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vincen_k 於 2012-7-10 00:07 編輯
按照現時的盈利和估值環境,究竟如何大致推算出美國股市未來三至十年的前景?本欄今期繼續就筆者與Crestmont Research創辦人伊斯特林(Ed Easterling)近十年前合著的《牛眼投資法》(Bull’s Eye Investing)一書分析,對照書成九年來的最新發展,基於最近更新的研究數據,從而探討目前的長期熊市何時終結的問題。
美國通脹率貼近價格穩定水平已一段日子,實出乎我倆意料之外。雖然此一趨勢的可能性確實存在,但在歷史上卻從未出現。伊斯特林與筆者亦知如此史上罕見的佳音,難望為投資者帶來可觀回報,只因估值偏高的基本因素根本不容許之故。
從當前種種迹象觀之,今天美國股市背後到底潛伏多少隱患與風險?
目前通脹率貼近價格穩定水平,今後10至20年間,將大幅上落抑或維持平穩?據歷史數據顯示,一旦通脹惡化,或通縮出現,市盈率就會下跌,因而導致股市投資回報乏善足陳;原本寄望每年有9%複合增長率以便十年後退休的投資者,就更難免大失所望。
若通脹率持續十年穩守在1%至2%,就會徹底打破歷史常規。一如本欄上星期所載「長期牛熊市周期」圖表所示,通脹持續偏低的時期根本史無前例。
不過,即使當前的通脹水平一直持續不變,現時的市盈率估值水平亦會令投資股市回報欠佳。
假使歷史重演,美國股市周期就會在今後10至20年間持續表現呆滯,然後隨之穩步回升,活力重現!今天的大學畢業生,也就可望在下次長期牛市周期起點得享投資成果。在此之前,投資者的心情難免隨着股市的升跌而起伏不定。
同一時期,傳統投資顧問自不免向投資者極力販賣牛市將至的希望。須知賣花讚花香的道理,投資者對盲目樂觀的意見豈能不提高警覺?
通縮威力 不容低估
我們在《牛眼投資法》書中與讀者分享的一大投資心得,在於通縮與通脹均不利於股市估值,亦同時有損於市盈率。以往,長期熊市只在通縮或高通脹轉回價格穩定時結束。至於通脹率對市盈率有何影響,從【圖1】所示市盈率與通脹之間的「Y曲線效應」(Y Curve effect)就可知一二。
在《牛眼投資法》書中,我們對此作出如下解釋:
過去50年來,金融市場一直以為管理完善的經濟體只有通脹,難以想像竟亦會出現通縮。期間,聯儲局的首要「屠龍」任務一直只以通脹為對象,其貨幣政策所針對的亦只有通脹,好比對於地心吸力或汽車油門,經濟法則只知有加速現象一樣。因此,聯儲局的經濟措施向來只包括約束、剎停通脹的幾道板斧。
聯儲局控制通脹蔓延的主要措施在於減少貨幣供應,一般以提高資金成本為手段。要減少貨幣供應,聯儲局可行的辦法之一是提高息率。若為求刺激經濟,聯儲局則可放鬆管制,任由貨幣供應增加,方法通常在於以減息手段來刺激貨幣的需求以及供應。不過,由於息率若減至零,投資者、消費者、企業就會退縮而寧願手持現金,所以息率一般不會跌至零以下水平。
因此,在瀕臨通脹或通縮關口之際,息率作為控制貨幣增長的手段就會失效。通縮不但導致息率降低,同時對經濟造成打擊。在需求放緩、生產下降,失業率趨升、貨幣流速減慢之際,整體經濟情況就會飽受隱憂困擾。雖然未必會引致蕭條,但通縮確會拖累經濟發展,以致盈利受損,前景轉趨不明朗,而聯儲局卻對振興經濟苦無對策。
此外,在通脹率接近零而息率進一步下跌情況下,市場則無法受惠於市盈率持續上升的趨勢。危機將至,市場估值亦隨之受壓。一旦通縮肆虐,日月無光之際,市盈率就會一沉不起,直跌至通脹及息率高企時期的水平。
當通脹正或負水平偏高,市盈率往往會大為壓縮。當通脹或通縮轉趨向價格穩定水平,以致通脹率近乎1%,市盈率就會回升。
投資者亦須知在通縮的環境下,息率雖處於極低水平,但卻不會因而帶動市盈率上升。每逢經濟陷入通縮狀態,息率就會持續下降,但市盈率似亦會感應大勢所趨,因而同告下跌。
《牛眼投資法》九年前成書之時,甚少分析員就通縮發表文章或演說,更遑論將有關分析應用於股市估值方面。時至今日,在美國近年瀕臨通縮之後,我們又再面臨通縮威脅。筆者更認為美國或將難逃一劫,而出現市盈率下降與股市大跌的慘況,因而加速目前的長期熊市終結。鑒於歷來的長期熊市往往在市盈率跌跛10倍之時告終,目前的長期熊市想亦不會例外。
股市矩陣 內裏乾坤
載於《牛眼投資法》第五章的股市回報矩陣以全彩色印製,由三頁折疊而成,可算是Crestmont Research最為讀者熟知的一大圖表,其中包含上一世紀以來逾5000個歷史投資時段。
在【圖2】的股市回報矩陣中,若要知1950年至1973年的年均複合回報,可由左軸的1950年一行連向「73」(即1973年)一欄;兩者相交的「8」字就是投資者除稅後所得的名義回報率,亦即在此23年間每年複合回報率為8%。再看往後九年,亦即32年間的每年複合回報率,則在除稅後降至6%。調整通脹因素後,複合回報率則降至2%。此外,還有一條由右上角至左下角的黑色對角線,用以顯示投資20年後回報若干,以便投資者預計其長線投資的前景。
我們今後將經常提及市盈率起跌以及股市的相應調整,投資者若能掌握箇中訣竅,就能洞燭機先,取得可觀回報,安享晚年。
【圖2】矩陣中,沿對角線的綠色及紅色部分,分別代表高回報及低回報時期。在《牛眼投資法》書中,圖中右下角只包含頭兩欄的紅色部分。其後再加上過去九年的數據後更表明目前的長期熊市非同小可。鑒於現時估值及預期回報率,目前長期熊市結束之前,矩陣中的紅色部分將再大量增加。可見書中有關觀察至今依然適用。
再從書中引述相關段落如下:
我們在分析股市矩陣背後玄機時,較明顯的觀察初步有以下幾點。長期牛市與長期熊市顯然各有相關的回報模式。紅色及粉紅色(回報偏低)時期與藍色及綠色(回報中高)時期交替出現。新時期一旦展開,就往往歷時甚久。雖然極長期回報錄得正數而且貼近平均水平,10至20年甚至更長時期,均未足以確保回報錄得正數或臻於可以接受的水平。
此外,須知歷時最長的綠色時期才剛於上世紀結束。雖然近期美國股市歷經幾年的紅色時期,但仍遠未能有助於長期平均回報重返「平均」水平。回顧近百年來,從未出現過「紅色」熊市時期僅歷時短短數年之後,就能突變為「綠色」牛市的時期。
觀察矩陣圖也可發現,回報率往往長期介乎5%至7%之間;經歷數十載以後,名義回報率更往往處於5%或以下的水平。圖中數據顯示,要有利於投資的長期回報,最重要是在市盈率偏低時開始投資。
「長熊」仍在 不改初衷
美國股市當前市盈率已貼近史上歷次長期熊市起點的水平。由於通脹率近九年來並未顯著偏離價格穩定水平,市盈率邁向低水位的進展不大。但毫無疑問,美國股市已陷入長期熊市,而且我們在《牛眼投資法》書中預計長期熊市狀況將持續「十年或以上」,亦非言過其實。在筆者撰寫本書過程中,本世紀初跌市餘波未了,市盈率依然偏高,以致目前的長期熊市無論力度之猛,抑或歷時之長,都勢將刷新歷史紀綠。我們在書中作出如下結論:
也就是說,市盈率將可能遠較現時水平為低,其成因不外乎市場在盈利從後趕上之際長時期橫向發展,又或股價跌至市盈率合乎長期熊市周期底線的水平。
假使通脹重臨而息率趨升,市盈率就會持續下調。若通縮勢成,經濟就會飽受隱憂纏繞,市盈率亦會持續下調。即使通脹率及息率仍然偏低而且維持穩定,經濟增長及盈利增長亦難免低於平均水平,皆因「馬虎經濟」(Muddle Through Economy)長期持續,至今不輟所致。在此情況下,市場亦可能長期橫向發展,以待盈利從後趕上。
在上述兩種形勢下,尤其鑒於當前股市市盈率偏高,預料股本回報將持續多年低於平均水平,甚至呈現負數。
可惜低回報甚或零回報狀況實在難望在短期內結束。在目前長期熊市終結之前,市盈率跌勢仍將持續不斷。往往在介乎長期熊市終點與長期牛市起點之間出現的低市盈率現象,其成因不外乎在盈利持續上升的同時,市場長期橫向發展而股價不斷波動;或股價在短暫周期熊市期間大跌。兩種成因之中,我們認為前者的可能性較大。另一方面,因為鑒於環球金融市場危機四伏,並且難望美國政府有恰當對策,出現嚴重周期熊市的可能性實在未可排除。
無論如何,正當市場波動不止,發展無方,投資者在今後數年,甚至整整十年間想亦會屢受挫折。鑒於美國股市與環球股市息息相關,投資股市的挫敗感亦勢將在全球蔓延。不過,投資者若能有備而戰,分散投資,並妥善安排投資組合,不僅定能履險如夷,更可望大有斬獲。即使在最艱難的熊市時期,投資者亦總能找到穩賺股份及致勝之道;尤其在絕對回報與另類投資組合的策略上,亦終有收穫。忍得一時苦,前途當無量。
順帶一提,筆者已將《牛眼投資法》濃縮為《袖珍牛眼投資寶鑑》(The Little Book of Bull's Eye Investing),經由Wiley出版,內容聚焦長期牛熊市周期及絕對回報投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