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專訊】千億元集資潮,成港股絆腳石。連同昨日高盛配售工商銀行(01398)套現195億元在內,於近一個半月內,15家公司集資抽水逾1,000億元(見表)。投資界指,集資活動仍陸續有來,為港股短線構成壓力。
股本融資78% 大市成交反減
市傳配售工行多時的高盛,昨終於行動,以每股5.05元的價格(較上周五收市價折讓3.1%),配售所持舊股,套現25億美元(折算約195億港元)。
配售當中的大部分逾9成約23億美元,由新加坡(新聞 - 網站 - 圖片)淡馬錫接貨(詳見另文——內銀大買家 淡馬錫「高沽低」)。據了解,餘下2億美元的工行股份,於昨開市前獲火速認購。高盛上一次減持工行為去年11月,當時配售價介乎4.88至5元。工行昨跌0.8%,收報5.17元。
按彭博社資料,加上昨日高盛配售工行交易,年初至今的股本融資額,按年已急增近78%到1,194億元。值得留意是,同期港股今年日均成交卻由768億元減到620億元。
在大市交投淡靜下,更多配股活動集中搶資金,無疑限制對其他股份的購買力,拖慢大市升勢。
近個半月的配股中,大股東賣舊股套現,較公司發新股集資發展更多。除高盛外,友邦股東AIG亦套現468億元,償還所欠美國政府債務,金界(03918)股東更以15%的大折讓減持套現。
美資基金:不少經紀找人接貨
有美資基金經理稱,近日獲不少資本市場銀行家及經紀等接觸,試探其對新股或配售股份的興趣。他預料,相關集資活動短線仍會陸續有來,為大市構成不少壓力。
展望後市,捲土重來的海通證券(新上市編號:06837)將於今日起重啟招股,目標集資137億元,成今年來集資額最高新股。交行(03328)亦已公布於H股配股,集資327億元,連同招行(03968)A+H集資約350億元,仍尚待完成,屆時難免拖低恒生指數。
有券商推測今年內銀股於A股及H股須集資逾3,000億元,以補充資本。有保險基金經理認為,經濟放慢令壞帳上升的不良影響,仍未於內銀股帳目中反映,恐怕內銀短線股價調整仍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