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17|回覆: 1

[其他] 天下第一倉 : 負面情緒升溫

[複製鏈接]
簽到
128

367

主題

32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1-12-23 09:52: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投資中國,而不是經濟一團糟的西方國家,何必擔心?我用已知的事實評估一間公司的價值,不會盲從瑞信、西門子的分析報告;我只買我知道的,按照個人投資哲學行事,一旦偏離,容易犯錯,例如思捷。

財爺言之過早



放眼中國,出口放緩,但內需受到的衝擊有限。官方打擊投機活動及過度借貸的決心依舊堅定。如果你認定這是壞事,難道全民一窩蜂參與炒賣,妄想以小博大,才算好事?看看西方,她們的愚昧是多麼令人髮指!你是否希望中國步她們後塵?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提到要重點發展多個行業,只要它們增長理想,利率將保持高企,新職位會增多,工資亦有望上升,但幅度會比現時的一成五低。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說要放寬壓抑香港樓市的一番言論,蠢得交關。如果壓抑有用的話,過去二十八年,香港樓價就不會飆升三十倍。自一九八三年以來,歷任政府夾份推高樓價,造就巨型的樓市泡沫,引致息口長時間低企;而礙於港元跟美元掛鈎,港府的貨幣政策亦與經濟形勢背道而馳。樓價高昂,港元貶值,是我們今天嘗到的惡果。曾司長首要任務是解決樓市泡沫,處理香港經濟背後的「虛火」,而不是自作聰明,藥石亂投。
新鴻基地產早前減價賣樓,對其或者有利,但一眾過去五個月合共花了二十三億港元買樓的業主,卻遭殃。他們從其他發展商買回來的物業,所付出的樓價有多高?新地股價較其每股資產淨值折讓四成,不無啟示吧?



中國無限好



如果有人想把中國當前經濟形勢跟○七年次按風暴前美、歐經濟局面混為一談,簡直是妙想天開!不要忘記,在中國,資產價格過去四年實際下跌了七成五,全國只有一成人口擁有物業,遠低於西方社會的七成。我不認為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樓市有泡沫,即使有,都不代表中國其他一百個城市同樣出現泡沫。事實上,這些地方的樓價只及香港、澳洲、英國的十分之一。淡友們想找泡沫的話,最好另覓他方。
○七年次按風暴前,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充斥市場,大部分獲評級機構評為 3個 A級別,投機情況前所未見。按揭資產被重新包裝成一張張按揭證券,賣給西方投資者。他們亦買入形同廢紙的票據,其只不過是西方銀行家「合成」出來的產品。相反,中國沒有這種情況。我看不見有投資者過度槓桿、有機構依賴巨額借貸。過去,我曾指出過行業中的害群之馬,但整體上,我覺得中國企業無虞。事實上,他們已透過發債,把風險轉移到投資者身上。
我亦見不到政府有缺水,銀行又如何?截至今年九月三十日,壞賬已充分得到撥備,金磚四國不良貸款的比率下降。存款增長比貸款快,服務收費成為銀行一大收入來源。那麼,她們能有多糟糕?我不想妄下判斷,不如你告訴我吧!切記,不管唱好唱壞,都毋須理會,自行判斷,你的未來會更好!

祝君好運!

艾薩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 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 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

70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1-12-24 02:39:0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royliu 的帖子

SZ,DG,正面對香港97轉型的后塵,,中小企倒閉,試看地產,高科,金融,服務,物流各業及地方債問題多多,
大陸國情實在麻麻喔,朋友告訴我在羅湖肯德基,麥記,大家樂仲貴過香港,可是國人收入不及港人1/3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2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