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債主導2011年環球資產市場的舞台,最後狼藉一片;踏入新一年,環球緊盯首季萬億歐債到期,腥風撲面,是無盡頭的黑洞?或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本報將一連5日深度分析2012年港股投資方向及趨勢,助讀者趨吉避凶。
「歐債風暴」將環球股市帶到黑暗的盡頭,綜合7間證券行意見,歐債、中國宏觀經濟走勢,以至放寬銀根的力量,將主導中港股市表現「先苦後甜」,預測恒指今年升幅介乎13.9%至19.3%,相等於21000至22000點,遠低於對恒指去年升幅介乎16%至34%的預測。
有別於往年一貫樂觀的口吻,證券商對今年的預測都轉趨保守,發表的2012股市前景,也不離「不明朗」及「波動」兩個形容詞。要分析今年股市走勢,先分外圍及中國經濟兩大因素來看。
歐債危機無疑是今年最不明朗的因素,瑞銀指,直至投資者對解決方案感到安心,方能紓緩歐債風暴對股市的影響,否則歐洲任何負面消息將波及中港股市。
蘇格蘭皇家銀行則指,這個屬於環球都要面對的問題,中國反正都不能倖免,投資者應關注中國政策出現轉捩點,通脹回落令政府有放寬銀根的空間。
估內地經濟上半年見底
中國貨幣政策今年「從寬」已是市場共識,問題只是有多寬鬆。證券商都以經濟增長(GDP)及物價指數(CPI)作衡量準則,前者決定銀根放寬的力量,後者則決定放寬的空間。
花旗指出,若中國經濟增長稍有偏離8%至8.5%的「底線」,便觸發政府出招,以現況而言,政策要進取,這有助抵銷中資股出現的跌勢。至於CPI方面,市場都相信只有低於4%,中國便可放心在不刺激物價情況下,而放鬆銀根。
市場對今年港股走勢「先苦後甜」的預測,乃基於兩個主要假設,一是相信歐洲很大可能在上半年落實解決債務問題的方法;二是內地經濟在下半年見起色。花旗指出,據過往經驗顯示,股市通常較季度GDP領先兩個季度,換言之若中國經濟增長在2012年上半年見底, 相信國企指數可守住2011年10月10700點水平,料國企指數今年不會低過10700點。
2012年還要留意政治因素,全球主要領袖大執位,包括中國領導換班、香港特首選舉、美國總統大選。市場相信中國新領導班子以「穩定」為先,政策偏向保守;至於香港方面,瑞銀擔心新特首的樓市新政策存變數,加上今年資金收緊,都對本地地產股不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