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2-6-9 13:03:4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人口 #1 的帖子
殲滅日寇“軍官參觀團”一般的說法是1943年王近山將軍在韓略村殲滅日本軍官參觀團
揚威韓略村1943年秋,日軍對太岳區發動規模最大、最為殘暴的“鐵滾掃蕩”,又稱為“鐵滾式三層陣地新戰法”,這是日本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岡村甯次親自策劃的。當時,日軍調集了第一軍的第六十九、第六十二、第三十七師團的共16個大隊,連同偽軍共計兩萬多人,分三線擺在100公里的正面上。敵人妄圖以第一線兵力“分路合擊”,尋找八路軍主力作戰並殲滅之;第二線兵力“抉剔掃蕩”,主要從事燒毀村莊、搶掠物資;第三線兵力“分散清剿”,捕捉八路軍零散人員及小股部隊。岡村甯次對於自己的“新戰法”頗為滿意,曾向東京參謀本部誇口說:“這次要迫使共軍在黃河岸邊背水作戰,不降即亡!”日軍東京參謀本部非常重視岡村甯次的這一“傑作”,特從各地抽調一批軍官,組成“戰地參觀團”,由少將旅團長服部直臣帶領,前來太岳前線“觀戰”。就在敵人掃蕩開始的時候,正值國民黨反動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將其進攻的主要矛頭指向陝甘寧邊區。1943年10月中旬,奉黨中央命令,時任太岳軍區二分區司令員的王近山,率領我三六八旅第十六團赴延安擴編部隊,保衛陝甘寧邊區。部隊出發前,陳賡指示王近山:原則上集中行動,僅派出小部隊進行側翼活動,掩護團主力開進。戰鬥中要力求速戰、速決、速離。隨即,王近山率十六團從長子縣東裕、西裕地區出發,向西南方向進發。這時,“分路合擊”的敵人已深入太岳區腹地,正在東撲西撞,尋找八路軍主力作戰。但是,王近山沒有把敵人放在眼裡,他率十六團聲東擊西,仿佛神兵天降,給敵人以重大殺傷後,立刻銷聲匿跡,無影無蹤,讓敵人摸不著頭腦。10月18日傍晚,十六團終於跳出了敵人的封鎖,乘虛逼近敵人前敵指揮部所在地臨汾,進駐臨沂東南方向的崗頭村。19日黃昏,一股敵人尾追上來。王將軍一反常規,決定敵進我進,大出敵人意外。他率十六團調頭北上,迎敵而去,然後又轉到敵人背後,插到臨汾東北方向,22日進抵敵腹心地區韓略村南。韓略是敵人的據點,駐有日偽軍40多名,西距臨汾35華里,位於敵人掃蕩的主要交通線臨屯公路上。該村西南地形險要,公路兩側多為兩丈多的陡壁,便於十六團設伏。這一地區党的工作基礎好,民兵也很堅強。由於韓略村離臨汾近,敵人活動非常頻繁,這讓他們產生了麻痹輕敵思想。王近山認為:在這裡伏擊敵人,既可打擊一下他們的瘋狂氣焰,減輕敵人對當地人民的危害,同時也可以牽制敵人主力,配合太岳腹地的反掃蕩作戰。23日下午,他即組織參戰的團、營、連級幹部,化裝到韓略村附近詳細偵察了地形。聞訊後,地方党和政府的幹部也馬上動員當地群眾和民兵協助十六團作戰。24日淩晨3時,在王近山指揮下,參加戰鬥的4個連隊掩蔽進入伏擊區。到8點多鐘,瞭望哨發來了激動人心的消息:臨汾方向公路上發現敵人!不多久,只見敵人13輛軍車(其中有3輛小轎車)卷著飛揚的塵土、大模大樣地進入了十六團伏擊圈內。正當車上日軍得意忘形地談笑時,十六團六連突然以手榴彈、擲彈筒向敵人開火。在爆炸聲中,燃燒彈擊中了敵人末尾的一輛車,堵死了車隊的退路。末尾車上沖下來十多名日軍,當即被十六團雨點般的子彈擊斃。六連班長趙振玉帶領全班戰士,從陡壁上飛奔下公路,從敵人汽車上奪下重機槍,順著公路猛掃。敵人遭此突然打擊,一時不知所措。領頭的汽車急速向前猛衝,被九連攔住去路。這時,敵車隊前後都被卡住。四、五連的戰士們如猛虎下山,沖上公路,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在3個多小時的反復拼殺中,隨車的120多個日軍幾乎全部見了閻王,只有鑽進一個小窯洞的3個敵人漏網。戰鬥結束後查明,這次被殲的敵人正是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部組織的、專程趕到太岳區參觀“鐵滾掃蕩”的“戰地參觀團”。它的成員是日本“支那派遣軍步兵學校”的五、六中隊的軍官及其他有關軍官。其中包括少將旅團長一名,聯隊長(大佐)6名,其餘都是中隊長以上軍官。這次勝利振奮了根據地的軍民,也極大地震撼了敵人。岡村甯次惱羞成怒,叫嚷:“再犧牲兩個聯隊也要吃掉這股共匪!”他把擔任戰役偵察的6架飛機,全部調來追蹤十六團,又從臨汾派出500日軍趕來增援;並從“清剿”部隊中抽調幾千人,兩次向韓略村合擊。這樣一來,敵人的“鐵滾式三層陣地”部署就亂了陣腳。十六團在韓略村的漂亮一戰,有力地牽制了敵人,配合了腹地的反掃蕩作戰,是粉碎日軍對太岳根據地“鐵滾掃蕩”的一次決定性戰鬥。爾後,王近山抽脫身來,率十六團勝利奔向延安。王近山不畏強敵,主動尋殲敵人,捷報讓毛澤東興奮不已。到延安後,毛澤東接見了王近山,握著他的手興奮不已:“我早就聽說過紅四方面軍有個‘王瘋子’,現在成了吳下阿蒙了,了不起啊!”談到韓略村戰鬥,他讚不絕口:勇敢、果斷、有膽略,沒請示上級就主動積極地打了一個漂亮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