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826|回覆: 69

[轉載」參觀重車界的法拉利-DUCATI大本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23 22:07: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Peers123 於 2013-1-23 22:52 編輯

歐洲一直都是不少重型機車同好想去朝聖的地區,特別是義大利這個國家。非常多車廠都是源自義大利,畢竟仍為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論外型設計、機械機構、造車工藝等等,都獨具風格,所以也讓DUCATI贏得『重車界的法拉利』的美名。 剛好兩者的企業識別色又都是紅色,不免讓人常把兩者拿來做討論、比較,DUCATI在車壇中會如此引人注目不是沒有原因的。

mobile01-5f32fe3d3eace0042c9d545d84e7b93f.jpg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DUCATI歷史回顧

1926年DUCATI家族工程師Antonio Cavalieri Ducati在義大利波隆成立無線電器材製造公司,從事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研究和生產。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工廠同樣毀於戰火,但基於人民在戰後對車輛需求量的上升,才決定轉踏入摩托車工業領域。在我們回顧歷史前,先來看看過去DUCATI經典設計有哪些?這三項獨特設計,到現在都還是其他車廠難以超越的特點。

獨特設計 歷久不衰
1. L 型雙汽缸引擎
L型引擎幾乎已經成為DUCATI的代言詞,當年的新設計廣受討論,當時多數人都認為這不是一項好設計,但經過多年的賽事驗證,證明DUCATI的設計是沒有錯的。在60年代末,當各車廠都轉向大排氣量引擎研發時,DUCATI放棄了當時流行的更大馬力輸出的4汽缸、5汽缸和6汽缸引擎的誘惑,想出了一個方案不止能贏得比賽,也能轉移技術作為生產量產車用,這就是90度L型雙汽缸引擎的設計構想起源。V-Twin引擎相較於當時日本摩托車車廠主張4汽缸引擎截然不同。 引擎結構上體積較狹長、重量更輕盈,對車輛操控性能和外型空氣力學方面有優勢,且V-Twin的馬力輸出特性更廣闊和牽引力的不同,能容許騎士們在出彎更早開油。

2. Desmo汽門機構
Desmodromic Valve Control,DUCATI車輛另一大特色。多數摩托車的引擎是依靠傳統彈簧來完成汽門開閉動作,但如果引擎轉速增加,汽門的機械動力損失差異變得更明顯。Desmo是利用搖臂來強制開關汽門,所以機械動力損失較少,彈簧式構造本身反作用力較強,讓引擎的拉轉加速以及高轉時的尾速表現都不錯。DUCATI雙汽缸引擎之所以能超過 10000 轉,也是因為 Desmo機構的關係。

3. 桁架式鋼管車架
經過這數十年的競賽成績和科技發展,DUCATI已經證明早年創新的車身設定方式和修正後的的車架型式能贏得比賽。桁架式鋼管車架設計大量使用在每部DUCATI機車上,鋼管車架有輕量化、支撐性、美觀性的特色,獨創的Trellis(桁架式)鋼管車架設計,以ALS 450鉬鉻合金鋼管組成。每一根鋼管的焊接都以三角形狀的幾何架構,鋼管車架搭配L型雙缸引擎是DUCATI車款的金字招牌。


1.jpg
1939年DUCATI工廠員工大合照,數百員工已經成為當地數一數二大的工廠規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2.jpg
設計師 Fabio Taglioni,當年設計出許多關鍵機構,至今仍為傳奇之作。


3.jpg
1957年已經轉變成效率更棒、更高產能的生產模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12:48 | 顯示全部樓層
4.jpg
第一具引擎,1946年DUCATI推出企業史上的第一具單汽缸引擎Cucciolo。這種引擎主要是配置在一般的單車上,在全世界總計售出了25萬件。雖然只是裝置腳踏車上的小型引擎,卻讓DUCATI從此踏入摩托車製造的領域。

5.jpg
1956年的第一套Desmodromic valve system,這個設計圖也被轉為一個DESMO機構的意象圖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14:39 | 顯示全部樓層
6.jpg
1972年DUCATI參加IMOLA 200 MIGLIA大賽,比賽車搭載DESMO的雙缸引擎,最終在該項賽事中獲得一、二名的佳績。


7.jpg
長久以來,在各類型摩托車賽事中奪得無數的獎盃,也讓DUCATI從賽事中淬鍊出不少新的車輛科技,進而技術轉移到市售車款上。


8.jpg
在WSBK中有著亮眼表現的DUCATI,歷代賽車上都可以看到科技演進的痕跡,同時賽車也是測試、驗證研發技術的好平台之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16:56 | 顯示全部樓層
工廠RD設計部門/生產線

接著,在參觀博物館之前,先來看到工廠的核心-設計部門與工廠生產線。這部份是禁止拍照跟攝影的,而小惡魔則是透過義大利官方的協助下取得部分照片,讓各位看看工廠內部運作的狀況。



9.jpg
工廠外觀,當你實際去內部參觀過一圈之後,會發現DUCATI工廠規模不會很大,跟想像中的有差距。


10.jpg

一部全新摩托車從繪圖板到展示車需要花3年時間,義大利人相當注意細節,每一個零件都必須不斷地檢視再檢視。官方說明人員表示DUCATI的特色元素之一,就是每一部車都具備撼動人心的新設計。無論是車輛性能平衡性、不斷進化的引擎動力、極度輕量化的零組件、騎乘樂趣和親和力十足的操控性,都讓Ducati設計師沈迷其中,而設計成果也造福無數車迷朋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18:23 | 顯示全部樓層
11.jpg
車輛外型設計,是義大利設計師的拿手絕活。每一輛新車設計都起源於外型,是車輛研發的創新重點之一。


12.jpg
設計草圖的部分,都以藝術創作展現出獨特風格。這些概念草圖在設計師的巧手之下細節變得越來越細膩,直至生產最終實體車輛。這部份每個車廠的作法都是差不多,差別在真正實現的新科技到什麼程度,而各家的特色就在這些差異中展現出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19:54 | 顯示全部樓層
引擎、車體組裝 工廠生產線


13.jpg
引擎組裝線,每一顆引擎都由專屬人員按部就班的組裝著。

14.jpg
曲軸、齒輪的安裝,每一個步驟都不馬虎,每個車廠都有堅持的地方,而工廠組裝品質一直都是每年精進的重點項目之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15.jpg
每一個螺絲、螺母都按照規定的扭力磅數鎖上,引擎組裝後都會先進行初步功能檢測,組裝沒問題之後就進入到車體組裝的部份。


16.jpg
開始進行引擎周邊配件的組裝,排氣管、節流閥、空濾箱都在這邊組裝上引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23:43 | 顯示全部樓層
17.jpg
引擎組裝完畢之後,很快就跳到車架組裝,前叉、後搖臂、煞車系統的組立都在這部份完成。


18.jpg
電系的安裝檢查,基本上已經接近成車的狀態,只差殼還沒裝上去。


19.jpg

成車組裝到這邊告一段落,這邊工程師會一台一台進入Dyno動力測試,逐一檢查車輛各項性能是否無誤,確認後才會進入裝殼、裝箱的階段。其實每家工廠生產線能參觀的部份都大同小異,差別在於組裝線的編成順序,以及零件倉儲管理上的不同。而DUCATI工廠自行生產許多引擎零組件,在品質上控管得更嚴格,目前也有很多原廠零組件也有發包到台灣OEM生產,最終量產車經過義大利人嚴密的檢查才會販售到車迷朋友的手上。地球村的現代,基於成本考量大概只有品管部分會是原生產國家的人員,其他零組件的製造多數會發包出去,這同時也是現代工業整合能力的成果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26:23 | 顯示全部樓層
見證歷史 參觀博物館

博物館開館於1998年6月12日,同年度WDW(世界DUCATI週)在10月16日正式成立。博物館保存了半個世紀的賽車歷史,包含從1926年開始的公司歷史介紹,以及其中具代表意義的量產車款。而1952年DUCATI推出了第一部排氣量175cc並配備電動啟動馬達和自動變速系統的摩托車-Cruiser,便正式成為摩托車的製造廠。博物館有兩種參觀路線,一種是按照年份時間排順序的圓形步道,另一種則是環繞在周圍的七個主題房間,而每一個房間又分成九個部分去深入探討這些主題的內容,介紹得相當詳細。可惜內容繁多,實在無法一一詳細介紹。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DUCATI 博物館簡介短片,是義大利DUCATI官方所提供的,可惜不知何故影片音效沒有出來,讓效果有點打折,最後還是決定提供給各位欣賞。博物館其實不大,大略把各年代經典車款介紹一遍,大致上就把整個博物館看過一輪。車款繁多,後段介紹僅針對代表性車款做解說。


20.jpg
按年份順序排列的圓形賽車場展示路線,為第一個參觀路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30:23 | 顯示全部樓層
21.jpg
1946年隨著二次大戰的結束,交通工具的需求大增,搭載Cucciolo引擎的車款因此誕生。


22.jpg
油箱需航里程約為100公里,以當時代步需求而言已經相當足夠,也讓這款車在當時聲名大噪。

23.jpg
以腳踏車為基本架構,裝載上Cucciolo引擎而成,算是DUCATI在歷史上第一款暢銷車款之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32:38 | 顯示全部樓層
24.jpg

Ducati 「Siluro 100」贏得46個世界冠軍!單缸摩托車估計為12匹馬力,引擎最高轉速為10,000 rpm。當時也以171.910km/h創下最高時速記錄,在維持時速50km/h的比賽裡,更有六小時的續航力,當時各項性能表現都創下劃時代的新紀錄。


25.jpg
早期的跑車外型總是脫離不了這種神韻

26.jpg
1968年推出的450 Mark 3 D(極速高達170km/h),是DUCATI第一輛搭載DESMODROMIC閥驅動方式的機種。同時還有250/350的車款,同車架不同引擎的設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34:37 | 顯示全部樓層
27.jpg
早年的儀表板設計、把手開關、防甩頭,都相當陽春。轉速表的面板紅線部分感覺還是用手畫上去的,很妙。誰又能想到不到一個世紀的演變,現代車款上的液晶儀錶一台比一台資訊豐富,時代進步的速度讓人歎為觀止。


28.jpg
三角台上面的手轉開關,就是當時的防甩頭裝置,鎖越緊龍頭越沉穩。


29.jpg
整流罩左側的網球,據瞭解是讓車手用來擦拭風鏡使用的,不過單手操作應該也不是很方便才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36:31 | 顯示全部樓層
30.jpg
雙加油孔,據瞭解是為了加快加油速度所做的設計,一邊空氣進入一邊汽油吸入。


31.jpg
在參觀途中解說員表示,其實DUCATI最初的企業代表色是銀色,是後期才改為現在所用的紅色。這個講法倒是第一次聽到,也讓筆者滿訝異的。


32.jpg
越野達卡站所投入的越野車款,這部分是讓DUCATI車迷較為陌生的,而DUCATI在後續相關車款的研發步調也較其他車廠慢一些,所以在這方面的車款性能較不突出。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38:09 | 顯示全部樓層
33.jpg
1994年,推出的916更是DUCATI劃時代的革命性作品,還獲得了世界經典名車的殊榮。

34.jpg
歷代Super bike...十多年前的配備,大約等同於現代的市售車款性能,不禁訝異當時的賽車科技相當先進。


35.jpg
Troy Bayliss替DUCATI奪下無數的WSBK單站冠軍,同時也是2008年的WSBK年度冠軍,他的騎士裝備也擺設在博物館內供人欣賞,也算是DUCATI旗下的傳奇車手之一,其優越的賽事戰績眾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39:16 | 顯示全部樓層
36.jpg
2007年由Casey Stoner替Ducati獲得Moto GP年度冠軍之後,近幾年Ducati持續力求表現,不斷研發新車架、新引擎,雖然成績普遍不佳,而其強勁的團隊合作能力是大夥有目共睹的。


37.jpg
近兩年的Desmosedici GP賽車 都有擺設在博物館內供人欣賞。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40:14 | 顯示全部樓層
38.jpg
隊獲得的Moto GP獎盃都會集中到博物館收藏,這些都是見證車隊實力的證明,對車廠而言是無比的榮耀。


39.jpg
DUCATI獲得多次WSBK世界冠軍,於1988年開始參賽,當時是參賽隊伍中僅存的兩家歐洲車廠,以雙缸車對抗日本車廠(YAMAHA、HONDA....etc)。90年代一度稱霸車壇,一再證明L型雙缸與缸管車架的性能,也因此讓世人開始認同DUCATI的實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41:40 | 顯示全部樓層
DUCATI專賣暢貨中心

迷朋友的夢幻之境
DUCATI專賣暢貨中心,是到義大利參觀DUCATI工廠,一定要去的地方。這些有大量、獨特的DUCATI騎士用品,從手套、安全帽、皮衣、車靴都有。甚至是小朋友的衣物、馬克杯、打火機等等,有些產品可能只有義大利原廠才有。而且持博物館門票所搭贈的折扣卷,在暢貨中心消費還可折抵5歐元,可以多加利用。


40.jpg
離總公司徒步約3分鐘的路程,就能看到暢貨中心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 22:44:40 | 顯示全部樓層
41.jpg
在暢貨中心外面看到一個很有興趣的東西,一支利用MONSTER車系零件所打造出來的怪獸。

42.jpg
車頭就是用MONSTER車款的油箱組成,四肢都是前叉避震器改裝而成。


43.jpg
爪子的部份是曲軸連桿粗胚串連製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2-5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