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UBS)一再挑戰投資者的耐性,現在更是如此。
新行政總裁埃爾默地(Sergio Ermotti)強調要把瑞銀轉變為一家以安全為先、財富管理為主的集團,但從瑞銀2011年度的業績看來,這個目標短期內都無法實現。
瑞銀的核心財富管理部門在去年第四季度錄得4.7億瑞士法郎(39.89億港元)的稅前盈利,較第三季度低了13%(不計特殊項目)。更糟糕的是,顧客投資活動疲弱──集團將此歸咎於歐債危機打擊投資者信心──令投資資產的毛利率下跌了六個基點,到91個基點,遠低於瑞銀目標範圍的95-105個基點,也遜於市場預期。
不過,至少資金淨流入總額沒有大幅減少,只從第三季度的38億瑞郎跌至31億瑞郎,意味倫敦交易員阿多博利(Kweku Adoboli)的違規交易醜聞對瑞銀影響有限。
然而,如果瑞銀對客戶投資活動不活躍的疑慮是對的話,業務迅速復蘇的機會仍然渺茫。麥格理銀行周二也表達過同一憂慮。
另一方面,瑞銀的投資銀行業務錄得2.56億瑞郎的虧損,相對於去年同期的1億瑞郎盈利。但好消息是營業額上升,因證券及固定收入、貨幣和商品(FICC)業務表現理想。
瑞銀在削減風險加權資產方面也有進展,在第四季度減少了200億瑞郎,至3800億瑞郎,令其核心一級資本比率上升50個基點至6.7%。
集團成本在第四季度下跌了1%,至54億瑞郎,但這個速度是不足夠的。要振興業務,瑞銀仍然需要縮減規模,或是爭取較高的回報。
簡而言之,改善工作仍在進行中,瑞銀已經找對了方向,並正在前進,但投資者的耐性愈來愈少。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