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198|回覆: 73

[轉載] 挑戰2V引擎極限 平價運動車款 SYM Z1 125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3-11 22:58: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Peers123 於 2013-3-11 23:46 編輯

mobile01-675e79321d753a495433275e04341074.jpg

SYM三陽機車繼一月底推出兩台新黃牌大羊之後,在結束農曆新年假期的同時,今年第一季主打的125c.c.車款Z1 125也悄悄地正式開賣。還記得在去年12月的時候,小惡魔在拍攝新車GTS300的時候就有目睹Z1 125的蹤跡,跟大家大概分享Z1 125的外觀,不過當時礙於非公開場合的因素無法深入介紹,現在總算在新車正式上線販售後才能近距離瞧一瞧這台新車,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位新朋友。

據官方人員表示Z1 125這台新車主要是替換『GR125』這條產品線,不算是最高階的運動型車款,原廠設定的車輛用途主要是穿梭在都市街道中的代步通勤車,多半以經濟性能為第一考量,省油性能、生活便利機能...等等的考量與高性能運動車款的設計結構大不相同。Z1 125本質上較為成熟穩重,不像主流運動車款那般的年輕,也不像阿伯阿婆騎的買菜車那樣地老態,實屬介於之間的中庸風格。

許多網友陸續看到網路上有越來越多的Z1照片、新的車身細節曝光之後,不禁好奇難道又是一台換湯不換藥的新車嘛?據說引擎還仍然採用二汽門的缸頭型式,就四汽門當道的現代而言會不會太落伍了?在筆者實際摸過這台Z1實車,加上比對過一些實測成績之後,發現新車上有許多細節都看得到研發人員的用心之處,這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另外,特別邀請到前陣子相當火紅的蝴蝶姬Rica,來擔任小惡魔福利社的要角。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2:59:19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2.jpg


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4.jpg


5.jpg


6.jpg


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00:40 | 顯示全部樓層
8.jpg


9.jpg


10.jpg


1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01:31 | 顯示全部樓層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02:19 | 顯示全部樓層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03:03 | 顯示全部樓層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03:43 | 顯示全部樓層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04:25 | 顯示全部樓層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04:55 | 顯示全部樓層
32.jpg

3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06:52 | 顯示全部樓層
34.jpg

SYM Z1 125突然登場,的確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 怎麼會在這個時間點現身實在是無法理解,既然新車都到眼前了,就來仔細摸索看看有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吧!車頭斜板的Z1 125 立體銘板,質感還不賴,顏色搭配也相當顯眼。看廣告台詞指出,Z還有正義的意味。

35.jpg

車頭的部份,前面類進氣孔的造型設計頗吸睛的,牽到測試車的第一時間,就讓人不自覺的去摸摸看進氣孔裡面的構造,哈 ! 而前面斜板左右兩個V型小燈,這一次的外型比例設計很勻稱,微凸起的燈殼本體與前斜板搭配之下很好看,我個人覺得小燈不論是LED日行燈還是整體車頭造型,設計手法都跳脫以往SYM給人笨重燈具的感覺...(大眼悍將之類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36.jpg

車側的Z1 125銘板,表面採用銀色電鍍處理,雖然質感加分不少,但是也讓人擔心是否會不小心磨到銘板而造成掉漆...表面觸感稍微給人粉粉的手感,似乎銘板的表面耐候度還需要觀察一下。

37.jpg

原廠設定Z1 125為GR車系的接班人,據官方工程師解釋雙槍車架跟GR的車架相似度頗高,以同樣雙槍車架為基底下去發展成各自不同的車架特性。整體車型並不大,不近一點仔細看,還有被誤認成110c.c.車款的可能性。若論車型小的優勢,直覺就是想到『停車方便』,擁擠的街道上比較容易找到位置可以停車。

38.jpg

從後側45度角看Z1 125,是不是某個角度外型看起來有一些iRX115的感覺呢? 儀表板、車手蓋、腳踏內裝的外型經比對確認外型的確都滿相似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11:20 | 顯示全部樓層
儀表

39.jpg

先從車頭開始看起吧! 在Z1 125車上的儀表功能齊全,資訊辨識度很理想,看到指針型的轉速表都不自覺的熱血起來了,光看到轉速指針在那邊飄阿飄的,都讓人想要大補油門啦!

40.jpg

有簡易的模式選擇(MODE)跟設定按鈕(SET),可進行時間、里程、電壓表的切換。儀表上就這兩顆按鈕,操作上相當清楚又簡單,一點都不複雜。連女生只要稍微教過都能迅速上手。

41.jpg

轉速表是指針式的,而液晶表的部份則有總里程(TOTAL)、單次里程(TRIP)、時速、油量表、時鐘、電壓表等等的顯示資訊。

42.jpg

按切換模式可切換里程顯示,圖上就是從總里程切換到單次里程。液晶表就四~五項資訊,每一項的單一辨識度都不錯,夜晚也能看清楚。

43.jpg

再按一次切換模式就會把時鐘的功能切換成電壓表的功能。數位式的油量表精準度總是讓人頗有微詞,油量高低顯示落差有時太大,會讓人懷疑真正的油量到底多少? 會不會顧路阿...? 車主還是需要時間去測試一下,才能抓得到大略的油量比例,這部份可以靠個人適應力去克服,還算小問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13:11 | 顯示全部樓層
44.jpg

這次難得看液晶表在夜晚中格外顯眼,特別拍下儀表開機的畫面給各位看看。最左邊的幾個警示燈號,分別為噴射檢測燈、機油燈、大燈、方向燈顯示。

45.jpg

夜晚中儀表的辨識度特別好,而且環型轉速表跟多邊型的液晶顯示器的外型搭配很有戰鬥氣息,感覺不太像是這個層級的車應該有的配置。

46.jpg

在試駕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騎車時眼睛餘光發現右下角的液晶表的顯示顏色會自動變化(藍色變橘色)。一開始我以為要靠大燈、方向燈的開關去切換這個顏色,結果怎麼弄都沒有反應,就都只是顯示藍色。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才被我發現這變色機制的祕辛。最初我測試是否超過一個時速,儀表顏色就會變化,最後確認當引擎轉速超過8000轉的同時,液晶面板的顏色就會變成橘色,感覺就像是閃電霹靂車要開推進器的時候,儀表顯示也是要跟著變化一下才可以。不過這也有好處,夜晚騎車時不用太刻意去注意轉速刻度,只要注意液晶面板是否換色就知道引擎轉速到底有沒有超過8000轉囉!騎車的視覺爽度加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15:09 | 顯示全部樓層
左右把手開關

47.jpg

儀表的部份,整體給人的印象分數不錯。視線換檢視整個車頭的部份,有沒有發現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48.jpg

耶!? 右邊開關竟然簡化了! 原本常見的座墊開關不見了。其他啟動按鈕、大小燈切換按鈕都是最基本的配置,右手開關的地方看起來的確陽春了點。

49.jpg

左邊把手開關的部份,喇叭按鈕、左右方向燈切換按鈕、遠近燈切換按鈕,還有超車燈,基本功能都到齊。這幾項開關都是沿用相似車款上面的零配件,車把手開關組裝的密合度摸起來都比之前還要好,感覺這批新車的組裝品質比較以往來的穩定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鎖頭功能再進化! 新整合的座墊開關

50.jpg

接著換看到鎖頭的部份,鎖頭這次做了小幅度的更改。過去被看做是三陽機車產品特色之一的龍頭座墊開關、車側座墊開關鑰匙孔都被取消了,原廠終算肯將座墊開關整合進中控鎖上面了,開關座墊的便利性也因此改變。

51.jpg

鎖頭上有簡易的防盜磁石蓋,按下鎖蓋上的黑色按鈕即將鑰匙孔蓋鎖起來。雖然看起來有點陽春,但實質防盜效果還是有的,至少也能多拖一點小偷的作業時間。

52.jpg

鑰匙的樣子就很普通,一般常見的三陽鑰匙形體。磁石鎖蓋可以使用鑰匙後面磁石去打開。

53.jpg

中控鎖也有連同加油孔一起控制,一把鑰匙在手全車就能操控好,對於常用來通勤的朋友來說,對於操作便利性與生活實用性都有助益,開關座墊、加油孔不用像過去那樣手忙腳亂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21:08 | 顯示全部樓層
360度可收納後視鏡

54.jpg

Z1 125主打都市之間代步使用,一定會遇到要停進擁擠停車格的狀況,有時候車頭閃過了、車身閃過了,卻唯獨卡在後視鏡的地方,很尷尬。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還有沒有收納起來的狀態,這是正常使用的後視鏡角度。

55.jpg

三陽機車表示,可折後視鏡的機構為獨家專利,國內車廠還沒有看到類似的機構出現。收納起來的樣子,基本上它可以360度旋轉,看個人習慣是要往前折還是往後收,兩者都可以的,這只是手勢的順暢度問題而已。

56.jpg

再近一點看後視鏡的關節部分,防水的橡膠套倒是做得不錯。

57.jpg

騎士只要稍微往前用力一下,後視鏡就可以收起來囉! 一開始新車在關節的部份可能有點緊,要開關後視鏡還是得稍微用點力氣!

58.jpg

收起來的樣子,看你要往前轉還是往後轉,這組後視鏡都對應得上! 看似很稀鬆平常的設計,其實實際去測試一番,應該多數人都會覺得還滿實用的。這算是原廠設計人員的第一個貼心設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24:10 | 顯示全部樓層
大燈、日行燈、尾燈

59.jpg

Z1大燈的設計,從過去GR的35W HS1升級成60W/55W H4的燈泡,而大燈反射面也有經過改良,照射面積較過去GR車款還要廣、不論遠燈或近燈的光線也較為集中,提高夜間的大燈照明度 。

60.jpg

55W的大燈切近燈亮度很足夠,燈型也很集中,這算是近期測試過近燈光線最集中的燈型了。

61.jpg

我不確定這台車的遠燈是否有特別調整過,就小惡魔借到的測試車來看,遠燈稍微偏高,投射的位置遠了一些,大燈都有微調機構可以校正,若自己覺得燈型位置不滿意,都是可以自行做調整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26:21 | 顯示全部樓層
62.jpg

LED日行燈,融合在左右兩邊銳利又帥氣的方向燈之中,近期新車幾乎都有類似的機構設計,每一家都有不同的定位燈風格。就Z1 125這部份的外型觀感,有增添幾分科技感的效果,讓車子的風格更年輕化了,而不失穩重感。

63.jpg

夜晚單獨開LED小燈的狀況,果然是一個大大的深V阿! Z1 125新的設計象徵之一。

64.jpg

尾燈的造型就一般般,比較沒有新穎的設計感,有特別顧慮到騎士夜間的行車安全,尾燈同樣採用LED燈泡,黑夜裡車尾的警示度是足夠的。

65.jpg

夜間LED尾燈的燈型,像一個五角形的燈型,跟多數LED尾燈的造型雷同,這邊的設計手法也是沒什麼大變化,很常見的配置方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1 23:28:35 | 顯示全部樓層
煞車、輪胎

66.jpg

前煞車系統採用205mm固定浪花蝶般配上單向雙活塞卡鉗,卡鉗款式跟JETPOWER EVO、NEW FIGHTER一樣,雖然不是最新的設計,但在三陽機車的上算是中高級車款常見的配置手法。

67.jpg

前輪規格為100/90-10,論輪胎寬度、抓地狀況、胎型選擇性都比傳統的3.50-10還要優。耐磨表現會如何,還無從比較起,但可以確定的,100/90-10的車身傾角會增加,過彎性能也會相對提高一些。就我個人習慣,我認為十吋車,前後100/90-10的車身高度很棒,但是論前後輪胎胎型差異,可能較不理想,所以前後輪循跡性沒辦法像12吋輪胎那麼地明顯,這一直都是十吋車無法改善的事實,10吋輪胎先天條件就是有這樣的盲點在。

68.jpg

後輪股煞為130mm,煞車手感十分軟Q,不知道是車架的關係還是引擎下吊架的關係,單純急煞後煞仍有很棒的車身穩定度,性能出色。

69.jpg

前後輪都是使用華豐100/90-10輪胎,以正常速度、一般道路使用習慣來說,輪胎抓地力、彎道穩定性的表現都還是有水準的,未來的準車主是不用太擔心的。就算覺得原廠胎性能不足,國內10吋胎的選擇可是非常充足的,換個高性能輪胎便可強化車輛運動性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2-6 13: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