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樓主 |
發表於 2012-10-9 09:50:58
|
顯示全部樓層
SATA3.0的確具備比SATA2.0更好的帶寬,這是真確的,但是實際上大部分用戶可能都還用不上那麼多的帶寬,這道理就好比一輛單車不需要一條公交車道那麼寬大的通道一樣。SATA2.0的理論帶寬達到3Gps,折合大約就是375MB/s,這明顯已經超出了單個機械硬盤能夠達到的最大讀寫速度,因此不會形成瓶頸,而對於SSD來說,64G或以下容量的SSD讀寫速度其實也很少超過這個數值,因此也不會形成瓶頸。
要體驗SATA3.0的優勢,你可能需要一個更加大容量、更加高速,而且更加昂貴的SSD——如果你買得起那樣的SSD,那麼你也就120%不會在乎SATA3.0主板和SATA2.0主板之間的差價了。
採用第三方SATA3.0的H61
另一方面,很多用戶可能還會選擇採用了第三方SATA3.0接口的A55/H61之類主板,以為這樣就能和原生SATA3.0接口一樣使用,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首先,第三方SATA3.0接口是通過第三方SATA3.0控制器提供的,與主板自身的SATA控制器是區分開來的,因此你不可能用這些SATA3.0接口上的硬盤搭配原生SATA接口上的硬盤組建RAID,而且還有可能遇到兼容性問題而導致不能使用這些SATA3.0接口來作啟動盤,使用上是有局限性的,主要適合用於做從盤儲存盤。
其次,第三方SATA3.0接口連接到系統使用的是PCI-E 2.0通道,通常速度都不足以真正滿足SATA3.0的帶寬需求,因此實際上性能是有損失的,可能會比原生的SATA2.0好,但是肯定不上原生的SATA3.0。
因此綜合來說,它隻是一個折中的選擇,遠不如原生SATA3.0來得徹底。
小結:SATA3.0接口目前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實用性其實比較有限,尤其是第三方SATA3.0接口,實用價值就更加低了,因此如果你預算有限,而面前又放著一款價格合理的SATA2.0接口A55/H61,盡管放心買好了,等儲存技術升級到主流都必須用SATA3.0時,你的電腦也早換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