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49|回覆: 0

[地產] 港房策明朗 地產股偏好

[複製鏈接]
簽到
128

367

主題

32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1-10-13 11:57: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港房策明朗 地產股偏好
欄名:封面故事

˙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宣讀《施政報告》,房屋政策方面,提出了新居屋政策、增加土地供應、優化「置安心」等。

˙券商普遍認為,施政報告措施對本地地產市道打擊輕微,並消除了政策風險因素,對地產股屬中性偏好。惟地產股股價料只會與大市同步,暫不宜過分熱捧。

《施政報告》昨日出台,一如市場所料,政府宣布復建居屋,但券商認為措施對本地地產股影響不大。此外,由於《施政報告》沒有公布打壓樓市的行政措施,紓緩市場對地產股的政策疑慮,令相關股份普遍造好。地產股基本因素不俗,但由於近期大市波動,料地產股只能隨大市同步上落,策略上不宜過分熱捧。

復建居屋影響中性

《施政報告》推出多項房屋政策,最重要的是新居屋政策。政府提出復建居屋,對象是每月收入低於3萬元,屬首次置業人士的家庭。由2016/17年起四年,政府目標提供超過1.7萬個單位,並將售價與合資格家庭的供樓能力掛鈎。實用面積400至500呎單位的售價,估算為150萬至200萬元。

券商認為是次《施政報告》的房屋政策措施,對本地地產股影響不大。三星證券指,政府已不再從調控需求着手,而是透過增加長遠供應穩定樓市,反映政府無意要樓價短期內下挫,整體措施對市場影響屬「中性」。對於復建居屋,三星證券認為,供應最快三至五年才可推出市場,對大眾樓市無即時影響。

短期無意壓低樓價

瑞信證券研究董事梁啟棠認為,政府暫時無意推出行政管理上的遏抑措施,因此未見對本地地產股構成太大衝擊,反而更有助消除施政報告公布前,市場及投資者對本地地產股的憂慮。此外,新居屋設有禁售期的限制,而居屋供應相對整體市場需求,仍然只佔少數,料對樓價亦不會構成大影響。

私人市場未受打擊

大和證券指出,施政報告的房屋政策,主要是滿足低收入人士對房屋的需求,以及確定政府將會有足夠的土地供應以應付需求,並沒有提及任何措施打擊私人物業市場。由於消除其中一個樓市不確定因素,對地產股而言屬正面。

中銀國際則指,政府雖宣布復建居屋,但因居屋市場與私樓市場的目標客戶不相同,故不會對本地地產發展商構成大風險。該行認為,施政報告公布後,會令本地地產股的政策風險明朗化,加上估計銷售活動於第四季可能復甦,故看好本地地產股。

﹏﹏﹏﹏﹏﹏﹏﹏﹏﹏﹏﹏﹏﹏﹏﹏

估值便宜 大跌空間有限

地產股自8月始累跌約2成,反映投資者憂慮本港樓市未來將深陷「量縮價跌」的僵局。究竟地產股會否重現97年和08年的急跌慘況?綜合考慮供求、持貨能力和資金充裕情況,本港樓市未來料將橫行,地產股在估值平的支撑下,和大市同步的機會較高。

中銀國際總結香港過往造成樓市大調整的三大元兇,首先是居民過分借貸,當息口上升、供樓能力變弱時便會恐慌拋售。

其次為本港資金外流,銀行「缺水」惜貸;最後為供求失衡,如97年八萬五建屋計劃。

反觀現階段本港樓市,政府雖於年內招標及拍賣15幅住宅用地,較過去兩年的總和仍多,但市場需待2014年以後,才會見到相關的新單位推售,中短期影響不大。就復建居屋的影響,普遍認為對私人住宅市場不會造成重大打擊,參考去年的數據,新推居屋數量僅佔整體住宅交投的3%。

炒風收斂 成交驟減

就需求層面而言,推出特別印花稅後,炒賣行為收斂,用家主導市場的情況下交投驟減,物業買賣宗數,由過去兩年的每月1萬多宗,急跌至9月份的6,765宗,戴德梁行更料第四季將低於每月5,000宗水平,為金融海嘯後首見。

息口低企 持貨力強

交投雖冷清,但中銀強調在低息口、槓桿比率健康的支撑下,業主持貨能力強。中銀續指,除非出現借貸利率大升至5%(現時約為2.5%),否則本港樓市未來不會大幅調整,僅會微調5至10%。

翻查資料,本港地產股股價一般領先樓價走勢6至9個月,總體上是同升同跌,惟地產股自2010年開始便無運行,現估值已跌至海嘯價,在息率和公司盈利的支持下,料會吸引資金逢低買入。

﹏﹏﹏﹏﹏﹏﹏﹏﹏﹏﹏﹏﹏﹏﹏﹏

異動股份︰田生美聯高追風險大

除了本地地產股外,相關的田生(00183)及美聯集團(01200)均見異動,兩者昨日分別上升21.9%及7.7%。

加速舊區重建

田生受惠施政報告中的舊區重建計劃。施政報告提出「市建局在市區重建中擔任促進者新角色,和推行需求主導新重建模式。」市場將此解讀為加速市區重建,利好以收購舊樓為主業的田生。

不過,田生股價大上大落,高追風險大。去年施政報告亦指草擬了新的市區重建策略,田生當時亦受刺激,由1元附近起步,短短數日升至1.64元,但其後股價迅速回落,個多月後更打回原形。

至於美聯集團急升,原因是施政報告中未有加大調控樓市,或有利樓市成交。不過,近期樓市成交一般,故還是待數據顯示樓市成交有回升趨勢才買入,策略較穩妥。

﹏﹏﹏﹏﹏﹏﹏﹏﹏﹏﹏﹏﹏﹏﹏﹏

新地長實 券商首選

環球經濟不明朗、按息上升,加上政府額外增加土地供應,均限制本地地產股表現。不過,證券界仍然認為,本港樓市發展平穩,新居屋計劃對發展商影響不大。另外,本港地產股目前股價相對其資產淨值有不少折讓,因此地產股可選擇性看好。

新地資產值折讓大

證券界普遍較為看好新地前景,主因其物業銷售強勁,且估值折讓大。野村表示,新地是該行本港地產股首選之一。野村料新地瓏璽項目可達較高平均售價,並預計豪宅項目(如壽臣山和加列山道)平均售價較高;預計未來3年,每年可實現盈利約203億元。除物業銷售強勁外,野村另指出新地有派息率支持。

美銀美林亦指新地在住宅業務及物業投資方面,皆是本港最佳的地產商。美銀美林指,新地股價已計入樓價下跌40%至50%因素,但認為發生機會不大,主要由於低息環境、高通脹及有內地買家支撑。

長實提高銷售目標

另一方面,長實地產投資董事黃思聰昨日表示,旗下日出康城2C期領凱至今累售約700伙,佔整體推售單位逾90%,套現42億元,本年度銷售目標提升至800伙。他並表示,上周已提價3.5%,未來計劃再提價3.5%或以上。

摩通表示,長實是該行唯一給予「增持」評級的發展商,因公司有強勁現金流,同時管理層正尋求提升收益或土地收購機會,現價吸引。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2 11: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