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的特性又再次表現無遺:美股是因債重,經濟無起色而跌,香港人均儲備全球第一,經濟好到請唔到人,但股市卻跌得比誰都重。所以投資港股要認識它此特性,如能利用它此特性,則收穫更豐,這是我寫《有跌市無窮人》之原因,至於這種投資手法則從股神巴菲特學到。
《股神傳》(Alice Schroeder《The Snowball》)記巴菲特由一九五六年五月,設第一家股份公司「代客投資」起,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他管理的資產已超過一億美元。短短十三年,他已將第一批客戶資本變成二十六倍,但也在此時,他感受到美股的泡沫隨時爆破。為忠於客戶所託,他竟將股份公司結束,將錢分還客戶。這解釋了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的熊市,他和人客都無損失,而這也是防衞跌市的最佳方法:高點能全身而退。
但這種上乘武功,不但我們做不到,股神以後都做不到(他的投資愈來愈大,已經不能收放自如)。所以我們要學他另一種跌市自衞術:愈跌愈買的方法。《股神傳》第三九五頁寫他:「就在他不斷買入股份中,巴菲特揸入的股票不斷跌價。而一九七四年開始,他用五千萬美元購入的股票已跌去四分之一市值。他買得最多的巴郡(即今天的投資旗艦),更跌至每股六十四美元歷史新低。但他不理,繼續吸納,直至他的彈藥全部用盡為止。」這種利用大跌市來收集優質股的手法,股神後來在致股東信中總結曰:「每當市場對大事件的憂慮達到最高峰的時刻,這往往是我們做到最佳購買的最好時刻。」也許,我們以股神上述兩種股市大跌自衞術自我要求,未免是期望太高,蓋不但預見泡沫的前識難知,愈跌愈買的勇氣也難學。退而求其次,我們不妨學股神師傅格拉咸於一九六三年的教言:「我對股市點走愈來愈唔識睇,但對投資者點做則知,揸股幾時唔少於二成半及唔多於七成半,比例愈跌愈增,愈升則愈減。」
(轉自:星島日報/乘風遊 劉創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