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糖糖 於 2012-10-4 06:40 編輯
南丫島撞船事故...香港 41 年來最嚴重的海難......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前晚發生的南丫島撞船事故,是香港 41 年來最嚴重的海難......
梁振英前晚已第一時間抵達事故現場了解情況,並先後到5間醫院探望傷者。昨晨,他聯同特區政府各高層官員,包括政務司司長、律政司司 長、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民政事務局局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保安局局長、教育局局長、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及警務處處長、民政事務總署署長、社會福利署署長、 海事處處長、消防處處長及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舉行跨部門會議,商討善後工作,包括拯救工作、為家屬提供支援及協助,及調查事故等事宜。
會後,梁振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及多個相關部門的首長舉行記者會,並在記者會開始前為事故中的死難者默哀 1 分鐘。
事故發生後,中央領導同志非常關心。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同志專門打電話了解有關情況,並作出重要批示,指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全力做 好失蹤人員搜救、受傷人員救治及其家屬的撫慰等工作,要求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交通運輸部及其海上搜救中心等部門全力配 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做好有關工作,提供所需的一切協助。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同志還請有關方面向此次事故中的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親切慰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廖暉等也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有關方面表示慰問。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 2 日就香港南丫島榕樹灣撞船事件向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發去慰問函,向遇難者表達沉痛哀悼,向受傷者及遇難者親屬表達深切慰問,祝願傷者早日康復。
慰問函表示,我們注意到特區政府在事件發生後迅即啟動應急機制,全力展開了救援工作。如有進一步需要,中央政府將繼續全力提供協助。
梁振英代表特區政府再一次向遇難者表達沉痛哀悼,並致以深切慰問。他表示,截至昨日下午 4 時,已有 29 人在撞船意外發生後被證實即場死亡,另 8 人於送院搶救後返魂乏術,有 101 人被送往 5 間醫院,其中 2 人情況危殆, 2 人情況嚴重,而已知的 37 名遇難者 (稍後證實為 38 名) 當中, 5 人為小童, 16 具遺體已被家屬確認。
他表示,消防處在接獲事故報告後,即時出動多艘消防船不眠不休地進行搜救,在高峰時期動用了超過 350 名消防及救護人員,盡最大的努力搜救可能仍在船內或者失蹤的人士。警隊、飛行服務隊、聖約翰救傷隊及醫療輔助隊全力參與搜救及提供支援,由港燈安排的兩艘 大型打撈吊船亦已到達事故現場。內地多艘救援船亦於昨日凌晨到有關水域待命,隨時準備協助救援工作。
梁振英表示,為從速向死傷者及其家屬提供所需協助,他已要求社會福利署、民政事務署及醫院管理局的同事,馬上開展相關工作。他們會為每一個需要幫助 的家庭和個人,提供一位專責的「支援聯絡主任」,直接和有關的家屬或傷者聯絡,並協調政府各部門為他們提供善後及跟進。同時,海事處已經調查撞船事故的經 過及肇事原因;警隊亦已開展在事故中可能存在的刑事責任調查。我相信稍後死因研究庭亦會進行相關的司法程序。
梁振英並宣布,由於事故嚴重,和公眾有重大關係,他決定在行政會議審議後,引用在香港法例第 86 章,即《調查委員會條例》之下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權力,成立調查委員會就事故的起因、日後如何避免同類慘劇及相關事宜,展開調查研訊。調查委員會會由 有高度公信力而且獨立於政府的人士出任。在與行政會議商討後,當局會盡快公布委員會的組成與職權範圍
他又決定將明日,即 10 月 4 日定為「全港哀悼日」:他和各司局長及主要官員,會在明日中午 12 時在特區政府總部的東翼前地默哀3分鐘,期間除緊急及出入境服務外,其他政府服務暫停,當值的政府人員會在辦公地點參與默哀,而由明日開始的連續 3 天,各政府建築物的特區區旗會下半旗致哀,主要官員期內亦會取消非必要的公開活動。
各部門昨日繼續搜救行動,共出動 15 艘水警船、 3 艘消防船及 6 艘海事船,而政府飛行服務隊亦出動 2 架直升機,全力在肇事水域開展搜救工作。至昨日傍晚,當局證實已有 38 人在是次事故中死亡。由於懷疑仍有渡輪乘客失蹤,或被水流沖走,當局會擴大水底搜索範圍至南區水域。
港府於海難善後工作的新階段,是展開刑事調查。截至昨晚 8 時,警方已拘捕 7 名與沉船事故相關的男子,包括「南丫4號」及「海泰號」的船長及船員,年齡介乎 50 歲至 63 歲。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昨日在政府跨部門聯合記者會上表示,被捕者涉嫌觸犯在水上危害他人安全的罪名。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指出,涉事船隻未有超載情況,但懷疑 負責人未能履行確保乘客安全的責任,當局會透過科學鑑證及查看船隻的雷達紀錄,協助調查。此外,死因研究庭稍後或展開相關的司法程序。
南丫島撞船、導致最少 38 人死亡的嚴重海難事故,警方截至昨晚 8 時已拘捕 7 名男子,年齡介乎 50 歲至 63 歲,包括沉沒船隻「南丫 4 號」的 56 歲船長和 2 名船員,以及「海泰號」的 54 歲船長及 3 名船員。被捕人士涉嫌海上危害他人安全, 7 人已獲准保釋候查,但須於本月中向警方報到。水警總區重案組正跟進調查事件。
曾偉雄昨日在政府跨部門記者會上表示,根據法例,船上操作人員需確保乘客的安全,警方懷疑操作人員並沒有履行相關責任。水警總區高級警司馮偉達則透露,重案組將調查意外是否涉及刑事成分,每一個可能性都會深入調查,希望市民向警方提供資料。
海事處處長廖漢波在記者會上補充,根據國際規定,船隻在不同情況下相遇,發生碰撞危險,雙方都需要採取行動避開對方,「不同情況會有不同處理,例如兩艘船對頭出現,雙方均應減速及向右方轉舵,但要視乎實際環境」,強調在調查完成後倘發現有人違法,會對其作出檢控。
港九小輪海泰號(前珀麗灣客運船隊珀麗灣六號,擁有權證明書編號:A10263)行走中環碼頭來往榕樹灣的航線,於當晚8時正由中環開出,船上有不足100位乘客。 香港電燈的客船南丫四號遊艇(擁有權證明書編號:A9153)則可以乘坐200人,於當晚約8時18分由榕樹灣開出準備前往維多利亞港海域,當時船上共有124人,包括121名乘客及3名船員。船上的救生設備足夠,當時亦沒有超速或者超載。
2012年10月1日約晚上8時18分,南丫四號載有香港電燈職員及家屬參觀南丫發電廠後,前往香港島中環欣賞國慶煙花匯演,於開航約5分鐘後(晚上8時23分),航行至南丫島北角村西北對出海面,突然遭到港九小輪海泰號攔腰猛撞,南丫四號被撞擊後迅速入水,於一至兩分鐘內傾側沉船。船艙其他部分亦隨之沉沒,插入海床,只餘下船頭露出水面。南丫4號上124人,全部墮海。
消防處在晚上8時23分收到報告,8時41分到場搜救。當局派出海事處、水警總區、特別任務連、警察機動部隊、救護總區、醫療輔助隊、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及醫院管理局等,逾1,000人參與救援任務。至10月2日凌晨1時,共有101人被拯救,8人死亡,逾20人失蹤,傷者分別被送往海怡半島公眾碼頭及南丫島,再轉為送往律敦治醫院、瑪麗醫院、東區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接受醫療。香港消防處潛水組、水警總區及特別任務連人員則通宵於沉船事故發生的位置及附近水域搜索及拯救失蹤者,政府飛行服務隊則出動直升機射燈照亮海面協助搜索及拯救任務。
海泰號撞沉南丫四號後,船長繼續航行船隻至碼頭,根據海事處的轉達,是因為船上有乘客擔心海泰號沉沒,船長根據乘客要求,把船航行至碼頭;當時海泰號亦已經有入水的跡象。
港燈發言人、營運董事阮水師指出,遊艇在開船5分鐘左右被港九小輪攔腰撞倒,涉事的小輪不顧而去。
10月1日晚上11時左右,74人獲救;10月2日午夜左右,101人獲救,1人死亡;凌晨1時半,8人死亡;早上7時,死亡人數急升至25人;至 上午9時,死亡人數進一步升至36人。至下午4時半後,行政長官梁振英召開記者會時,親自宣佈37人死亡;下午6時,死亡人數為38人。93人受傷(海泰 號約10名傷者計算在內),2人傷勢嚴重,2人危殆。屍體均由香港警務處災難遇害者辨認組確認。事件中死難者多數是小童,遇溺致命,而傷者曾經在事件中被雜物撞傷。是次救傷困難是因為沒有正式的乘客名單及聯絡電話。所以失蹤人數未能確定。
18區弔唁處(部份)
銅鑼灣禮頓道禮頓山社區會堂
堅尼地城石山街
旺角朗豪坊旺角綜合大樓
事故後,部份香港報章採用黑色標識
《蘋果日報》在面書專頁上將標誌更換成為「黑蘋果」,成為首間為事件致哀的報館;同日把封面照片換上一張寫有「我們不會忘記 1/10/2012 RIP」的南丫4號沉沒照片,當晚更再換為寫有「悼」及「安息 振作」的黑色背景圖片,以示哀悼,並且聯同同公司的免費報紙《爽報》在10月2日下午趕製號外(號外上《蘋果日報》標誌更換成為「藍蘋果」,《爽報》亦換為黑底白字),為2012年七一大遊行及立法會選舉後首次以號外報道。
學生組織學民思潮把Facebook專頁的組織標誌換為黑底灰字,以示哀悼;亦把專頁封面換為黑色背景及灰色文字「祈求平安」,希望傷者及失蹤者平安。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亦在其臉譜專頁及個人檔案作出相同舉動;不少學民思潮成員及義工亦有響應。
香港各主要電視台台标轉為黑白。有線電視新聞台亦在10月2日上午把台标灰階化,並以「十.一海難」為名稱展開特别報道,為香港首間因是次意外致哀的電視台,有線電視其他頻道亦在下午把台标灰階化;Now新聞台、香港電台、亚洲电视和無綫電視的旗下頻道亦有跟隨,在下午把台标灰階化。商業電台、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香港電台在10月2日早上起不間斷地廣播悼念聲帶。
全港哀悼日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10月2日下午的記者會宣佈把10月4日定為全港哀悼日,當日中午全港默哀3分鐘;此日起連續3日,全港下半旗致哀,為繼2010年馬尼拉人質事件及2011年花園街排檔大火後首次全港哀悼。
香港90年代曾发生两次意外
香港90年代也曾经发生两次贺岁烟花汇演时涉及人命伤亡的撞船意外,当局在意外后加强汇演时海面交通管制,成功避免维港海面再发生同类意外。
不料周一晚港灯一艘游艇,接载职员家属前往中环观看烟花汇演时,在南丫岛对开海面被港九小轮船只拦腰撞沉,酿成重大海难事故。
1991年2月16日大年初二,维港羊年贺岁烟花汇演期间,一艘载着27名本地外籍人士及两名船员的西式游艇,驶离观赏烟花海域时,与一艘香港小轮渡海轮相撞,游艇顶层被削,29人全部堕海,当中一人身亡。
意外后,海事处成立专责调查小组,报告曾经指出,汇演期间当局已经作出海上交通管制,但海面封锁区以外海域仍然有高达200艘船只聚集。当年调查曾经提及,现场海面船只停泊数量及秩序难以控制,当局期后决定在同类活动时,加强海面航行管制。
直至1996年年初二烟花汇演,九龙城公众码头发生第二宗同类意外。
无独有偶,1991年撞船意外堕海外籍人士全部是南丫岛居民。周一港灯职员及家属乘搭游艇,竟然在南丫岛附近海面,被港九小轮船只拦腰撞沉游艇,酿多人死伤。
南丫岛撞船时序
周一晚上7时 - 逾百名港灯员工及家属,到南丫岛电力厂参观及晚饭
8时15分 - 121人及3名船员乘公司的游艇“南丫四号”,由榕树湾出发看烟花
8时20分 - 游艇在南丫岛北角嘴对开海面,遭一艘港九小轮拦腰撞及,迅即入水下沉
9时 - 伤者由附近船只救上船,部分伤者自行游上岸
9时45分 - 首批17名获救伤者,送至鸭脷洲海怡半岛码头上岸,转送医院
11时45分 - 有101名伤者获救,分送多间医院
周二晨0时20分 - 多艇救援船在意外现场拯救,至凌晨1时30分在船舱及海面捞获7具尸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