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了,奧洛夫松(Lars Olofsson)!在這名主席兼行政總裁領導下,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樂福(Carrefour)的市值蒸發了約40%,目前的經營收入更遠低於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劣績若此只得黯然離任。
接替奧洛夫松的是家樂福舊臣普拉薩(Georges Plassat),最近才辭去法國服裝及鞋履零售商Vivarte掌舵人一職準備回朝。不過,觀乎家樂福股價周一下跌4%,投資者對人事變動的反應並不熱烈。市場的確沒有興奮雀躍的理由,家樂福一直把業績不振歸咎於經濟疲弱,但其實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就是側重大賣場(hypermarket)的策略已不合時宜。
不過,家樂福目前的市盈率近13倍,較英國對手Tesco高出35%,單從股價難以看出其策略問題。投資者似乎過分樂觀,須知道以其他標準衡量,家樂福的估值其實平平無奇。根據彭博的數據,家樂福的企業價值為240億歐羅,相當於銷售的0.3倍左右;相比之下,Tesco及沃爾瑪等更具成本效益的對手,相關估值約兩倍於此。
家樂福要急起直追,普拉薩就必須解決經營上的毛病。奧洛夫松2010年9月推出新經營模式,重點提升家樂福大賣場的吸引力。但時移世易,顧客的口味已經改變,只想快捷方便,例如網上購物、門市取貨,不願舟車勞頓到城外的大店張羅。普拉薩必須拉近家樂福與顧客的距離。
家樂福的財務表現也差強人意。集團上月預測,2011年利息及稅前盈利將較2010年倒退達兩成。計算派息後,奧洛夫松任內家樂福股東虧損了19%;相比之下,富時EuroFirst 300一般零售指數同期回報達140%左右。
除非普拉薩能推行大革新,否則離棄家樂福的投資者只會愈來愈多。
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