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72|回覆: 0

[證券] 《陸言堂-陳永陸》為iBond說句公道話

[複製鏈接]
簽到
255

90

主題

1796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1-7-31 16:2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陸言堂》美元疲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了17年新高,美元兌其他貨幣則全面報跌。港
元與美元掛勾,自然亦跟隨美元貶值,香港大部分的生活所需都靠入口,當中又有大部分糧食來
自中國,通脹問題自然隨之而來。
  iBond日前公布認購結果,100億港元與通脹掛勾的政府債券原本預計就算有100
萬合資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請,每人亦可分得一手,結果只有15﹒5萬人申請,但認購額達
131﹒58億港元,反映申請人數雖然不多,但申請者大多數都不只申請一手。
  由於超額認購,政府如期發行100億港元的債券,認講44手或以下的申請者,均可獲得
全數分配,要幾少有幾多。

*分得多,因少人分*

  iBond出台時市場反應冷淡,市場普遍覺得每人一手金額只得1萬元,保本對抗通脹的
能力有限,現在每人最多可得45手(部分認購超過44手的申請者可額外多分一手),金額以
十萬計,卻有換來批評說iBond只令富人受惠。
  這樣的說法其實有欠公道。iBond的性質和派息準則其實大家事前知道得很清楚,我在
之前亦有撰文,論及其利弊,亦有公布自己會認購。所以其實無論甚麼人,只要是合資格的香港
居民,都可以自由按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去申請,決定買多買少,抑或不買。現在申請者獲得為數
不少的手數,並非他們大量超額認購或大借孖展所得,而只不過是人棄我取,少人申請才有這個
局面。

*箇中有利亦有弊*

  另外有批評說現在只得十幾萬人認購,政府應該將發行量減少,不過政府推出iBond,
另一個目的亦是希望藉此搞活債券市場,發行量若太少,亦有違原意,更何況現在是超額認購。
如今說iBond是益富戶,多少是有點仇富情緒,輸打贏要。當然,這也反映了政府處於弱勢

  不過就算獲得全數分配,數十萬港元在香港人來說,亦談不上是甚麼富戶。事實上債券的作
用開宗明義是要幫香港市民抗通脹,而不是用來扶貧。以一般市民來說,一手一萬元肯定不足夠
,結果大多數申請者認購以十手計,亦很自然。不要忘記,那些認購了數十手的申請者,如果長
持至到期,雖然能對抗部分通脹,但亦可能失去了其他投資獲利的機會。若中途沽出,亦有利息
和債券價格升跌的風險,當中其實有利亦有弊。

*基金或於二手市場吸納*

  有些投資者現在追問我,上市後有沒有機會短時間內升至3%或以上的水位;假若如此,值
不值得沽出獲利,還是反過來應該趁機吸納。這次認購只讓有身份證的個人申請,一手市場沒有
基金參與,不排除有些基金會在二手市場吸納作為保本之用,所以一上市有一兩厘溢價並不出奇
,至於沽還是買,我還是一直強調,很視乎你是想穩陣賺取利息抵銷通脹,還是承受風險,想追
求股票才能提供的升值潛力,不可將iBond買賣當成股票換馬看待。
《獨立股評人 陳永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1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