供車輛制動的重要輔助,是不可或缺的首要安全防護。

03.jpg
ABS、EBD以及BAS列為全車系之標準配備,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則在2.5G以上車型上列為標準配備。4WD車型上所搭配的VSC+系統,更進一步整合VSC與EPS電動輔助方向盤。
在國內的RAV4 2.5 G以上之車型 (包含RAV4 2.5G與2.5 4WD),總代理和泰汽車則是為其增添了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以及HAC (Hill Start Assist Control)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等標準配備。

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能主動保持車子行進的穩定與安全,當感知器偵測到車輛轉向過度或不足時,會適時降低引擎動力輸出同時輔助煞車作動,讓車輛過彎更為順暢。在4WD車型上所搭配的VSC+系統,則整合了VSC與EPS (Electric Power-assisted Steering) 電動輔助方向盤,提升起步、行進與過彎之效果。

04.jpg
國內販售的RAV4 2.5高階車型還配備有駕駛模式選擇,系統會在不同模式下,調整適切該模式的動力輸出模式,如以節能為優先的ECO MODE節能駕駛模式,以及強調動力輸出緊緻飽滿的SPORT MODE跑車模式。
面對積水濕滑、砂石路面、結冰路段等路段,車輛往往會因為左右輪摩擦係數不同,在加速時造成車輛打滑的現向,最常見就是濕地起步,而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在偵測到打滑狀況時,會控制電腦來降低引擎輸出,並控制剎車系統,避免車輪打滑。

當車輛停在上坡路段、重新起步時,因為車輛會向後滑行,往往是駕駛人最頭痛的時刻,需要踩住煞車後、快速的踩下油門加速前進,但HAC上坡起步輔助系統會在偵測到車身有下滑傾向時,主動施以煞車大約2秒的時間,讓駕駛人得以充裕的踩踏油門、順利起步。

05.jpg
當車輛停在上坡路段、重新起步時,HAC上坡起步輔助系統會在偵測到車身有下滑傾向時,主動施以煞車大約2秒的時間,讓駕駛人得以充裕的踩踏油門、順利起步。
引進國內的RAV4 2.5 G車型,Toyota還為其標配了Auto LSD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自動防滑差速器模態,這套系統可補足前輪驅動車型動力傳輸只限於前輪的劣勢,功能著重於車輛脫困。在遭遇某一車輪打滑時,Auto LSD會以煞車系統來制動打滑輪,並將驅動力送至未打滑的其他車輪,讓車輛得已順利脫困。

06.jpg
Auto LSD會以煞車系統來制動打滑輪,並將驅動力送至未打滑的其他車輪,讓車輛得已順利脫困。
此外,國內販售的RAV4 2.5 4WD車型則另外配置了DAC (Downhill Assist Control) 下坡緩降輔助系統,當G值感應器偵測到車輛在陡坡下坡時,系統會施以適當煞車以固定車速下坡,避免車輛鎖死或打滑之狀況產生。

07.jpg
當G值感應器偵測到車輛在陡坡下坡時,DAC下坡緩降輔助系統會施以適當煞車以固定車速下坡,避免車輛鎖死或打滑之狀況產生。

08.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3:12:16 | 顯示全部樓層
Toyota的車一向給人低油耗之印象,甚至曾有人開玩笑說道,就連它們當年所開發的F1方程式賽車,好像也比其它車隊的賽車較省油,加入相同公升數的燃油、能比對手多跑一圈,雖然這僅是茶餘飯後的誇大言詞,不過歷來Toyota車款也都保有如此形象,就連體型較大、油耗較為吃虧的SUV也是如此。

所以為了驗證第4代RAV4的油耗表現,並貫徹「徹底研究」的宗旨,U-CAR試車組特別規劃了一場長里程、全路況的試駕,測試分別搭載2.0與2.5升兩款不同排氣量引擎,且驅動方式也不同的RAV4 2.0與RAV4 2.5 4WD,油耗表現究竟為何,一同解析驗證RAV4在操控、動力與油耗等部分的精彩表現。

01.jpg
為了瞭解與驗證新一代RAV4在油耗、操控與性能上的表現,U-CAR試車組規劃了一場總里程近600公里,含蓋市區道路、高速與山區路段的長里程、全路況測試。
測試條件:單日600公里的全路況考驗

這趟長里程油耗測試目的,由於是為了求得與日常生活更貼進的使用感受,而非僅一昧追求如何取得驚人油耗數字,因此測試內容設定是由臺北出發、經高速公路前往南投,隨後再取道臺14的山路前往臺灣公路最高點:武嶺,測試路段包含了一般市區道路、高速公路,以及最考驗車身剛性、操控實力的山區道路,為一趟總里程將近600公里的單日全路況測試。

02.jpg
為避免塞車、且完成單日600公里的測試,測試團隊早上6點便於新北市新店中興路加油站集結,並在出發前將RAV4 2.0與2.5的油箱加滿。
而且一如前述、我們此趟測試希望它的結果能貼近日常用車狀況,所以除了全程遵照各路段速限與交通法規行駛外,並沒有設限引擎轉數、或強制使用定速裝置來刻意創造成績,畢竟每一位駕駛人的駕駛習慣都不盡相同,並在兩輛車出發前、先行將油箱加滿至油箱口,且待兩輛車中任何一輛的油量不足燈號亮起,便即刻就近前往加油站重新將油加滿,以添加之公升數與當日里程來計算結果當日平均油耗。

目標:臺灣公路最高點─武嶺
03.jpg
清晨6點陸續完成集結、加油與整補後,6點31分、我們便朝武嶺出發。

這次的行程規劃,是從臺北出發到中途點:武嶺,再從武嶺返回臺北,約莫600公里的路程,一日來回其實時間綽綽有餘,不過、為了避開上班時間的塞車狀況,所以測試團隊早上6點便在新北市新店中興路3段的加油站集合,並在此將兩輛車的油箱填滿、里程數歸零,再從附近的新店交流道南下往南投出發。待完成各項溝通事項與前置作業後,一行共5位成員加上隨身行李、約莫總重450公斤,便分別駕乘RAV4 2.0與RAV4 2.5 4WD,浩浩蕩蕩地朝海拔3,275公尺的武嶺出發。

由於旅程的前半段是高速路段,加上6點鐘集合的決定,所以兩輛車不但避開了車潮,且依照高速公路最高速限行駛,並從國道3號南投路段銜接國道6號,往南投國姓方向前進,沿途還停靠湖口休息區稍事停留,沒想到上午9點時就順利地從交流道離開高速公路、抵達南投埔里。

04.jpg
這場長里程測試,我們也經歷了各種不同的天候,早上6點天色仍暗時,從國道3號新店交流道出發,在新竹苗栗路段遇到的是強風細雨加低溫。
測試當日一早,在前往臺灣地理中心位置的沿途,測試團隊不但經歷了昏暗天色、陰鬱晨光,進入新竹路段之後,由於地勢明顯爬升,所以RAV4的SUV大空間身材優勢,在橫向風勢吹拂之下反而成了劣勢,手中方向盤不時傳來微幅抖動,車身也隨著風向輕微搖動,但這是無法避免的物理現象,不過它倆的下半身表現卻相當穩健。

05.jpg
為了行車安全,長途駕駛一段時間後,最好就能前往休息站稍事休憩,伸展一下身體。
因為Toyota為RAV4在A柱外側、尾燈組側面增加的空力穩定鰭設計,車頂在C柱後開始下修的線條尾端,也加入車頂擾流尾翼,多少都減緩了氣流騷動,高速與強風下方向盤傳遞來的不安份減緩許多,車底也同樣加入導流設計,包含頭、尾,以及左、右後輪前緣,都加入了導流版與下蓋板來降低風阻、增進操控穩定性。

06.jpg
定速裝置對長途駕馭來說是項很便利的設計,但這也跟駕駛習慣有關,所以在高速路段時,RAV4 2.0多以定速裝置來輔助行駛。
相較於前兩代車型,現行國內所販售的第4代RAV4,底盤輕快且清晰,不再如同往昔的混沌不明,這樣的設計相當符合Toyota近年積極將動感元素納入旗下車款的宗旨,也明顯將操控的進步直接反應在車輛行路表現上。加上Toyota為RAV4採用的前麥佛遜附防傾平衡桿、後雙A臂附防傾平衡桿的懸吊配置,還重新設定了圈狀彈簧系數,可降低避震內磨擦產生,且後平衡桿直徑加大,降低平衡桿襯套摩擦力。

07.jpg
在提振底盤穩定性的同時,RAV4的行路舒適性卻並未因而減少,除了車外後視鏡產生的風切聲無可避免外,沿途車室都保持相當不錯的靜肅性。
所以優化這些底盤與懸吊部件後,RAV4的底盤穩定性和路感大幅提升,在高速公路路段上,沿途壓過貓眼石、交通標誌線,在駕駛座中都能較清楚地感受,而不再出現如同已往車身與底盤同步卻不同調的隔閡感。此外,在提振底盤穩定性的同時,RAV4的舒適性也並未因而減少,除了車外後視鏡產生的風切聲無可避免外,沿途車室都保持相當不錯的靜肅性,甚至面對收費站前後、震盪較大的路面,駕駛人雖可以感受到輪胎與懸吊系統的起伏,但車室卻沒有過多不必要的碎震產生,所以同車乘員都得以持續呼呼大睡。

輸出特性:2.5飽滿愜意,2.0線性順暢

動力輸出的差異上,由於Toyota為RAV4 2.0與2.5分別配置了不同的變速系統,2.0升車型搭載的是CVT無段變速系統,2.5升車型則是採用6速手自排變速箱,所以在高速路段上、兩者的加速差異相當明顯;RAV4 2.0的動力心臟,為原廠代號3ZR-FE的2.0升汽油引擎,輸出數據為146匹馬力與19.1公斤米扭力,相較於RAV4 2.5配置的代號2AR-FE之2.5升汽油引擎,可爆發的180匹馬力與23.8公斤米扭力,RAV 2.0的加速力道遠不如其厚實飽滿,但CVT無段變速系統卻能獲得線性的輸出,並不會因為最大扭力於轉速3,600轉輸出,而造成加速時的頓挫感。

08.jpg
上圖為原廠代號2AR-FE的2.5升汽油引擎,可供輸之180匹最大馬力與23.8公斤米峰值扭力;下圖則是代號3ZR-FE的2.0升汽油引擎,動力數據為146匹最大馬力與19.1公斤米最大扭力。
不同於2.0升引擎與CVT無段變速系統搭配的線性平順,2.5升車型則是搭配6速手自排變速系統,讓RAV4 2.5加速表現更顯飽足,不過整體順暢度卻略有不足,尤其在引擎轉速邁入2,500轉之際,會有些微、如同文章逗點般的點綴,然後在這片刻之後力量才繼續釋出。但就駕乘舒適性來看,如此表現並不影響整體順暢與舒適性,而是更突顯了RAV4 2.5的飽足有力。

不過,動力上的差距選擇在上午9點、測試團隊進入臺14線後,又有了另一種答案。

09.jpg
在變速系統部分,RAV4 2.5配置6速手自排變速箱,RAV4 2.0則是搭載CVT無段變速系統,雖然動力表現上2.5升車型較為飽足,但CVT無段變速系統所呈現的線性卻別具優勢。
10.jpg
上午10點左右、測試團隊抵達海拔1743公尺的休憩區,雖然因非假日沒有絡繹不絕的遊客,但除了櫻花綻放引人注目外,RAV4也吸引了不少往來遊客關注。

從埔里前往臺灣公路最高點:武嶺,需取省道臺14線沿山勢向上攀爬,然後在仁愛鄉霧社銜接支線的臺14甲,一如多數臺灣山區道路的蜿蜒,沿途對兩輛RAV4的剛性、底盤反應和操控靈巧度,都是不小的考驗,陡峭的山勢則是表現動力優勢之最佳舞台。

RAV4 2.0與RAV4 2.5 4WD雖然在高速行駛時都擁有不錯順暢性,但在山路上、2.5 4WD卻徹底展現了大排氣量引擎力量延展、低速較渾厚之特性,因為RAV4 2.0一旦引擎轉速降至1,500轉以下,再行提升速度就會顯得有些費力,力量差異在此時受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被放大了許多。

11.jpg
雖然在高速以及市區路段,RAV4 2.5與2.0其行車順暢度差距不大,但進入山路後,RAV4 2.0為了讓扭力順暢延伸,就必須要維持轉速,在油耗表現上較為吃虧。
然而、儘管RAV4 2.0與RAV4 2.5 4WD在總長超過40公里的山路上各自奔馳著,且力量有著不小的差異,但依正常車速行駛,總時間卻未有太大的差距;不過、RAV4 2.0此時為了讓扭力得以順暢延伸,必須經常維持著轉速,相形之下較為耗油,所以此刻對它的油耗結果來說、相當不利。

底盤反應:輕快而剛強

其實在高速路段時、測試團隊就已經體驗過RAV4底盤的進化,但在蜿蜒山道、更能驗證Toyota對它車身剛性與懸吊系統的強化;往昔Toyota車款偏重行路舒適設計,但第4代RAV4雖然受制於較高的SUV身型,還是免不了有側傾現象的產生,不過特意加大後懸吊系統防傾平衡桿的直徑後,卻提供了不錯的抑制效果,加上懸吊行程與圈狀彈簧係數的設定,能給予適度的反向支撐性、讓車尾更安份穩定,再加上車身剛性表現,所以已可讓征服彎道的過程順暢與信心度大幅提升。

12.jpg
第4代RAV4特意加大後懸吊系統防傾平衡桿的直徑,提供了不錯的抑制效果,加上懸吊行程與圈狀彈簧係數的設定,給予適度的反向支撐性,讓車尾更安份穩定。
呼應著底盤運動化的提升,RAV4所配置的EPS (Electric Power-assisted Steering) 電動輔助方向盤,不僅具備重量輕、省油的優勢,Toyota還將方向盤角度從原本的25.3度調整至27.6度,便利駕駛人掌握;而EPS電動輔助方向盤對操控表現有所助益,指向性較好而不易過度轉向,在中高速時方向盤轉向會驅於精準,低速轉動時則輕鬆就手,提供旅程舒適與便利價值。

13.jpg
RAV4不但懸吊系統重新調校強化,並擁有高剛性車體,提振了安全與操控表現,而配置的 (Electric Power-assisted Steering) 電動輔助方向盤,對整體操控表現也有所助益。
測試的兩部RAV4車型分別為2.0 E Hi,以及車系頂級的2.5 4WD,2.5升排氣量與四輪驅動系統的組合,雖然征服武嶺全段旅程並沒有激烈高速操駕,不過Toyota這套DTC (Dynamic Torque Control) 4WD動態扭力控制四輪傳動系統,目的就是提升過彎穩定性及駕駛樂趣,在臺14甲後半段,也就是從清境農場經昆陽至武嶺,坡度最為陡峭的路段,RAV4 2.5更顯輕鬆,面對彎道展現較靈巧的性格,相信若是在激烈操駕時,應當會比前驅版本更具優勢。

結果揭曉:油耗數字確實亮眼

早上6點出發、9點抵達埔里,隨後又征服超過40公里蜿蜒崎嶇的山路,在正午前抵達臺灣公路最高點:海拔3,275公尺的武嶺,路程包含了市區道路、高速公路以及山路;而且沿路還體驗了北臺灣的陰雨及濃霧、中臺灣之艷陽高照,並在超過3千公尺的標高處,感受初春刮著冷冽寒風,陽光照耀下的一絲暖意。不過,征服了臺灣公路最高點後,測試旅程卻僅完成了一半,所以拍攝完照片、稍事停留後,正午一過,兩輛車便開始踏上回程。

14.jpg
測試團隊早上6點出發,9點抵達埔里,隨後又征服超過40公里蜿蜒崎嶇的山路後,終於在正午前抵達臺灣公路最高點:海拔3,275公尺的武嶺,完成了這趟全路況、長里程測試的一半。
15.jpg
由於海拔突增,所以我們攜帶的零食都變成了這個模樣,甚至還有幾包就爆開了。

雖然是沿著相同的路線返程,但扣除掉用餐與休憩時間、抵達關西休息站時,夜色已經降臨,此時剛好RAV4 2.5 4WD的油量燈號亮起,雖然明知剛亮燈、油箱內其實應該還有數公升燃油,推算應能以一桶油完成測試;但依照最初這場長里程、全路況測試的規則設定,亮燈之後我們便將兩輛車重新加滿油,並計算當日總里程數除以耗掉多少公升之油料,來計算平均油耗,驗證RAV4的節能效果。

重新將兩輛車的油箱加滿,RAV4 2.5 4WD當日共消耗了45.53公升燃油,RAV4 2.0則加了44.6公升,前者當日總里程為514.8公里,後者總計515.3公里;RAV4 2.5 4WD實測平均油耗為每公升11.306公里,2.0則達到每公升11.553公里之譜。

16.jpg
回程在抵達關西休息站時,RAV4 2.5 4WD的油表燈號亮起,雖然從殘存油量來看,應當有機會一桶油跑完全程,但依照規則且避免萬一,RAV4 2.5 4WD與2.0立刻進行加油動作。結果,兩輛車的總里程約515公里,RAV4 2.5 4WD加了45.53公升,RAV4 2.0則是44.60公升。在未刻意挑戰數字的測試條件下,RAV4 2.5 4WD實測平均油耗為每公升11.306公里,RAV4 2.0則達到每公升11.553公里之譜,以SUV來說,表現相當不錯。
雖與Toyota公佈之能源局平均油耗:RAV4 2.5 4WD車型每公升13.0公里、RAV4 2.0每公升15.8公里的數據有著不小的差距,但主因在於這趟測試並不是以比拼數字為目的,是希望以更貼近日常生活用車的旅行方式來完成,所以全程並未刻意控制引擎轉數,也沒有使用ECO MODE節能模式來駕駛,強制不使用空調系統、或是將胎壓灌至40psi以減少接地面積等,甚至還在一日內挑戰了臺灣公路的最高點:武嶺,留下了英勇的印記。因此在貼近日常生活、不造作的駕駛模式下,兩輛RVA4有如此成績已相當值得讚許。

尤其RAV4 2.5 4WD在排氣量較大、車重較重,且全程皆搭載3名乘員的情況下,不僅還能有每公升11.306公里的成績來看,更以出色的動力表現,證明了它們在操控與性能方面的長足進化;而RAV4 2.0雖然動力輸出較RAV4 2.5 4WD略微遜色,卻一樣通過了這次一日武嶺來回的嚴苛考驗,且擁有更好的油耗表現,加速亦更為平順線性,所以兩者要如何選擇?應該是看消費者的預算與用車環境來決定了。

1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3:12:17 | 顯示全部樓層
Toyota RAV4在國內導入2.0升與2.5升兩款不同排量引擎的車型,並包含RAV4 2.0 E、RAV4 2.0 E Hi、RAV4 2.5 E、RAV4 2.5 G,以及頂級RAV4 2.5 4WD共5種車型選擇,除了各項主、被動安全配備外,總代理和泰汽車還增添了諸多便利性、舒適性的專屬配備;此外,並針對不同用車需求,推出多項正廠選配用品,如:DVR行車紀錄器、倒車影像輔助系統、停車雷達、HUD嵌入式抬頭顯示器等,滿足消費者追求安全、愜意的用車時光。

舒適、便利到安全,RAV4專屬配備

在總代理和泰汽車規劃之下,RAV4從車外到車內搭載了不少專屬配備,例如:攸關行車安全、RAV4專屬的車外後視鏡,Toyota除了增加其寬度與長度,以利駕駛增加行車視野外,還附上撥水、除霧功能,並能與後窗除霧功能連動,開啟後窗除霧時、車外後視鏡會快速撥水以及除霧,避免駕駛人在冬季或夏日午後,因天候或溫度變化而造成後方視野不佳的狀況。

01.jpg
除了增加車外後視鏡的寬度與長度以利駕駛行車視角,還附上撥水除霧功能,與後窗除霧功能連動,開啟後窗除霧時車外後視鏡會快速撥水以及除霧。
針對駕駛人的部分,RAV4專屬配備則包含了EPS (Electric Power-assisted Steering) 電動輔助方向盤,以及附電動腰靠之電動調整座椅。

EPS電動輔助方向盤係以電動馬達來輔助轉向,除了在安全防護及操控表現上有絕佳的輔助外,起步輕快、高速穩定的特性,更提升了駕馭RAV4的便利與舒適。而在RAV4 2.0 E Hi以上的車型,還配備有定速巡航系統,能讓長途旅程更加輕鬆自在,且RAV4 2.0 E Hi以上車型,還擁有8向電動調整的駕駛座椅,可以簡易的座椅與椅背圖形,協助駕駛人輕鬆調整出最適角度,隨附的電動腰靠則能提供駕駛人腰部舒適支撐。

02.jpg
RAV4專屬配備包含了在安全防護以及操控表現上,有絕佳輔助效益的EPS電動輔助方向盤,2.0E Hi以上車型座椅為8向電動調整座椅,並附有電動腰靠能提供適當支撐及包覆性。
RAV4 2.0 E Hi以上車型的專屬配備,還有能提供車適體感、舒適宜人的智慧型左右獨立雙區恆溫空調,搭配全車系標配的後座輔助空調出風口,無論四季都能快速提供車室宜人溫度。

此外,RAV4 2.0 E Hi以上車型還備有可前、後滑動調整的中央扶手,可提供駕駛與前座乘客手部支撐;另外,在RAV4 2.0 E、RAV4 2.0 E Hi及 RAV4 2.5 E車型上,中控台下緣還設計有USB以及AUX-IN外接音源功能,RAV4 2.5 G與2.5 4WD車型則是配置在中央扶手的置物箱內。

03.jpg
上圖為2.0 E Hi以上車型,前排座椅之間、RAV4專屬配備之一的前作滑動調整中央扶手,提供駕駛與副駕乘員手部支撐的便利性。下圖則為RAV4車上配載的外接音源與USB插孔,2.0 E、2.0 E Hi、2.5 E車型該配備設置於中控臺下緣處,2.5G與2.5 4WD車型則安裝在中央扶手置物箱內。
具備大容量及靈活運用特性的車尾行李廂中,RAV4也針對實用性,另外提供了行李廂置物捲簾及多功能置物網等兩項專屬配備;前者具有收納便利性並能保持行李廂空間之高度隱密,後者則可以依照行李種類,來靈活收納歸類運用,當然也讓RAV4休閒生活的氣息更顯濃郁。

04.jpg
寬闊之車尾行李廂空間,是SUV車型的優勢與吸引消費者之亮點,RAV4也針對實用性,配置了行李廂置物捲簾及多功能置物網兩項專屬配備。
行車紀錄、抬頭顯示與倒車輔助,正廠選備用品

除了RAV4專屬配備之外,為滿足駕駛人在用車、用路時的安全便利需求,總代理和泰汽車還為RAV4推出選備用品,雖然有些配備在頂級車型上列為標準配備,但消費者還是能夠另行選配,例如另行選配的觸控式DVD影音主機,這套系統便可整合觸控式衛星導航系統與HD高化質數位電式,提供多元化的視聽娛樂選擇,也讓車上乘員能有著享樂旅程。

05.jpg
在2.5G與2.5 4WD車型上列為標準配備的觸控式DVD影音主機,也提供給消費者作為選用配備,這套系統還整合了觸控式衛星導航系統與HD高化質數位電式,滿足多元化影音的便利與舒適。
在RAV4 2.5 4WD車型上標配的DVR行車紀錄器,同樣也列為正廠選配用品,裝載整合於車內後視鏡背面,也就是與前擋風玻璃側的行車紀錄器,擁有HD 720P的高畫質,每秒紀錄60幅畫面,並能擷取方向燈、煞車與G-Sensor之訊號,紀錄重要的行車資訊,也能提供行車安全多一層的保障。

06.jpg
正廠選備用品中還包含有高畫質之行車紀錄器 (2.5 4WD車型列為標配),安裝在車內後視鏡背面、前擋風玻璃側的行車紀錄器,擁有HD 720P的高畫質,每秒紀錄60幅畫面,並能擷取方向燈、煞車與G-Sensor之訊號,提供駕駛人多一份行車安全保障。
RAV4 2.5 G與2.5 4WD兩款車型標配的HUD (Head Up Display) 嵌入式抬頭顯示器,則有助於駕駛人兼顧訊息與安全,當然也是正廠選備用品之一,駕駛人不需要低頭看儀表,就能在兼顧路況的同時也掌握到多項行車資訊。此外,選備用品還包含有倒車影像輔助系統以及停車雷達,安裝在車尾牌照框上緣的攝影機,會將影像傳遞至中控台上緣的螢幕,駕駛人能夠清楚看到車尾後方視野,避免碰到障礙物以利倒車安全。

07.jpg
讓駕駛人在車輛行進時,不需要低頭觀看行車資訊、提升行車安全的HUD嵌入式抬頭顯示器,除標配於2.5G與2.5 4WD車型上,其他車型亦可選購此配備。2.5 4WD車型上配備的倒車影像輔助系統,同樣也提供其他車型選配。
倒車影像輔助系統還可以搭配停車雷達,駕駛人可以更全面的掌握週遭狀況,停車雷達功能會透過聲響與燈號,提示駕駛人車輛週遭狀況,透過聲響與燈號的間隔來顯示與障礙物之距離變化,在車陣中也更能整握與鄰車之間的距離,系統在方向盤左側設有開關及導引面板,如果不需系統輔助還能將其關閉。最後一項選備用品,是提升車室質感的LED車門門檻踏板,以多層次金屬銘板造型,具有均光鏡面及懸浮字體效果,使得RAV4具備優雅的迎賓質感,讓這部SUV得以展現更優雅的愉悅氛圍。
08.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20 13: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内籠好似都几闊, 也够高!!
谢谢楼主的分享介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7935

回帖

2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26240

「友誼大使」勳章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

發表於 2013-3-20 13:45:59 | 顯示全部樓層
devilevano1 發表於 2013-3-20 13:12
以Recreational Active Vehicle with 4-wheel drive的英文大寫為名、傳達原始設計便是一輛可滿足休閒活動之 ...

非常詳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06

主題

11萬

回帖

104萬

積分

141正式版主

花無常開~月無常圓 ~珍惜目前 ...

積分
1046273

「影音Hi-Fi」勳章「性愛專家」勳章「電玩大使」勳章「賭神」勳章「玩具模型」勳章「廣告/設計」勳章「遊藝專家」勳章「棋藝大師」勳章「爆笑王」勳章「爬山遠足」勳章「動漫一族」勳章《健美之星》勳章「數碼達人」勳章「生活常識」勳章「各行各業」分區勳章「消閒興趣」分區勳章「魚樂無窮」勳章「車迷天地」勳章特嗜章收藏家勳章「觀星入門」勳章「AV達人」勳章「潮流時尚」勳章「資源分享」分區勳章「痴線佬」勳章「飲食健康」勳章「會員交流」分區勳章「資訊情報」分區勳章「自然大使」勳章「雙子座」勳章成家立室勳章四台股神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貼圖之星」勳章「戲劇之王」勳章「博學多才」勳章「體育精神」勳章「為食之神」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型男嗜好」勳章「音樂大師」勳章「141玩家」勳章「攝影達人」勳章「創作大師」勳章「神州之星」勳章「玄機妙算」勳章版主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終身成就勳章勝利勳章熱爆勳章141紳士勳章群組紀念勳章論譠元老勳章十萬帖勳章

發表於 2013-3-20 13:48:42 | 顯示全部樓層
devilevano1 發表於 2013-3-20 13:12
以Recreational Active Vehicle with 4-wheel drive的英文大寫為名、傳達原始設計便是一輛可滿足休閒活動之 ...

新款RAV4嗰樣刀幾好^_^
心悅誠服,不是咄咄逼人;而是你的胸襟,風度,包容,以及誠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88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3-3-20 13:53:48 | 顯示全部樓層
很喜歡這款車。還是覺得第一代最經典。非常有個性的城市休閒越野車。第三代已經幾乎沒有越野車的味道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28

主題

3萬

回帖

10萬

積分

究極元老

女獵人

積分
106610

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摩羯座」勳章傑出成就勳章「友誼大使」勳章「型男嗜好」勳章「AV達人」勳章「攝影達人」勳章「自然大使」勳章「遊藝專家」勳章「棋藝大師」勳章「旅遊/航空」勳章收藏家勳章「潮流時尚」勳章「車迷天地」勳章「廣告/設計」勳章「廚師食譜」勳章「會員交流」分區勳章「各行各業」分區勳章群組紀念勳章141紳士勳章成家立室勳章

發表於 2013-3-20 14:19:51 | 顯示全部樓層
devilevano1 發表於 2013-3-20 13:12
儘管在歷經三代車型的開發後,第3代RAV4不僅在全球市場都獲得了極廣大的正面迴響,且成為Toyota旗下SUV陣營 ...

真係愈來愈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20 14:27:51 | 顯示全部樓層
呢款RAV4都幾正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4382

回帖

6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60

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超級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3-3-20 14:28:21 | 顯示全部樓層
詳盡到不得了...辛苦C兄!不過好懷疑佢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20 15:20:28 | 顯示全部樓層
真糸好實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3-20 15:50:25 | 顯示全部樓層
經紀都冇解釋得咁詳盡呢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03

主題

444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超級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3-3-20 17:00:36 | 顯示全部樓層
真糸好實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944

主題

268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寶島之星」勳章「貼圖之星」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見習版主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3-3-20 17:08:50 | 顯示全部樓層
可滿足休閒活動之四輪驅動車款的RAV4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2-7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