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小弟試用分享的人,應該都知道小弟本身也有 Android 系統手機,也就是 Garmin-Asus的A50。A50 強在導航功能,但是相對的 CPU 較弱,所以使用的順暢度而言就實在是乏善可陳。但是用了 active 後,第一個感覺就是「手機就是要這麼快」,active 給小弟的操作感就是順暢過癮的感受。
active 的手機桌面很簡潔,基本上若沒有進行任何變更,就是如上圖這個樣子。左上角是郵件、左下角電話簿(聯絡人清單)、右上方是導航、音樂等自定快捷路徑、右下 方則是進入電話撥號畫面。桌面中央以 Google 的搜尋欄為主。要進入更多功能,只要點一下畫面中央正下方四乘以四格的小方塊符號即可。
以往 Android 系統手機都可以自定捷徑、資料夾在桌面上,active 也是可以輕鬆做到。
一打開 active 內建的程式,乖乖~讓小弟眼花撩亂,視聽娛樂社交分享都全部囊括在內。最後一張圖片幾個程式是小弟透過記憶卡安裝的。
由於 active 沒有檔案總管的程式在內,若透過記憶卡要安裝一些 App 的話,一開始小弟也不知道要如何下手。直到看到了「程式安裝器」這個程式,啟動之後,程式安裝器會自動掃描記憶卡,若有發現 App 的安裝檔存在,會以 List 方式呈現,讓使用者自行選擇要安裝哪個程式,十分方便好用。
雖然 active 並不是 Cyber-shot 系列手機,除了八倍數位變焦能力外,並沒有很強調攝影功能。內建五百萬像素數位相機,一般生活攝影其實也十分足夠,而且可設定的機能還不少,比起陽春版的 智慧型手機攝影功能來講,筆者個人認為是強了許多。只是一開始使用時並沒有摸清楚 active 的攝影脾氣,用 SCN Auto 自動場景辨識模式拍照時,並不能調整曝光補償,因此一開始拍的照片幾乎都是暗黑收場,直到不斷測試之後才發現,原來曝光補償模式是有,但僅限於「一般」的 攝影模式下才能啟動。
以上都不是筆者不滿意的地方,畢竟自己沒摸透,拍不好只能鼻子摸摸怪自己。不過八倍數位變焦的攝影模式,筆者十分不建議,有圖有真相,各位看看下文就知道。若是很在意攝影品質的人,建議就把 active 純粹當做一台定焦相機來拍就好。
active 可拍攝 1080x720HD 規格的動畫,只不過拍出來的品質普普而已。雖然筆者想是自己過於苛刻了一點。畢竟一台手機,小小尺寸的感光元件,想要拍出拼過消費機等級以上的 HD 影片,是過於要求就是。只是畢竟大家是買手機,總會希望自己花錢買的手機,在拍攝品質上能夠更好。
「一般」的攝影模式才能呼叫出所有可設定的項目
拍完存檔的照片會顯示於畫面下方,橫向攝影時則是左方。
除了可以拍全景攝影外,active 也支援 3D 攝影,只不過小弟並沒有 3D 的顯示裝置,所以也不知道拍出來的效果是如何。不過 SONY 的相機拍全景模式一直是小弟最為喜歡的,因為根本不用分段的拍攝,只要按著快門看是由左而右或是由上而下掃一遍,就可以很輕鬆的拍出全景照片。
實拍照片
以下是利用 active 所拍的幾張照片。各位可以發現若是使用數位變焦,畫質實在是差到不行。因此小弟才建議除非必要,要不然還是少用為妙。另外由於使用時間比較短,拍的比較不 是這麼好,請各位見諒。其實是太依賴 SCN Auto 模式,沒發現曝光補償是在一般模式中才有的,所以在海邊拍下的整體畫面偏暗。
短短的幾天,要完全把 active 玩透其實蠻勉強的,不過小弟盡可能的把玩這隻手機。說這支手機的優點,操作順暢自然不在話下,防水外型又有格,十分適合喜歡戶外活動的人隨身帶著,起碼不 用擔心騎車、登山遇到下雨而無法拿出來用,就算是溯溪也不用擔心浸水而損壞。不過很誠懇的建議,下水之前先確認所有蓋子都是密封的狀態,且邊緣沒有進沙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