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27|回覆: 11

全球製造業加速萎縮 中國貨幣政策何去何從

[複製鏈接]
簽到
4020

38

主題

1萬

回帖

4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44683
發表於 2011-12-20 15:05: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很多人都在猜為什麼央行會這麼快下調存準率,直到12月1日中國公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本身很難看:11月下降至49,為2009年2月以來首次跌破50這一臨界點。但我們並不孤單。同月,除美國外,歐元區和英國PMI均大幅走低,顯示全球製造業正加劇萎縮。
  
產成品庫存新高預示經濟底部?
  事實上,匯豐版PMI早在今年7月就已跌破50,表明中國製造業由景氣轉為衰退,但官方PMI直到11月才跌破這一臨界線。這意味著兩者之間足足相差了4個月。
  儘管如此,中國的製造業陷入萎縮已是不爭的事實。資料顯示,11月官方PMI為49,較10月下降了1.4個百分點,為2009年2月以來新低。耐人尋味的是,在公佈這一令人失望的PMI前一天晚上,中國央行意外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
  相比之下,11月匯豐PMI降至47.7,低於10月的51,並創下自2009年3月以來新低。而在過去5個月中,該PMI有5個月低於50這一分水嶺。對此,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11月份PMI終值反映中國製造業商業環境急劇惡化,考慮到通貨膨脹放緩速度快於預期,這意味著經濟增長將取代(控制)通貨膨脹成為中國政府的首要調控目標。
  資料顯示,11月,七大分項數據中只有進口訂單和產成品庫存環比上升。其中,新訂單由上月50.5降至47.8,出口訂單由48.6降至45.6,採購量及購進價格則分別下滑至49.8和44.4。
  這堆數據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出口訂單下降,反映了全球需求放緩。這很好理解,歐債危機影響了歐元區國家的進口需求;購進價格下降,是因為全球經濟下滑推低了大宗商品價格;原材料庫存下降,因人們預期商品價格會走低,不願囤貨;生產指數下滑則反映生產熱情下降。事實上,由於國內外需求整體放緩,很多製造商並不願意盲目開工。
  製造業萎縮無疑會給中國經濟前景蒙上一層陰影,那麼何時才是底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原材料庫存和產成品庫存在11月出現了背離,前者降至46.7,後者卻升至53.1,創下歷史新高。對此,國泰君安分析師解釋稱,兩項指標一升一降顯示經濟正經歷快速去庫存。另外,由於產成品庫存高點通常對應經濟環比低點,因此經濟很可能即將環比見底,同比增速也有望在明年上半年見底回升。預計12月PMI為49.5。
  
美國釋放被壓抑的需求
  如果只是中國製造業出問題,那麼我們可能要反思經濟結構的問題。但如果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呢?
  11月,全球主要經濟體製造業均加速萎縮。歐元區PMI從上月47.1下滑至46.4,創28個月新低;英國PMI跌至47.6,為2009年6月以來新低。全球PMI則降至49.6%,連續3個月低於50。相比之下,美國PMI升至52.7,竟比預期還高出0.7,創5個月來新高。
  歐元區表現糟糕,這和歐債危機有很大關係。一方面,企業對經濟前景悲觀,不願擴大生產。另一方面,部分國家如希臘由於實施財政緊縮,已傷害到脆弱的經濟增長。
  但美國PMI逆勢走高令人費解。首先,歐元區是美國很大的貿易夥伴,前者衰退勢必影響後者;其次,美聯儲並沒推出QE3。唯一可以解釋的是,美國汽車銷量急增,使製造商將生產規模擴大至3年來新高。值得一提的是,節假日因素成了消費的主要推動力。在感恩節假期間,美國消費者支出創524億美元歷史新高。同時,很多汽車經銷商也在瘋狂打節日促銷牌。
  南華期貨宏觀總監張一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與其他經濟體相比,美國現在環境還不錯。這主要因其核心競爭力是創新,且其製造業又屬於高端地位。相反,其他很多國家更依賴出口。至於全球經濟前景,這將取決於中國和美國。
  
存準率或繼續下調
  面對全球經濟放緩,中國還將在貨幣政策上採取哪些措施?
  齊魯證券宏觀分析師劉啟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本週存準率下調首先應該考慮為對衝行為,實際上貨幣政策的大方向還沒有完全轉向的趨勢。10月外匯佔款下降,主要由於資本和金融賬戶下非直接投資項目大幅逆差,顯示資本外流速度加快,因此這可以說是首次因資本外流和週邊需求轉弱雙重作用造成的月度新增外匯佔款負增長。另外,對房地產的調控短期內還看不到政策轉向的跡象,而降息不符合結構調整的政策方向,因此,還不會動用降息這種價格手段。
  值得關注的是,11月新增信貸情況變化。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截至11月28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新增貸款僅1400多億元,預計金融機構全月新增貸款在5000億元左右,大大低於市場預期的6000億元。對此,光大證券指出,11月新增信貸是否會如預期仍維持在6000億元左右,是判斷政策放鬆力度的關鍵。在通脹再度反彈擔憂尚未消除前,目前貨幣政策還未到 “雙率齊動”。保證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是當前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預計年內基準利率不會調整。
  東方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邵宇認為,在10月當月外匯佔款出現負增長後,數量化貨幣政策調整的預期在加強,外加歐債危機的深度演化促使全球貨幣採取更保守的 “持有美元”的避險策略,因此加速了國內貨幣政策調整的節奏。在明年二季度後,國內經濟回落速度才能得到緩和,將達到控制GDP增速在8.0%~8.5%的水準。目前貨幣政策調整主要是指向偏緊的流動性。明年前半年存準率或將繼續有2~3次的向下調整。


2011年12月04日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楊可瞻 張雨

70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1-12-21 02:47:41 | 顯示全部樓層
chunchum 發表於 2011-12-20 18:02
存準率下調可能係好事,而GDP增速在8.0%~8.5%既水準,應該好唔錯啦。

突然減淮備金,是因為巳經顯示硬著陸之預兆,,,大六不妙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6593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用平常心對待生活

積分
100

「飲食健康」勳章「玄機妙算」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1-12-21 08:51: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最近內地股市屢試低位,
即使調低存款金率仍照趺如儀,
再睇埋幾個內地市嘅成交量,
有理由相信有為數不少資金在流走.
若未來貨幣不行寬鬆政策,
內需以至整體經濟都會下行,
咁就唔講得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9

回帖

81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81
發表於 2011-12-22 15: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師兄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2 15:25:33 | 顯示全部樓層
順仔 發表於 2011-12-22 15:18
多謝師兄分享

請勿灌水洗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9

回帖

81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81
發表於 2011-12-23 12:47:39 | 顯示全部樓層
所有措施都是向錢看!豈是一般人所能理解!多謝指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013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1-12-24 07:13:33 | 顯示全部樓層
"事實上,由於國內外需求整體放緩,很多製造商並不願意盲目開工。"
Now, this is a good joke.
In this case, we don't even have to worry about the shortage of workers.  There is no shortage, we not opening for busines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9

回帖

81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81
發表於 2011-12-25 00:52:03 | 顯示全部樓層
水晶晶 發表於 2011-12-22 15:25
請勿灌水洗版!

新手上路不知規則,謝謝指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154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1-12-25 15:10:52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 Christmas !!!~~
多謝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56

主題

244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1-12-26 01:45:51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應該係慢性蕭條果種經濟衰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6

回帖

5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50
發表於 2011-12-27 15:46:18 | 顯示全部樓層
i dont think China will fall. Too big too fall.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6

回帖

5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50
發表於 2011-12-27 15:47:18 | 顯示全部樓層
China = "too big too fall.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2-1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