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家私人企業陷入困境,而政客開始插手誰來當其領導人才適合的問題時,你就知道情況已經失控。
這正是巴克萊銀行的處境。英國國會議員上周四爭相嘲諷巴克萊和其行政總裁戴蒙德(Bob Diamond),原因大家都知道,巴克萊因嘗試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而被英國有關當局罰款2.9億英鎊(35.34億港元)。
投資者可能覺得應該忽視這些激烈情緒。戴蒙德是受薪管理巴克萊的,而且沒有做錯事情。根據他在2011年2月上台時訂出的計劃,他的宗旨是要改善、出售或結束表現疲弱的業務。他希望巴克萊的股本會報率(ROE)能夠從去年的7%升至13%。
計劃進展並不十分順利,而且歐債危機不在他掌控之內,加上當局收緊資本規則令他的ROE目標更難達到。況且大家不要忘記,巴克萊當年以低價買入雷曼兄弟美國業務是戴蒙德的功勞。
然而,作為領導者,重要的不只是具體經營策略。在信譽和合適這兩個範疇上,戴蒙德就似乎比較弱。
在戴蒙德的領導下,巴克萊接二連三爆出了不利消息,例如操控Libor、避稅和維護銀行家的龐大花紅。當公眾希望銀行家表現低調並有悔意時,戴蒙德表現得傲慢而高調。
至於作為企業領導人最終成就指標的公司股價,看來也對戴蒙德沒有什麼幫助。自他上任至今,巴克萊股票的整體回報較英國銀行平均低14個百分點,較美國銀行平均低25個百分點。上周Libor醜聞造成的信譽打擊令巴克萊股價下跌了15%。
無論他在經營上如何出色,戴蒙德現在也變成了銀行股價的累贅。其他企業領導人如果面對這個情況,早就下台了。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戴蒙德上台後巴克萊負面消息不斷 (彭博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