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時是世界工廠,製造業的能力驚人,可是中國每每只是擔當代工角色,即外國知名品牌將生產交與中國的工廠,但中國工廠只負責產品的生產,其他諸如設計、營銷、甚至是原材料的選用,都是由外國品牌持有人負責。換言之,中國生產的物品除了是註明是「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之外,整件產品和中國的關係似有若無。例如蘋果電腦的iPhone和iPad風行國際,但「血汗工廠」裡的工人及廠商只能透過製造iPhone和iPad取得微薄的收益外,兩項產品的整個收益大餅都是屬於蘋果電腦的,縱使iPhone和iPad異常成功,但中國從中分享不到多大的成果。
這說明了一個成功的品牌是很重要的,品牌除了是代表產品的生產商外,更重要是藉品牌減低消費者對產品的訊息不均,因為消費者在選購類似產品時,會對產品作出比較,而對較熟悉的品牌容易使消費者產生產品聯想,令消費者對有關產品質量有一個大概印象,說到底「品牌」就是令消費者將品質和牌子相連的重要連繫。
可是中國的現代化才開始三十多年,在生產技術上雖有小成,但缺乏國際知名的品牌,加上小型工廠林立,這些「山寨工廠」為了令其產品有銷路,很故意去製造一些外表看似外國名牌的品牌,以圖借用外國品牌的名氣,令消費者將山寨產品與名牌產品混淆,以達到魚目混珠的目的。
英國《每日郵報》最近就報導了一些很有趣的山寨品牌,例如King Burger(仿效Burger King)、OWEGA(仿效OMEGA)、Nake(仿效Nike)等。從商業角度看,這些仿效品牌也跳不出抄襲的框框。對清楚品牌的消費者來說,這些山寨品牌只是「得啖笑」,較有見識的消費者自是不會上當;但對一些內地消費者來說,其獲得的產品資訊並不充足,結果這些內地消費者會很容易誤中副車,以一個名牌價去購入山寨A貨,當了冤大頭也不自知。
只要消費者所接收的訊息多了,這些產品即使是仿效品牌,也不會再能輕易誤導消費者。對中國的生產商來說,最重要的其實是設計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因為中國總不能永遠替人家的品牌代工,日本和南韓都走過創造自己成功品牌之途,將來中國也會走上同樣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