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55|回覆: 0

[其他] THE LEX COLUMN: 中韓海上爭霸 法企漁人得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1-11 17: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南韓造船業真是左右為難,到底是讓中國這個未成氣候但卻漸漸壯大的對手把關鍵的造船技術據為己有,還是加入競購力爭到底,即使出價過高也在所不計?

爭奪LNG船艙技術

現代重工集團(Hyundai Heavy Industries)、大宇造船及船舶工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及三星重工業(Samsung Heavy Industries)正考慮聯手出價,競購法國Gaztransport & Technigaz(GTT)。三大南韓船塢垂涎這家法國船舶工程公司,皆因它生產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船艙廣受歡迎,但問題是,中國也可能加入戰陣。

GTT三大股東法國燃氣集團GDF Suez、法國油氣巨擘道達爾(Total)及私募基金Hellman & Friedman希望在現階段套現,實在大有道理。

一方面,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短期租賃費由2010年夏季至今已暴升了三倍,目前每天日租索價12.5萬美元。另一方面,根據船業經紀商RS Platou的資料,液化天然氣船的需求大幅飆升,去年的訂單就達54艘,相當於過去四年訂單總數的一半。

過去一年,液化天然氣船的訂單南韓船塢奪得其中超過八成;中國船塢的份額少於10%,其餘的訂單則歸日本。這些新建船隻大部分都配備GTT船艙系統。

GTT值多少錢?其股東心目中的數字是13億美元左右,行業觀察家則認為這個價錢未免太高;粗略計算的結果證明後者所言非虛。

GTT並沒對外公布財務數據,不過,假設去年新訂單中有50艘(這比例並不誇張)採用其系統,平均每艘船帶來一筆過專利費1000萬美元(實際上的專利費會因應訂購次數而有所差別),GTT一年總收入就有5億美元。這意味着GTT的索價比銷售額高出一倍有多,考慮到標準普爾500指數目前的估值不過是銷售額的1.25倍,法國CAC指數更低至0.5倍,GTT交易可謂代價不菲。

中國決心扶植造船業

不過,中國威脅卻不能置之不理。去年,中國政府計劃不讓非國產新建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停靠當地港口,扶植造船業之心非常明確。中國船塢資金充裕,若然掌握了關鍵科技,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迎頭趕上,威脅南韓三大船公司目前的領導地位。

從財務角度出發,南韓船塢恐怕難免以高於合理價錢收購GTT,不過,這宗交易關乎到它們的長線前景,代價再高也許也是值得的。

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3 01: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