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近年吸引了不少投資者,交投量不斷上升,然而,近日升勢卻出現減弱的跡象。
ETF是追蹤一籃子資產的基金,但會像股票一樣在交易所進行買賣。這個市場從2005年至今上升了三倍,達到1.3萬億美元。
ETF市場需加強監管
ETF其中一個吸引投資者的地方是其價格便宜而且容易交易。不過,現在ETF的引擎似乎出了一些問題。今年1月,美國最活躍的五十個ETF的每天平均成交量跌至四年新低(不計假期較多的12月),這主要是因為金融市場整體表現波動,標準普爾500指數的短期波動幅度已經回到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加上部分投資者轉投股市。
不過,即使ETF交投轉淡,監管機關也應該盡快收緊對這個市場的監管。
監管機關最擔心的是綜合型ETF。這種ETF以衍生工具為主,向投資者承諾一定的回報,但背後並沒有所追蹤的資產保障。在歐洲,此類ETF佔整體ETF市場45%,
綜合型ETF風險多
綜合型ETF有不少風險,例如ETF供應商可能面對利益衝突問題,而且如果贖回個案增加,ETF可能會出現資金困難。一些傳統ETF也參與證券借貸活動,令風險進一步增加。
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推出了ETF市場指引的草稿,要求ETF向投資者披露更多資料,例如證券借貸方針等等,但沒有確定是否把綜合型ETF列入「複雜金融工具」之列。如果判定為「複雜金融工具」,投資者將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
美國監管機關從2010年開始檢討ETF,並暫停批核那些以衍生工具為主的槓桿式ETF或主動型管理(actively managed)ETF。
這反映了各地監管機關未能協調行動,如果這個情況沒有改變,整個ETF引擎將會完全停止運作。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