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83|回覆: 1

[貨幣外匯] 畢老林: 從聯滙功過說到亞洲第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6-14 23:59: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vincen_k 於 2012-6-15 00:01 編輯

6月13日,周三。香港瑞士遠隔重洋,惟兩者皆享盡天時地利。作為前英國殖民地今天的中國特區,香港憑藉大陸對外窗口的地位,在神州政局動盪閉關鎖國的那些年,以至繁榮昌盛融入世界的這些日子,俱能如魚得水無往不利;作為中立國,瑞士在歐洲戰亂期間獨善其身、和平時期左右逢源。

貨幣危機兩版本

港瑞皆為高度開放的外向型經濟體,金融福地聚財樂土。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一石激起千重浪,以本港聯滙創始人之一兼其堅定捍衞者的身份,離任後打破二十餘年的忌諱,帶頭倡議檢討聯滙制度。不知是否「天公造美」,似就要似到足;就在聯滙存廢在本港掀起激辯不足一年前,瑞士卻「自投羅網」,於1.2瑞郎兌1歐羅水平將二幣掛鈎,且揚言不惜代價捍衞滙率目標。

與1983年香港實行跟美元掛鈎的聯滙制度背景相似,瑞士去年8月宣布瑞郎掛歐羅,也是兩害相權下迫不得已的抉擇。然而,同一件事,促使其發生的因素卻南轅北轍截然相反。香港當年落實聯滙,時值中英談判如火如荼、東方之珠前途懸而未決,政治危機演化成港元風暴信心災難,其時稍為懂性者(年紀不是太小),應還記得全家總動員殺入超市搶米搶糧的情景。那種「殺到埋嚟」的氛圍,正是聯滙誕生於社會民生層面的一個縮影。在港英政府決定跟美元掛鈎前一刻,港元滙價跌至接近10兌1美元水平,貶值壓力勢不可擋,弱幣的另一面自然是通脹,市民在港元風暴期間搶米搶糧,反應正常不過。

特定時空特定產物

瑞士面對的卻是另一個極端。歐債危機令投資者對歐羅區邊緣國信心崩潰,資金四出尋找避風港,區內的「天然碼頭」是德國,區外則非瑞士莫屬。在資金源源湧入下,瑞士面對的「貨幣危機」跟香港當年恰恰相反,瑞郎有被資金「逼爆廠」、滙價漲到「流鼻血」之虞。當局權衡利害,為免幣值過強引致出口一蹶不振通縮一發難收,瑞士央行去夏決定把瑞郎兌歐羅滙率固定於1.2兌1的目標,通過無限量增加貨幣供應吸收避險資金,力阻瑞郎升值。

香港與瑞士實行固定滙率,原因雖大不相同,但共通點是兩者皆為特定時空下的特定產物。隨着時移世易,若干年後瑞士可能發現,死守固定滙率為該國帶來的煩惱,比眼前意欲擺平的危機更難應付。聯滙制度在香港實行差不多三十年,酸甜苦辣港人早已一一嘗透。

一蚊一隻雞

今天發生在歐羅區的種種問題,比如「歐豬」為改善財政節衣縮食,示威暴動無日無之,港人天天在電視報章接觸這些新聞,雖不致無動於中,惟終究沒有切膚之痛,隔岸觀火而已。然而,每次看到此等場面,老畢總會不期然想起香港回歸初期爆發的亞洲金融風暴。在鄰近國家人人棄守滙價任其貶值下,香港獨力捍衞7.8,結果當然是區內對手透過貨幣貶值,經由外部調整重振經濟競爭力。反觀本港,在滙率緊釘美元下,港元相對區內貨幣強得交關,幣不能貶息減不得,香港只能透過內部價格調整重拾競爭力,凍薪裁員負資產燒炭,什麼「慘情」港人未見過?上月本港一家食肆重推「一蚊一隻雞」,但今時今日「一蚊雞」,不過是茶樓益街坊搞懷舊的促銷手段,賣者瀟灑吃者風流。回想十年前的「一蚊雞」,那才叫大出血拉客救亡。

正如前述,聯滙乃特定時空下的特定產物,應改則改,斷無一成不變碰之不得的道理。國際結算銀行(BIS)本月發表了一份詳論亞洲經濟體央行累積外滙儲備的研究報告,當中刊出一圖,顯示金管局資產規模相對本港GDP的膨脹速度和絕對值,在區內九個經濟體中首屈一指,比率已超過GDP 100%,遠甚於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和與香港唇齒相依的內地【圖】。值得注意的是,發達經濟體近年不斷「印鈔」,透過量化寬鬆刺激經濟,但歐美英央行資產規模雖持續壯大,對GDP比率卻遠較想像低。以美國為例,經過兩輪QE,聯儲局資產規模已接近3萬億美元,惟相對美國約15萬億美元的GDP,比率不足20%;英國和歐羅區比率較美國略高,但也相差無幾。

BIS的報告旨在提醒亞洲各國,央行不斷累積外儲資產,對物價以至市場可能產生不利影響,宜防患於未然。在老畢看來,今天本港新樓呎價動輒過萬,跟「一蚊雞」的年頭相比,美國貨幣政策鬆緊、資金流出流入,於本港資產價格身上已反映得一清二楚。在貨幣環境寬鬆利於投機時,聯滙使熱錢在港活動免卻幣值波動之憂,炒家更加得心應手。然而,周期一旦逆轉,資金進出自由滙率穩定的特性,亦極易令香港成為急於套現者的「提款機」,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大鱷買定離手

與瑞士宣布跟歐羅掛鈎幾乎同一時間,美國著名對沖基金經理、Pershing Square舵手Bill Ackman高調賭港幣與美元脫鈎。支持他這樣做的經濟理據,大都缺乏新意,跟候任特首梁振英以至曾俊華陳德霖反駁任志剛的說法差不多。然而,重要的是,Ackman相信特區政府換屆將成為觸發聯滙驟變的主要原因。斷估Ackman也無未卜先知的本領,叻到早在一年前「預見」CY上場。不過,潘朵拉盒子已被任大人打開,Ackman can be right for the wrong reason!



35

主題

2248

回帖

1030

積分

金牌會員

積分
1030
發表於 2012-6-15 03:13:3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vincen_k #1 的帖子

看到了民主大国--印度,好像是个洼地啊
我是萝莉控,最爱十八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