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罵水貨客的當兒,要搞清楚下列事實:
1/---水貨客不全部是大陸人,香港人亦佔了一半以上。(未計這些幫手排隊每日賺幾十的公公婆婆在內)。
2/---水貨客活動在全球各地都有,只要不違反當地法律,是一種正常經濟活動。據我所知,大把香港人乘旅遊之便在歐洲狂掃名牌回港,有專人代為收購,可賺一千幾百。
3/---現困擾HK之水貨活動,其整個流程之收益並不全歸大陸,例如之前炒Iphone 4s,炒乜炒物等等...包括两地的零售,入口,批發,與及各部分聘用的人手等等...我估整體經濟收益是两地平分秋色。
可現今做成HK民間困擾,和兩地麻煩矛盾增加,實乃港府和廣東省政府海關沒長遠之見,兩地沒好好去協調,更沒有一早在兩三年前就為這類高速發展的人流,貨流去評估,而做出相應的海關政策條例,亦無為未來打算而去擴大每個關口的通關量和增聘關員人手,好像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至問題一來就毫無辧法。
本港有不少人因水貨活動而得益,同時亦有大把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困擾和不便,港府應正視;這是民間分化的一個小型炸彈,這類小型炸彈累積起來一旦大爆發,後果堪慮。
抓銀乃港人本色,水貨客要揾食,阿婆賺幾十買餐餸不能算有錯,BB父母買不到奶粉着急亦屬慘情,如何在中間拿一個平衡點?唔該两地政府為人民好好去想一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