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20|回覆: 0

[其他] Paul Krugman: 共和黨的通脹妄想症 (20111217)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12-25 01:28: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vincen_k 於 2011-12-25 01:29 編輯

事實擺在眼前,共和黨人仍然拚命尋找總統競逐人選,極力避免提名麻省前州長羅姆尼(Willard Romney)出戰。艾奧瓦州最新民調顯示,眾議院前議長金里奇(Newt Gingrich)的支持度無以為繼,下一個有望問鼎總統提名的就是眾議員保羅(Ron Paul)。

共和黨人不想羅姆尼脫穎而出,某程度上是合理的。羅姆尼不能取信於黨友,皆因他予人的形象是機關算盡的騎牆派,只要對自己仕途有利,隨時可以見風駛。對於此番可算中肯的指控,他百辭莫辯。相比之下,保羅的信念則一直貫徹始終。筆者膽敢打賭,你不會找到數年前的舊短片,顯示今天的他打倒昨天的他。

泯滅常識

不幸的是,保羅所以貫徹始終,皆因他拒絕面對現實;即使事實證明他深信不疑的那套意識形態是如何大錯特錯,他依然執迷不悟。更不幸的是,保羅的意識形態如今主宰了共和黨,泯滅了黨人曾幾何時仍擁有的常識理性。

筆者所指的並非保羅的反戰思維,也並非針對他在民權及生育權問題上較鮮為人知的立場(視他為好好先生的自由派,定必會被他的觀點嚇壞),我要說的是他對經濟的見解。

保羅自稱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信徒,因此可以想像,這套學說跟凱恩斯唱對台。但由於奧地利學派認為法定貨幣(fiat money),亦即在沒持有等值黃金下印發的貨幣是經濟萬惡之源,因此,他們對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經濟觀同樣嗤之以鼻,尤其反對後者所提倡可以阻止大蕭條出現、聯邦儲備局主席貝南奇現正付諸實行的貨幣擴張政策。

這裏要稍為說明,聯儲局並非真的印發鈔票(那是財政部的職責),而是控制「貨幣基礎」,決定銀行儲備及貨幣流通總額的水平,因此,當人們說貝南奇「印銀紙」,所指的是聯儲局擴大貨幣基礎。

美國貨幣基礎近年的確大肆擴張。雷曼兄弟倒閉後,聯儲局一方面向銀行貸出大量資金,一方面則吸納形形色色的其他資產,此舉不但成功穩住金融市場,同時亦令銀行儲備大幅增加;2010年秋天,聯儲局展開第二輪購入資產行動,但對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卻大不如前。兩輪擴張措施後,美國貨幣基礎膨脹了兩倍有多。

對於奧地利學派及不少右傾經濟學家而言,此舉的結果只有一個:引發通脹飆升,足以摧毀經濟。知名奧地利學派評論家、擔任保羅經濟顧問的希夫(Peter Schiff),亮相保守派主持人貝克(Glenn Beck)的電視節目時甚至警告,美國短期內或爆發津巴布韋式的惡性通脹。

通脹溫和早已預期

三年後的今天,情況又如何?通脹的確反反覆覆,但消費物價到底也只上升了4.5%,即年均通脹率只有1.5%。誰會料到,印了那麼多銀紙,通脹依然如斯溫和?事實上,包括筆者在內、深諳凱恩斯經濟學的人士都有這份先見之明。偏偏保羅卻認為這套學說一無是處,而其支持者則繼續聲稱,保羅的預言都一一應驗了。

根據筆者的經驗,政治中人從來不會認錯,因此,最先高舉奧地利學派理念的人不認錯,也沒什麼稀奇;然而,考慮到貨幣與通脹是奧地利派學說的重心,既然事實證明見解完全站不住腳,奧地利派在共和黨內理應失勢才對。

畢竟,遠的不要說,就在喬治布殊年代,不少共和黨人就全力支持印銀紙,以阻止經濟進一步下滑。

儘管各方警告的高通脹沒有出現,但共和黨非但沒有改弦易轍,反而被一片通脹妄想症佔據,對硬貨幣信條深信不疑。例如,不知何故被黨友視為經濟事務智者的眾議員瑞安(Paul Ryan)今年2月曾高談闊論,痛斥貝南奇令美元貶值,更以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商品價格升浪,作為通脹終於肆虐的證據。商品價格此後掉頭急挫,但瑞安等卻似乎沒有改變初衷的意思。

就目前情勢而言,保羅當選總統的機會不大,但正如前述,儘管他的經濟見解完全經不起現實考驗,但有關學說基本上已成為共和黨的官方路線。假使這套理念真的付諸落實,結果會如何?經濟大蕭條恐難避免。

版權所有:《紐約時報》



Ron Paul (法新社圖片)



Paul Ryan (路透圖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2 23: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