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退休教師 ﹣
03年數十萬人上街, 浩浩蕩蕩, 和平理性, 沒有暴力, 沒有衝擊, 沒有襲警, 也沒有霸佔馬路, 我們倚靠的是: 真真正正多數人的支持, 終於, 我們的目的也達成了! 如今, 每次在電視上看到的示威人仕, 奇形怪狀, 如癲似瘋, 同樣是示威者, 感覺卻如此陌生…
每次看到這羣瘋狂/暴力的示威者, 都會令我想到一套黃飛鴻電影的畫面(李連杰/徐克), 黃飛鴻大破白蓮教, 白蓮教主唔够打出絕招, 煽動平民信眾攻擊黃飛鴻及姜大衛(飾孫中山之友), 黃飛鴻打到遮都爛, 姜大衛更開火槍, 都未能遏止信眾的瘋狂, 姜大衛看着他們, 雙眼充滿惶恐…絕望… 是對國家未來的惶恐/絕望… 我尊敬的國父, 我想你怎也估不到, 百多年後的香港, 政棍取代了神棍, 信眾不再是迷信邪教, 而是迷信民主…
西方民主體制的出現, 取代了君主制度, 確是一大進步, 可惜這優良的制度也逃不過一個必然定律 : 物極必反! 被西方無恥政客多年來不停地玩弄/蹂躪, 這優良制度的缺點陸續浮現 :
1.政權交接時的震盪 : A黨上台, B黨落台, B黨實`整冧個市(社會) 俾A黨歎’, A黨亦會接受(因上台初期可把一切責任推在B黨上, 同時上台頭一年基數低d, 到第四年競選時進步空間較大), 試想想這段時期, 社會上兩大勢力都不想社會好, 社會會變成怎樣? 參考例子 : 2000年科網股爆破/08年金融海嘯/97年香港回歸.
2.社會上充滿破壞勢力 : 現今大部分的民主國家, 勢力只集中在兩黨之中(eg: 美/台/泰…), A黨執政時, B黨定會用盡一切辦法搞破壞, 以致民怨沸騰(當然, 他們表面/口中的理由定是冠冕堂皇的), 所以, 社會上是無時無刻都有一股龐大的勢力在搞破壞的, 就像回歸後的香港.
3.演變成民粹/過度福利主義 : 這當然是為了買選票, 這種演變在初期/太平盛世時是絕對無問題的, 人民生活亦會過得很好, 但十年/廿年過後, 或是經濟逆轉時, 問題便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參考 : 現時歐洲的亂局.
4.少數聰明人服從多數愚蠢/平庸人的決定 : 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本缺點, 政客抓緊這缺點, 充分利用傳媒去操縱民意, 因大部分人都無能力去判斷政客背後的陰謀/亦無能力去判斷管治措施的深入/長遠影响, 民意任由傳媒操控, 演變成傳媒霸權.
5.其他… : 例如朝令夕改/難以實行長遠規劃. 看看台灣, 民進黨上場把原本國民黨做緊的叫停, 改晒再做過, 國民黨上場又把民進黨的計劃推倒重來…
我想任何有教育經驗的人都應知道, 凡是涉及`自由’, 一定不能過度, 否則便會產生很大的問題, 那麼, 怎樣才算是`過度’ 的自由? 界線應定在何處? 我認為一個人的自由應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 不符合道德的自由, 就是`過度’ 的自由. 而一個社會的民主自由定要建立在安定繁榮的基礎上, 能帶領我們得到更安定更繁榮的生活, 這種民主自由才有價值! 至於摧毁安定繁榮的, 便是過度的民主自由了. 參考 : 回歸後的香港…
(此文不是想否定西方民主制度的所有價值, 只是有感於目下很多年青人對民主自由那股瘋狂的迷信, 以為`民主自由’是道德的最高標準/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 只要貼着民主自由, 做甚麼也是對的, 犧牲甚麼也是值得的, 唉… 其實一個地方的民主自由, 必須要因應其背景/歷史/時勢/文化…等因素, 循序漸進, 以經濟民生/安定繁榮為大前提, 逐步推行, 這才是最恰當的做法)
香港物極必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