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走強對美國國債不利?
8月 26日 星期五 16:14 更新
《華爾街日報》—凡事不能只看眼前。中國最近確實已經讓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了不少。這是美國決策者在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想讓發生的事情。
周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貨幣和利率策略師就這一問題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當中強調說,現在就認為最近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快於預期的升值速度代表了中國政策的轉向,還為時尚早。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最近在中國訪問,而中國在這種時候會做出一些象徵性的讓步,是出了名的。
不管怎麼說,任何人談到中國和美國時,都不能忽視中國是美國最大債權人之一的這個事實。美國財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說,今年6月份時,中國持有價值約1.17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一數字對中國所持美國國債的真實數量可能有所低估。)
簡而言之,中國央行會印出大量的人民幣來購買湧入中國經濟體系的大量美元,這些美元是因美國向中國購買產品和投資而流入中國的。手握大量美元的中國,需要一個安全的地方來放置它們,而最安全的地方就是美國國債市場(無論標準普爾公司是否降低了美國的信用評級)。
美國銀行/美林的分析師暗示,鑒於目前市場的糟糕狀況,投資者不大可能就中國題材押下高風險的賭注,比如押賭人民幣將會升值。他們寫道:
但是,風險偏好不會總是處於低迷狀態,我們不得不假定,中國政府也知道這一點。他們顯然感覺到,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太大。如果外儲加速增長,情況將變得更加危險。因此,中國政府不大可能讓人民幣快速升值,除非他們已經找到了應對外匯儲備問題的辦法。
有鑒於此,我們懷疑人民幣的快速升值意味著這是人民幣最後一輪的升值:如果人民幣確實在加快升值,那麼我們可能正在見證這一升值進程的最後一躍。我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人民幣匯率於2005年中期開始步入上升通道前,各方估計的人民幣低估幅度都在20-40%之間。自那以來,美元已下跌了30%。到中國宣布人民幣已經達到其合理價值的那一天,中國的外匯儲備將停止增加,資金跨境流動的方向有可能逆轉。如果此言能夠說得通的話,我們認為美國國債的中期前景會變得更加暗淡。
撰稿:華爾街日報Matt Phillip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