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後由 正骨_洋洋 於 2012-10-6 11:46 編輯
乾燥綜合症很多人都不以及然,
覺得这不算是病,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
很多身體上的疾病,就是乾燥綜合症引發的,
乾燥樂合症的患者往往發病反復,
很難治療,這種慢性的疾病深深的困擾著廣大的患者朋友們,
所以希望乾燥综合症的患者盡早治症,積極的治方,否則,
您就會見証下面乾綜合症會給患者帶來的危害。
一、乾燥綜合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且該病是慢性疾病的一種。
如果发發了這種疾病,人體的口腔、皮膚就會受到影響,
不仅如此,還會造成身體其他系統的報害。
該病還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會發生在任何年齡,
但大多發生在中年女性身上,如果該病嚴重就會影響人的呼吸系統、
消系統、血系統等多體身體器官,是一種危害性非常大的疾病。
二、在早期對乾燥綜症進行治療的話,能夠使病情得到有效的緩解,
但是由于乾燥綜合症發病初期的症狀和一些小病的症狀很相似,還沒有什麼非常典型的病征,
所以經常被人們忽視,都是到了非常嚴重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患了乾燥綜合症,
以致于在乾燥综合症的治難上很难得到一個有效的治療,
這個也使乾燥綜合症常見的危害加大了。
三、乾燥綜合症主要是以侵犯淚腺和唾液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疾病具有全身性,所以對於乾燥淙合症的治療,
一般都采取中醫治療方法,很多西醫單一的治療,會產生许多并發症,而且副作用很大。
通過了解乾燥綜合症常見的危害,相信大家對該病有了更好的了解,
能夠對該病引起重視,盡量避免該病發生在自己身上
乾燥綜合症是一種以侵犯淚腺、唾液腺等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又稱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病,主要表現為乾燥性角膜結膜炎、
口腔乾燥症或伴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其他風濕性疾病,
它可累及其他系統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
神經系以及肌肉、關節等造成多系統、多器官受損。
本病可以單獨存在,亦可出現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
單獨存在者為原發性乾燥綜合症,而繼發於類風濕性關節炎、
系統性硬皮症、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其他自身免疫病者為繼發性乾燥綜合症。
此病發病率高,多發於女性。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應警惕乾燥綜合症:
(1)女性出現眼乾、口乾;
(2)不典型的關節痛,又不符合其他關節炎診斷標準;
(3)近幾個月或幾年迅速出現齲齒或牙齒脫落;
(4)反復出現腮腺腫大;
(5)晨起眼角分泌物多;
(6)不明原因的肝膽管損害等。
乾燥綜合症作為一種全身性疾病,如果不積極治療,
可能造成自身免疫性肝病、黃疸、肺間質病變纖維化、
腎臟病變、腎小管酸中毒、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異常、
慢性胰腺炎等全身性損害。因此,早期發現和治療尤為重要。
乾燥綜合症若能早期治療,可有效減緩病情進展,
預後通常較好。要做到早期發現乾燥綜合症,
首先要提高警惕,平時注意自己身體的一些變化,
對乾燥綜合症常見的口乾、眼乾症狀要關心,
乾燥綜合症是可以初步自我判斷的。
乾燥綜合症的自我判斷
口乾:
1)感覺口乾達3個月以上, 並且喝水無法緩解;
2)吃乾性食物(如餅乾)一定要用水幫助才能嚥下;
3)夜間睡後被口乾乾醒達3次以上。
眼乾:
1)有眼乾的症狀超過3個月以上;
2)無沙眼等明顯眼疾的情況下,眼部有沙粒感;
3)每天必須使用眼淚替代品(滴眼液)超過3次以上用於潤眼。
其他:
1)有不明原因關節痛;
2)反復或持續出現唾液腺(腮腺)腫大;
3)近幾個月或幾年逐漸出現齲齒或牙齒脫落。
以上3個問題中,若前2個問題各存在1項,
應考慮患乾燥症的可能,如果3個系列問題裡每個系列都存在1個問題則要高度懷疑乾燥症,
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風濕科去檢查確診。
當然,有上述症狀者,也不一定都是乾燥綜合症,
由於該病病因不明,有些人甚至在懷疑乾燥綜合症後10餘年或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腎小管酸中毒、低鉀麻痺)時,才發現。
中醫對乾燥綜合症的認識
乾燥綜合症在中醫文獻中無相似的病名記載,根據其臨床表現,
當屬於中醫「燥症」範疇。
《內經》首次提出「燥勝則乾」的論點,是對燥邪致病病理特點的總概括。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燥邪外襲,風寒熱邪化燥傷陰,
或素體陰虛,稟賦不足,或汗、吐、下後津液傷亡等,
使陰津、氣血不足,血瘀絡痺所致。
病理機制多與肝、脾、腎三臟陰陽失調,陰虛陽盛關係最為密切。
治療上多以滋養肝腎、益氣養陰潤燥、養血活血、化瘀通絡等法治之。
預防
預防乾燥綜合症除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
秋冬季每天的補水量應達到2,000至2,400毫升,由於早上人體血濃度非常高,
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先喝700毫升水,這杯水可起到稀釋血液、清洗腸道的作用。
同時應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作息,避免熬夜,定時定量進餐。
其次,飲食要清淡,避免上火,要忌吃油炸食品,多吃清火食物,
如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橙子、綠茶等;還要多吃一些胡蘿蔔,
補充體內必需的B族維生素,避免口唇乾裂。吃補藥時不宜吃鹿茸、
肉桂等燥性很大的食物。
最後,要保持平和的心態。
心態平和有利於氣血通暢,可避免因情緒受到刺激而導致的上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