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按摩這個詞的意義很含混,中醫的按摩叫推拿,
而西洋按摩、印度按摩、泰式按摩等就不能叫推拿,
推拿就一定是中國中醫的按摩,是中醫的一門學科,
推拿屬於醫療行為,必須由推拿醫師來做,
在醫院都叫推拿科,不叫按摩科。
手法是防病、治病、保健的關鍵
推拿與普通按摩有什麼區分?
普通按摩
普通按摩則不一定是醫生來做,任何人只要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就可以為人按摩。
因為手法較為簡單、粗糙,只能起到一些簡單的作放鬆、消除疲勞的作用。這就是按摩和推拿的本質區別。
但是在賓館、桑拿
保健中心等處就只能叫按摩。
推拿
推拿是一種治療范圍較廣泛地的物理療法,屬於中醫的外治療法之一,
它不僅對骨傷科、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和五官科等
各科的許多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更具有保健強身、預防疾病、祛病延年的作用,
深受人們的喜愛;同時,它還無服藥之不便、針刺之痛苦,
經濟、安全,故易為患者所接受,
而且如果方法得當,長期推拿治療沒有副作用。
中醫推拿,是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體表,
使產生的力達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
其區分點就在于手法有特定的技巧,
是能治病、防病、保健的醫療手段.
推拿的所有手法都持久、有力、均勻、柔和,從而達到深透和滲透的目的。
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時間,手法有一定的力度,達到一定的層次。
在用力時會根据患者的體質、病情選擇適當的力量,
力量是可大可小的,大時力量可達肌肉、骨骼;小時僅達皮膚和皮下。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均勻。
在操作時力量不會時重時輕,速度不會時快時慢,
幅度不會時大時小。在改變力量、速度、幅度時會逐漸地、均勻地改變。
所謂“柔和”是指手法要輕柔緩和,
不使用蠻力、暴力,做到“輕而不浮,重而不滯,鬆而不懈,緊而不僵”。“深透”手法應用完之後,均能使該部位淺層組織和深層組織得到充分放鬆。
手法產生力的效果是從淺層組織滲透到深層組織,
推拿法產生的熱逐漸滲透到深層組織
為了杜絕意外事故的發生,中醫推拿醫師嚴格的掌握了推拿的治療范圍、禁忌、注意事項、體位和介質等。
推拿治療師應掌握推拿的適應症及禁忌
1、傷科疾病:各種急、慢性脊柱、四肢、關節等部位的閉合性軟組織損傷,骨質增生性疾患等。
如各种扭挫傷、關節脫位、肌肉勞損、胸脅岔气、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骨折後遺症等。
2、部分內科疾病:頭痛、失眠、胃脘痛、胃下垂、感冒、咳嗽、哮喘、膽絞痛、高血壓、心絞痛、糖尿病、便秘、偏癱、痹証等。
3、部分外科疾病:手術後腸粘連、乳廱、褥瘡等。
4、部三婦科疾病:月經不個、痛經、經前期緊張症、更年期綜合症、盆腔炎等。
5、儿科疾病:感冒、發熱、咳嗽、哮喘、腹痛、泄瀉、嘔吐、便秘、遺尿、消化不良、斜頸、腦癱等。
6、部分五官科疾病:咽炎、青少年近視、斜視等。
禁忌症
1、開放性的軟組織損傷。
2、某些感染性的運動器官病症,如骨結核、丹毒、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等。
3、某些急性傳染病,如肝炎、肺結核等。
4、各種出血病,如便血、尿血、外傷性出血等。
5、皮膚病變的局部,如燙傷与潰瘍性皮炎的局部。
6、腫瘤、骨折早期、截癱初期。
7、孕婦的腰骶部、臀部、腹部。
8、女性的經期不宜用或慎用推拿。
9、年老体弱、久病體虛、過度疲勞、過肌過飽、醉酒之後、嚴重心臟病及病情危重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我要補充一點推穴位時為什麼會痛
我們祖先早已發現人體皮膚上有着許多特殊的感覺點
,隨之對其探索,發現了人体經絡。
近代世界性對經絡穴位的深入研究,發現99%的“穴位”處在神經主干和神經末梢處,大多又与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組織結構及其機能有關。
按穴位時有疼、麻、脹的感覺,說明按准了穴位,行話稱“得氣”。
依中醫針灸推拿“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理論,某經絡處病時,按其有關穴位,除了有疼、麻、脹的感覺外,同時還有一种敏感性的痛。隨病情緩減,這種讓人難以忍受的疼痛逐漸解除,某經絡處病也逐漸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