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771|回覆: 90

[手提電腦] SONY VAIO T14 / S13A 觸控與效能雙機測試

   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3-3 19:58: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Z370 於 2013-3-3 20:38 編輯

喜歡日系筆電的朋友,相信對於 SONY VAIO 並不會太陌生,繼去年 Windows 8 作業系統推出之後,SONY VAIO 除了推出頗具話題的平板筆電 VAIO Duo 11 外,也針對旗下各款筆電全面搭載 Windows 8 作業系統,並且在指定機種也換上了適合 Win 8 Metro 介面的觸控螢幕,小編在新的一年開始,就為各位帶來 SONY VAIO T14 擁有觸控螢幕的 Win 8 筆電,但並非如 Duo 11 為平板筆電,而是在一般筆電中搭載多點觸控螢幕,硬體規格上則是採用 Ultrabook 筆電等級;至於另外一款則是 SONY VAIO S13A,雖沒有搭載觸控螢幕,但卻採用中高階等級的硬體規格配置,為一款以效能為主的 Win 8 筆電,那話就不多說,就一起來看看這兩款筆電各自有什麼特色吧!

1.jpg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9:59:46 | 顯示全部樓層
2.jpg

略過繁雜的開箱手續,直接來看箱內的配件,不過因為這次借到的並非正式上市機種,所以配件比較不完整,在此先和各位說明一下,除了 T14 機器本體外,還有專用的變壓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0:46 | 顯示全部樓層
3.jpg

專用變壓器為分離式纜線設計,變壓器上方印有 VAIO 字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1:21 | 顯示全部樓層
4.jpg

單變壓器的重量為 269g,並不算太過笨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1:53 | 顯示全部樓層
7.jpg

T14 的機身擁有 SONY 一貫以來簡約的設計風格,採用霧面質感塗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3:07 | 顯示全部樓層
9.jpg

10.jpg

左側機身則搭載電源輸入端子、散熱孔、支援 Powershare 的 USB 3.0 連接埠、RJ-45 有線網路端子、RGB 端子與 HDMI 端子,大部分的 I/O 端子皆在此處。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3:40 | 顯示全部樓層
11.jpg

打開機身上蓋後,就可以看到 14 吋 TFT 彩色顯示螢幕,為 LED 背光面板,鏡面螢幕設計則容易有反光問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4:21 | 顯示全部樓層
13.jpg

T14 搭載電容式觸控螢幕,也沒有配備如 Duo 11 的磁性觸控筆,所以要操作時就要靠著萬能的雙手才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4:55 | 顯示全部樓層
14.jpg

筆電也內建 Synaptics ClickPad V8.1 軟體,可以調整與觀看手勢操作等設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5:25 | 顯示全部樓層
15.jpg

T14 雖為 Ultrabook 筆電配置,但機身底部並沒有常見的一體成型底蓋設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5:55 | 顯示全部樓層
16.jpg

實際測量 T14 含電池的重量約為 1.989Kg,以 Ultrabook 筆電來說並不算輕巧設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CPU-Z 中可以看到使用 Intel Core i5-3337U 1.80GHz 處理器,和一般常見的 i5-3317U 有所不同,這顆處理器為雙核心四線程架構,為低電壓處理器版本。

1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6:59 | 顯示全部樓層
CPUmark 處理器效能測試:370 分。

18.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19.jpg

Nuclearus Multi Core 處理器效能測試:10529 分,ALU Speed(算術邏輯部件)為 5324 分、FPU Speed(浮點運算器速度) 8028 分、Multi Thread Speed(多線程速度) 12967 分,處理器效能部分則是小輸 i5-3317U 處理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20.jpg

這邊我也用 AIDA64 快取與記憶體速度測試來進行測試,4GB 記憶體對於整體開啟網頁與處理程式效能來說,是比較不足的地方,建議可以將記憶體增加至最大 8GB 會對效能有明顯的強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8:46 | 顯示全部樓層
21.jpg

這邊我也用 AIDA64 快取與記憶體速度測試來進行測試,4GB 記憶體對於整體開啟網頁與處理程式效能來說,是比較不足的地方,建議可以將記憶體增加至最大 8GB 會對效能有明顯的強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9:14 | 顯示全部樓層
22.jpg

ATTO Disk Benchmark 硬碟測試:平均讀寫速度為 98871/96733 MB/s(讀取/寫入)。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19:42 | 顯示全部樓層
23.jpg

HD Tune Pro 5.00 硬碟測試:HDD 平均讀取速度為 79.1 MB/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20:11 | 顯示全部樓層
29.jpg

HD Tune Pro 5.00 硬碟測試:SSD 平均讀取速度為 145.8 MB/s,從上述測試可以看到混合式硬碟的穩定度不算太好,實際使用時在讀寫速度上,還是和搭載純 SSD 的筆電機種有明顯的差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20:20:42 | 顯示全部樓層
30.jpg

GPU-Z 軟體中,則可以看到 Intel HD 4000 顯示晶片的詳細資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11 1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