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11|回覆: 3

[其他]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過度央控 日經惡夢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6-9 20:29: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筆者與泰珀(Jonathan Tepper)兩年前合著出版《殘局》(Endgame)一書,雖然內容以歐洲經濟為重點,但書中已明確指出,短短數年之間,日本就會成為導致環球市況動盪不穩的真正禍根。近兩周以來,本欄一直聚焦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所面對的種種問題;由於該國在環球經濟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今後局勢發展在國際上自然備受矚目。

先看最近幾天的發展形勢:日本政府正研究是否有需要對外滙交易實施管制,據forexlive網站報道,旨在「保障投資者並限制投機活動」。日圓滙價大幅波動並非政府政策失當所致,而是交易員與對沖基金之過。此外,日本各大銀行計劃繼5月後再於本月提高按揭息率,因為即使日本央行出手遏低息率,長期利息依然不跌反升。

安倍新政推行至今時日尚淺,數年之內會否因經濟局勢失控而須實施外滙及資本管制措施,現在未免言之尚早。假若筆者是日本人,也許就會到新加坡等鄰近地區開立銀行戶口,從日本將資金調往當地,分散一下投資,又或者將部分日圓資產移往外地,以策萬全。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與央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聯手出招托市,日本經濟仍面對兩難局面。

財困難填債壑

日本財赤佔GDP比例已臨近10%,有必要急謀削赤對策,但若操之過急,卻隨時會令日本經濟陷入深度衰退,而日圓滙價轉強,則會有損日本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目前,日本GDP為500萬億日圓,最近的政府開支預算則為92.6萬億日圓,其中稅收及發行新債幾乎分別佔43.1萬億日圓及42.9萬億日圓,以致日本公債總額差不多高達1000萬億日圓。

由於日本經濟近24年來一直陷於通縮,經濟增長乏力,稅收亦已持續下跌數十年,現時政府收入已跌至1985年水平。以美國為例,由taxpolicycenter.org的資料顯示,1985年美國稅收為7340億美元,現時則增至2.45萬億美元。【圖1】顯示近30年來日本稅收與開支走勢,入不敷支的情況已日趨嚴重。若此圖代表某一股票的表現,這隻「日本稅收收支」股還會有人問津嗎?



日本10年期債券息率在上月之內,已由略高於30 基點飆升至逾1厘的高位;在日本央行插手干預後,上周五收市滑落至0.85%,仍較兩年前1.3厘水平為低。

按現時息率計算,日本支付國債的利息開支佔政府收入的比例高達24%。假設日本利率一如吾友兼「奇聞異見錄」(Things That Make You Go Hmmm…)通訊作者威廉斯(Grant Williams)預測,將升至2.2厘,還債利息支出佔政府收入比例就更高達八成。但即使利率處於目前低位,國債激增亦已導致還債利息支出由7萬億日圓升至超過10萬億日圓。【圖2】顯示日本政府發債總額已較利息支出為高。



日本名義GDP近二十多年來一直未見顯著增長;一旦名義GDP回升,加上每年財赤持續高企,則債務佔GDP比例亦勢將提升。今年日本的債務佔GDP比例將達245%的空前水平。

為今之計,日本為求調低債務佔GDP比例,說服投資者繼續購買國債,只能一方面提高名義GDP,一方面則逐步削減財赤,直至債務增幅低於名義經濟增長為止。

保持貿易順差優勢多年之後,日本現已錄得貿易逆差。若要經濟持續發展,從簡單的經濟會計學的基本原則亦可知,日本必須重獲貿易順差,而且還需大幅順差才足以填補巨額財赤。與2007年高峰期比較,現時日本貿易盈餘已大跌超過半數,而重返接近20年前水平【圖3】,可見形勢並不樂觀。



要取得名義增長,不外兩種途徑:一、通過實質增長;二、附加通脹。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Friedrich Hayek)與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等不同經濟學派的主張往往南轅北轍,惟有對經濟增長這一化解財政困境的不二法門,可謂立場一致。所有政界中人及經濟學家,亦往往主張「以增長化解當前危機」。不過,日本要以增長解困,卻面對以下兩大難題。

增長障礙重重

第一,日本面對人口嚴重老化,難以單靠內部消費帶動經濟增長。近二十年來,日本刺激內部消費的措施一直未見成效。事實上,日本經濟出路只在於重整出口業,以大幅增加外銷額。要助長出口,最立竿見影的辦法莫過於貨幣貶值,而調低日圓兌競爭對手的滙價尤其收效。這既有助於善用日本的剩餘生產力,亦有望造成勞工短缺,以期推高勞工成本,間接助長通脹升勢。

第二,日本一直陷於通縮苦戰,隨着積蓄日增而人口又持續老化,更已缺乏足以刺激通脹的本錢。為實現通脹目標,日本只能提高進口成本。增加進口成本的辦法在於將日圓貶值,尤其是調低日圓兌美元及歐羅的滙價。

基於上述兩點,日本當前的救市舉措實在有迹可尋。

不過,人為貨幣貶值,實有違央行及七國集團(G7)的守則。況且如此明目張膽大舉將貨幣貶值,無異於貨幣戰爭,也是任何央行所不屑的勾當。雖然貨幣貶值議題敏感,幸而解決方案已擺在目前:以量化寬鬆刺激經濟,既已成為國際認可的辦法,聯儲局、歐洲央行、英倫銀行三大央行已行之經年,日本依樣畫葫蘆也是順理成章。

央控作繭自縛

日本訂下通脹目標,在當前經濟環境中固屬無可厚非。事實上,日圓貶值不過是實現2%通脹目標的副作用,而推高通脹,亦已成為日本擺脫經濟困境的唯一辦法。要實現2%的通脹,也並非日本所獨有的目標;日本此舉所以如此高調,無非在於說明,即使日本量寬規模龐大,由於起步較遲,至今仍遠遠落後於聯儲局、歐洲央行、英倫銀行的量寬措施。

此外,日本經濟問題的另一癥結,則在於對沖基金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 創辦人巴斯(Kyle Bass)所謂的「明智投資者悖論」(Rational Investor Paradox)。照此說推論,投資者若明知日本央行蓄意製造通脹,可還會繼續持有日本政府債券(JGB)?尤其在政府政策將會削弱日圓購買力情況下,明智的投資者何以仍願意持有長期日本國債?在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宣布有「震懾人心」(shock and awe)之稱的貨幣政策,不惜一切代價抗擊通縮之際,投資者為何不馬上拋售手中日債?歷史已經道出真相:日本央行在黑田政策宣布之後隨後數天,就大舉買入日本國債以遏止岌岌可危的孳息率升勢。

近二十年來,JGB的投資者一直以退休基金為主。但如今為應付退休金支出及退休生活所需,退休基金及購買債券作為退休保障的投資者均須出售手中JGB套現。至於退休者,其積蓄亦主要用於醫療保障與日常生活開支,而非購買債券。由此可見,JGB的「邊緣」投資者已買少見少。

問題的癥結所在,是日本實在難以任由孳息率再進一步上升,因為不但有違理性,更會觸發財政災難。無論如何,JGB投資者遲早會因人心虛怯而離場,而這也正是日本政府推高通脹的必然結果,因為安倍經濟學的成敗關鍵亦繫於通脹能否達標。因此,到時JGB的唯一投資者將只得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正逐步走上日本債券唯一市場之路,遲早要承接日本政府所發行的一切債券,因為該行的「震懾人心」貨幣政策若繼續下去,只會將所有私人買家逐出債市,仍未離場的只有賣家。退休基金雖然未必會主動退出JGB市場,但為應付支付退休金所需,亦只能任由債券到期不續。有鑑於此,國際投資者對日本債市自然會裹足不前。

日本央行勢將被迫大舉印鈔,而為應付不斷的供應需求,其量寬規模更會遠超已公布的範圍。上文提及日本公債總額或將逼近1000萬億日圓,此一天文數字可說超乎常人的想像力;至於如此龐大的量寬範圍,對全球貨幣供應到底有何影響,也實在難以逆料。

通縮戰線蔓延

總而言之,除卻大舉增加汽車、平面屏幕、機械人、機械的出口量以外,日本還有一項該國過剩而外國避之則吉的「日本製造」產物,亦即通縮是也。對全球央行而言,這將變相是惡夢一場。

日本前車可鑑,通縮之苦早已成舉世避之唯恐不及的經濟禍患。面對通縮臨門,有關當局務須竭盡所能負隅頑抗。若利率已低無可低,量寬措施就成為唯一可用的武器。

筆者再三強調,日本即將發動的一場國際貨幣戰爭,又或如吾友埃爾埃里安(Mohamed el Erian)所建議較溫和的字眼「貨幣矛盾」,勢將繼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以及70年代金本位制結束以來,產生前所未見的深遠影響。上世紀30年代曾是黃金本位的年代,而70年代的通脹經濟,在很大程度上由所謂「菲利普斯曲線」 (Phillips Curve),亦即通脹有利就業增長的謬論所致。當前的經濟問題在於各國政界、勞工界以及商界中人,都企圖利用滙率作為操控貿易差額的手段,而不願致力改善本國競爭力及製造技術,更無意在開支及財政預算方面知所收斂。財困國總以為競爭來自國外,而又往往視競爭對手所享優勢實拜某種不公平現象所賜。

面對日本政府的救市措施,各國央行定必為勢所迫而須急謀對策。正當日圓滙價由每美元兌78日圓升至現時兌100日圓,鑑於日圓滙價在短短數年之前才於120日圓的高位回落,各國央行於是對此暫且不置一詞。須知近30年來日圓滙價一度處於每美元兌350日圓的超高水平。

為求實現2%的通脹目標,日本將須把日圓每年貶值15%以上,亦即在兩年之內將日圓滙價提升至每美元兌130日圓,然後再於翌年提升至150日圓,最終在五年內達致兌200日圓的目標。這幾年之間,國際社會對此又豈會坐視不理?

以為日本今後可以在貨幣貶值政策上恣意妄為,未免不切實際。筆者認為日本經濟局勢的發展正步向高危階段,各國央行勢將被迫在某程度上作出回應,而回應措施或將包括量寬、滙率調控,甚至保護主義,以致央行操控隨時有失控之虞。量寬電子化的年代,有關當局的托市措施只會層出不窮。

今年夏季,本欄將繼續重點探討日本經濟相關議題。欲知今後局勢如何發展,讀者不妨拭目以待。




■日本將發動一場國際貨幣戰爭,經濟局勢正步向高危階段。 (彭博圖片)

1806

主題

11萬

回帖

104萬

積分

141正式版主

花無常開~月無常圓 ~珍惜目前 ...

積分
1046275

「影音Hi-Fi」勳章「性愛專家」勳章「電玩大使」勳章「賭神」勳章「玩具模型」勳章「廣告/設計」勳章「遊藝專家」勳章「棋藝大師」勳章「爆笑王」勳章「爬山遠足」勳章「動漫一族」勳章《健美之星》勳章「數碼達人」勳章「生活常識」勳章「各行各業」分區勳章「消閒興趣」分區勳章「魚樂無窮」勳章「車迷天地」勳章特嗜章收藏家勳章「觀星入門」勳章「AV達人」勳章「潮流時尚」勳章「資源分享」分區勳章「痴線佬」勳章「飲食健康」勳章「會員交流」分區勳章「資訊情報」分區勳章「自然大使」勳章「雙子座」勳章成家立室勳章四台股神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貼圖之星」勳章「戲劇之王」勳章「博學多才」勳章「體育精神」勳章「為食之神」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型男嗜好」勳章「音樂大師」勳章「141玩家」勳章「攝影達人」勳章「創作大師」勳章「神州之星」勳章「玄機妙算」勳章版主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終身成就勳章勝利勳章熱爆勳章141紳士勳章群組紀念勳章論譠元老勳章十萬帖勳章

發表於 2013-6-12 17:51:54 | 顯示全部樓層
92.6萬億日圓
心悅誠服,不是咄咄逼人;而是你的胸襟,風度,包容,以及誠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5727

回帖

2萬

積分

星級會員

積分
29487

「寶島之星」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超級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3-6-12 20:49:16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家的惡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134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3-6-13 17:16:49 | 顯示全部樓層
vincen_k 發表於 2013-6-9 20:29
筆者與泰珀(Jonathan Tepper)兩年前合著出版《殘局》(Endgame)一書,雖然內容以歐洲經濟為重點,但書中 ...

they have to pay for what they di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