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年全球通脹問題成為市場焦點,除新興市場外,甚至有指部份已發展國家均面臨通脹問題。
最近人民銀行在春節假期結束前再度加息,為四個月來第三度加息,反映內地打擊通脹的決心未減。雖然一月份內地居民消費物價指數,由上月的4.6%升至4.9%,雖較市場估計的逾5%為低,但在北方旱情持續等情況下,預料通脹壓力仍然龐大。
除內地以外,包括亞洲地區等新興市場去年開始已逐漸出現通脹壓力,主要原因是當地經濟在金融海嘯後復甦強勁,加上環球熱錢湧入。泰國及南韓央行今年率先加息,分別加四分一厘。
而金磚四國中,印度央行則將基準利率從6.25%調升至6.5%,去年至今已加息6次,央行的通脹預測由原先5.5%上調至7% 。巴西央行亦加息0.5厘,將利率調升至11.25厘,當地去年的通脹達5.91%,為近六年來最高。
面對通脹問題,大多數央行均收緊政策,除加息外,部份國家如巴西、智利及台灣等推出資本管制措施,以阻止熱錢流入,造成資產泡沫問題。市場亦憂慮,新興市場的通脹問題加劇,將逐步蔓延至已發展國家。
國家 指數 升幅
中國 一月份居民消費物價指數 : 4.9%
英國 一月份消費物價指數 :4.0%
歐元區 一月份消費物價指數 :2.7%
美國 一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 :0.2%
尤其是歐央行總裁特里謝近日的言論,更引起投資的關注。特里謝在早前歐央行議息會議完結後,指歐元區短期面臨通脹問題。其後接受訪問時又提醒各國需小心應對通脹威脅,以控制商品價格上漲對物價的影響。事實上,歐元區一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由上月的2.2%,再度上升至2.7%,超過歐央行2%的目標;英國一月份的物價指數,由上月的3.7%升至4% ,遠超英倫銀行2%的目標水平。
至於美國方面,一月份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升0.2%,按年僅升1%,而聯儲局最新的議息聲明亦指通脹並不嚴重。不過,以當前歐美經濟的復甦情況,短期內應未有條件加息。
而在全球通脹的環境下,有形資產則備受追捧,投資者不妨留意諸如農產品及貴金屬等商品投資。此外,在負利率的情況下,因憂慮貨幣購買力持續下降,資金將流入股市追逐更佳回報,股票應是不俗的選擇,尤其新興市場在近月調整過後,具有中長線的投資價值。
來源:橋川集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