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克萊上周五公布上半年業績,表現超越市場預期,令這家近期接二連三受不利消息打擊的大行得到一些喘息空間,也反映了在一切高層辭職和不當銷售的醜聞下,隱藏了一個正嘗試突圍而出的優質業務。
不但如此,巴克萊的良好表現其實大部分歸功於受醜聞困擾的投資銀行業務。投資銀行部門收入上升了4%,主要因為固定收入、貨幣及商品(FICC)業務表現強勁,增長了11%,相對於摩根大通FICC業務同期的12%跌幅。
業績表現勝預期
巴克萊的零售銀行業務也表現良好,雖然收入持平,但減值損失(impairment charges)下降──英國零售銀行業務減少了一半以上,巴克萊信用卡減少了三分之一──促使盈利上升。
一切看來都很好,但巴克萊股價仍然疲弱,儘管上周五在業績公布後上升了10%,但仍較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醜聞爆出前低了13%。
巴克萊能否收復失地,要視乎兩個因素。首先,是該行是否有能力繼續製造出良好業績。減值損失下降當然是好事,但巴克萊需要把FICC的收入增長轉化為更廣泛的集團收入增長,而該行能否做到是個很大的問號。
第二,巴克萊需要有更清晰的策略,但這在新行政總裁上台之前是無法看到的。主席阿吉烏斯(Marcus Agius)上周五強調巴克萊仍決心發展國際業務,雖然把投資銀行與零售銀行分拆的可能性不大,但投資者仍期待巴克萊可作出一些業務重組。
股價上升空間大
不過,至少有一點值得慶幸的是,接替戴蒙德(Bob Diamond)的新行政總裁將從一個低期望的基礎做起。
巴克萊股價目前的市賬率為0.4倍,與摩通的1倍及德意志銀行的0.6倍相比有很大的折讓。如果上周五的業績有任何啟示,那就是當業務重拾正軌後,巴克萊股價將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巴克萊上半年業績超越市場預期,其中大部分要歸功於受醜聞困擾的投資銀行業務。 (彭博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