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想像,當香港和記黃埔(013)的股東上周收到風聲,指公司又一次向電訊業務大灑金錢,想必不由自主翻白眼,一副難以置信又不耐煩的樣子。
過去近十年,和黃投資者眼睜睜看着電訊業務消耗現金,把集團較成功的零售及港口業務賺得的利潤敗掉,如今又再次為電訊業務花錢,自然感到不悅。況且,和黃管理層早前才表示,將會放慢收購資產的步伐以便減債。
收購Eircom再接再厲
不過,電訊業經營狀況相較以往其實已經有改善。
傳媒上周報道,黃和旗下的歐洲流動電訊經營商「3」出價20億歐羅,收購正處於破產保護的愛爾蘭電訊商Eircom。雖然Eircom清盤人基於不接受「3」提出的部分條件而回絕了收購方案,但相信「3」將再接再厲。
在搶佔歐洲一眾經營陷入困難的電訊商之爭中,和黃可謂佔盡優勢。集團經營現金流連續三年錄得增長,淨債務僅相當於未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的1.6倍,債務擔子並不吃力。
另一方面,「3」的業務前景如今看來更長久可續、生生不息。去年,來自流動通訊營運業務的收入增長16%,EBITDA則首次超越資本開支。集團2011年EBITDA中就有近六分一來自流動通訊業務。
另一方面,流動電訊業務資本開支佔集團總額的比例亦跌至三分一,相較以往偏高的五成比例大有改善。電訊經營環境依然面對困難,這從去年吸納客戶的成本增長超越收入增長便可見一斑,但「3」業務漸入佳境卻彰彰明甚。
愛爾蘭用戶收入可觀
不太熟識歐洲業務狀況的和黃股東,也許會質疑管理層跑到愛爾蘭收購資產的決定。以登記用戶數目而言,愛爾蘭是「3」第二小市場,而且集團在當地正錄得虧蝕。但「3」愛爾蘭用戶帶來的平均收入之高,在歐洲市場中卻是數一數二。把Eircom據為己有後,「3」的愛爾蘭用戶數目將在一夜之間倍增。
須知道,電訊業賺取利潤的唯一途徑,往往是擴充經營規模及減低成本。所謂小財不出,大財不入;有時候,賺錢之道正在於捨得花錢。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