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1月4日前後極盛的象限儀流星雨;
每年8月13-14日前後極盛的英仙座流星雨;
每年12月14日前後極盛的雙子座流星雨。
作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其活躍期為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下旬,流量大且穩定,ZHR值(每小時天頂流星數)在120顆左右,既有科研意義,又具觀賞價值。英仙座流星雨的母體彗星為109P/Swift-Tuttle彗星。
根據國際流星組織的預報,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極大,可能出現在北京時間8月13日14時。中國愛好者應在13日晚至14日黎明進行觀測。然而極大期正值農曆十四,滿月明亮,會使流星雨的觀測效果大打折扣。
彗星每次回歸太陽附近時都會在太陽風的作用下剝離出一些物質散落在太空中,當地球和這些物質相遇時,就會看到有流星呈輻射狀出現。這就叫流星雨。
關於流星雨有幾點需要說明一下:
首先,流星雨並不是象想像的那樣如同下雨一般,只要流星都是從一個輻射點出來的,就可以認為是流星雨。每年可稱為流星雨的有近40個,你只要想一下每年你都能看到幾顆流星就會明白了。預報所說的流星雨的流量是指在流星雨達到極盛時,每小時內視力正常的人在無燈光、無月光、天氣晴朗且無風的情況下在天頂處能看到流星數量。能達到這個條件是很難的,所以實際上能看到的流星數量是要大打折扣的。每年比較大一些的流星雨有1月4日前後的象限儀流星雨、4月22日前後的天琴座流星雨、8月13-14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1月17-18日的獅子座流星雨和12月14日前後的雙子座流星雨。
其次,流星雨的預報很難準確到小時,因為形成流星雨的物質品質都很小,稍微受到引力擾動就會改變到達地球的時間。
再次,觀看流星雨千萬不能用望遠鏡,用肉眼就可以了,使用望遠鏡反而會因為收到的視場小而嚴重影響效果。
最後,我的意見是,如果你不是愛好天文,而只是想看流星暴雨的話,別報什麼希望。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記者不懂天文,炒作的結果。他們以為流星雨都和2001年的那次一樣。但如果要觀測的話,必須去野外,至少去郊外。因為市內的燈光干擾會讓你什麼也看不到。
如果真的下定決心要看流星雨,那麼準備一個躺椅或者睡袋,觀測流星雨是樣躺著觀測的;還有蒙著紅布的手電筒,這樣手電筒的光不會刺激眼睛;一份星圖;收音機,可以和授時中心對時;如果要做那種很認真的觀測,還要做好紀錄。另外,夏天注意防蚊蟲,冬天注意防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