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體驗:金屬質感不錯 設計前衛有智慧
新機入手第一步當然是看一看外表, Microsoft 這部 Surface 號稱利用號稱 VaporMg 的鎂合金外殼,金屬感比 iPad 和 Mac 等差一點,亦沒有很重的金屬感覺,不過接合位扎實,亦應該有一定的耐用度。金屬背面摸上去不太「跣」,應該作了防滑打磨,亦容易沾上指紋,在背面上的 Windows Logo 非常不明顯,要在很光的地方才看得出來。 Surface 設計是梯形的,這點相當特別,在拿起平版時因為和桌面有一定空隙,所以很容易拿起,現在的裝置主流以「圓滑」,「流線形」為主,所以 Surface 看起來亦相當「俐落」,有前衛的感覺。
初步試機的感覺是重量不錯,只有 600 g 左右,和一般 10 吋平板電腦差不多,平衡感亦佳,尤其是 Touch Cover 可以翻過去後面,在手持時亦不同拆掉,這是版主很欣賞的設計。平版採用 10.6 吋 1366 x 768 解像度,亮度對比在日光下看亦不差,亦不會很反光。之前看過文章說 Surface 使用了 Clear Type 技術,令屏幕的反射光大幅減少,所以即使 DPI 不及 Retina 屏幕,亦有不亞於 iPad Retina 的表現,話雖如此,版主還是半信半疑,不過 Surface 顯示表現版主覺得是相當不錯的。
USB 支援性測試
期待了五個月,相信一眾等 Surface 開賣的網友只是看開箱應該不滿足吧!版主就為大家測試一下 Surface 上面的 USB 2.0 有多好的支援性。其實當 Microsoft 發佈 Surface 的時侯,版主經常幻想可以把它當作攝影用的工具,可以隨時在平版方常便地睇相、執相、轉送相片到 USB手指或外置硬碟。另外之前試玩 ASUS Vivo Tab 的時侯已經發現, Windows 8 RT 平版可以讀取手機資料,今次再為大家試多一點!
首先測試的是 2.5 吋硬碟, Surface 順利讀取裡面的資料,當開啟相片和影片的時侯亦懂得自動開啟相關應用程式。版主正在用的外置硬碟是 USB 3.0 插口的,不過 Surface 上只有 USB 2.0 的規格,如果要更快的轉輸速度就要等到 Surface Pro 的面世了!不過值得留意的是,由於 Surface 只是利用 ARM 架構,一些硬碟的外置程式就安裝不了在平板上,例如版主硬碟中的傳輸管理員在 Surface 上是用不了的。
▲測試成功軀動 2.5 吋硬碟,而且讀卡器也可以讀取 CF 卡,不過沒有 RAW 檔可以測試一下(不過暫時亦見不到有 Windows 8 RT 專用執相軟件就是了)
然後是手機方面,上次試玩 ASUS Vivo Tab 的時侯發現 Windows 8 RT 平版可以正常連接 Android 手機,並且讀取和傳送資料,今次版主試了試手上的 iPhone 和 HTC J ,發現都可以把手機當作硬碟讀取,只能讀取 iPhone 內的相片,不過 Android 手機基本上是和 PC 一樣。不過要注意一點,因於 Windows 8 RT 是沒有 Windows Media Player 的,所以即使 Android 手機亦只能利用硬碟模式讀取,而不能啟動 MTP 傳輸功能,這是比較可惜的一點。由於版主手上沒有 Windows Phone ,亦容後再作測試。
▲如果 iPhone 的話只能讀取相片
▲是可以連接 Android 手機,以硬碟模式讀取資料的(當然亦可以當外置充電用)
▲ Android 手機上亦只能使用硬碟模式,因為沒有 Windwos Media Player 作 MTP 連接之用 (因為測試是 HTC J,HTC 手機支援硬碟模式,似乎其他只支援 MTP 連接的 Android 手機,對 Surface 會有麻煩)
小結: Microsoft 親生仔 值得期待
非常高興今天終於可以借到了這部 Surface 平板試玩,初上手的感覺的確不錯,版主很喜歡這種設計和材質,更不用說那個很好用的 Type Cover 了。版主在 Surface 六月現身時已經對這部平版有很大的期望,甚至說它是「劃時代」的產物,當然不只外表和薄身的鍵盤,更是一種體驗上的創新。
無論是 iOS 和 Android 都避免把「平板」和「電腦」的定位混淆,提供另一種使用體驗,而 Microsoft 反而道而行,提出一個「平板專用」的 Windows 系統,強調保留了一定的 PC 體驗,希望打破兩者的間隔,不過之前 Windows 7 平板已經反映了 Windows 在平板裝置上使用有一定的失敗。版主一直想知道今次 Microsoft 可以做到哪一步,終於機會來了,往後一星期版主會為大家作更詳細的測試。網友對 Surface 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