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97|回覆: 0

[其他] THE LEX COLUMN: 新加坡富翁多益銀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6-28 15:41: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歐洲和美國的有錢人正忙於逃稅和捍衛備受抨擊的龐大薪酬,相比之下,在亞洲創富似乎就簡單得多。

舉個例子。如果是在新加坡高檔地區居住的話,左鄰右里很大機會是百萬富翁。以美元計算,這個國家的百萬富翁家庭密度是全球最高的,令星展銀行、華僑銀行、大華銀行等新加坡銀行得到近水樓台的優勢。

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的資料顯示,在2011年,全球私人財富平均增長2%,而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私人財富增長是其五倍以上,達到24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私人財富的五分之一,而這個比例預期會在2016年前升至27%。

在新加坡的地理位置、計劃經濟和良好的稅制下,新加坡本土銀行的市場份額有所增加。星展、華僑、大華的私人銀行部門管理的資產增長強勁,增幅超越了2011年區內平均私人財富增長的11%。

華僑銀行的表現尤其傑出。該行在2009年收購了ING的亞洲財富管理業務,並以此為基礎成立了新加坡銀行。這家私人銀行的管理資產總值今年首季按年上升了25%,達到350億美元。而且,由於區內貿易融資業務放緩,息差也不斷收縮,財富管理成為新加坡銀行業的主要增長來源。

不過,私人銀行在整體銀行業務中所佔的比例仍然很低,星展和大華只佔10%不到,華僑銀行的比例較高,有30%,但當中包括了人壽保險附屬大東方控股的營業額。另外,勞工成本和法令遵守成本也是個挑戰。Boston Consulting估計,亞洲財富管理公司的成本收入比率在2011年升至80%,比歐洲的離岸管理公司高出4個百分點。

新加坡的優勢製造了不少富翁,但最終豐收的是誰仍未可知。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07: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