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illiamho1953 於 2012-12-4 02:38 編輯
《兒童樂園》創辦人羅冠樵先生于11月7日因病辭世。出生於一九一八年的羅冠樵,中學時代已從師學習中國畫。一九三八年,他畢業於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主修西洋畫,兼讀設計。當時的美術專科學校除教授純粹藝術的科目外,也重視與商業有關的美術訓練。一九四七年,羅氏移居香港,初任廣告公司美術主任,並為文藝書店繪畫插圖。一九五三年,他創辦本港第一本彩色綜合性兒童畫報 ──《兒童樂園》。
戰後社會經濟不景,大部分來自內地的藝術家,也要從事商業美術生產工作。這樣的社會條件正塑造了羅冠樵的藝術歷程,使他成為香港早期的插畫家之一,並同時肩負兒童刊物藝術編輯及畫家等不同身分。羅氏是一位滿有理想的藝術家,他主張以藝術教化社會,透過出版及創作致力把人生哲理和道德模範帶給社會大眾,以體現「人生的美感」。
羅氏擔任《兒童樂園》總編逾三十年,工作包括刊物內容的編輯、資料搜集、美術設計、封面繪畫、生活故事漫畫的創作,還有神話及歷史故事漫畫的編繪等。
《兒童樂園》內頁是國際暸望台, 把世界各地有趣的通訊, 圖文並茂描劃出來, 接著是一個每期完的故事, 大多是發生於外國的, 主人翁有人物或動物, 內容豐富. 接著是小圓圓和小胖子的生活故事, 就象每個小朋友每天都會面對的, 十分有親切感. 而一些經典童話,外國名人故事, 會以長篇連載, 如苦兒流浪記, 三千里尋母, 印象最深刻是 " 海倫凱勒 ", 真使每個小朋友激動不已! 而象居禮夫人, 南丁格爾, 愛迪生.................都是由《兒童樂園》第一次看到的.
而中國文化故事佔的比例雖較少, 但無不或缺. 一些風俗節令的來源因由,《兒童樂園》 都做得相當好, 就象"年獸"的故事, 治獸人那大紅披肩隨風飄舞的圖象今天仍在眼前! 後來不少古典小說也有連載, "封神榜"是最成功的. 而春秋戰國及歷代故事也十分吸引小朋友。
《兒童樂園》以不同欄目組成,從其目錄標題中能瞭解到每一個欄目都能夠拓展孩子不同範疇的視野。當中包括介紹世界訊息的「播音台」、改編成漫畫的中外童話和神話、具生活感的兒歌和遊戲,以及歷史故事及風光見聞等,儼如一本為兒童編撰的百科全書。美術設計亦十分吸引,全書以圖畫為主,畫工精細;封面設計風格多變,由早期的國畫味至後期的漫畫化;中間跨頁圖畫更是全書的焦點所在。《兒童樂園》的側文本形式深深影響五、六十年代香港同類型兒童畫報的設計。儘管有不同的兒童刊物在不同年代出現,卻甚少出現像《兒童樂園》這般堅持和誠心關懷孩子的刊物。
羅氏希望以童心來改變社會。讀者透過閱讀《兒童樂園》,可以感受羅氏編繪的漫畫富赤子心,他的風格清新,並體現了當時香港的社會文化及兒童的愛好。其中生活故事「小圓圓」的取材與香港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繪影繪聲地把孩子們於社會、學校及家庭中遇到的趣事或困難,從不同角度刻劃他們的心理和行為,流露覑同感心和幽默感。羅氏創作「小圓圓」三十多年,故事中亦見證了香港社會幾十年來的轉變,當中包括六十年代令人印象深刻的制水事件和七十年代以垃圾蟲為宣傳人物的清潔運動等。此外,神話故事「西遊記」人物性格鮮明可愛,別出心裁地把孫悟空、唐僧等角色塑造為小孩子模樣,使小讀者倍感親切。其對白用字富時代特色,內容充滿卓越的創作力。
《兒童樂園》,一九五三年創刊,如果沒有在一九九四年(第1006期)結束,今年剛好踏入五十週年。由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兒童樂園》經歷了四十多個寒暑,見證了香港社會幾十年來,蛻變成一個現代化都市的過程,為多個年代的少年及兒童讀者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