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44|回覆: 0

[其他] Paul Krugman - 美國未能創造職位的真相

[複製鏈接]
簽到
128

367

主題

32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1-7-13 10:16: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果上周五的就業數據令你震驚,如果你覺得美國經濟情況良好,因此被那些壞消息嚇倒,那你根本是在狀況外。事實是,美國經濟已經受困了一年半。

然而,公眾討論中都充斥着具破壞性的消極態度。打開電視便會看到一些自滿的專家聲稱短期經濟問題沒有什麼解決方法(這個「短期」已經持續四年了),因此應該集中解決長遠問題。

這正好把事情搞錯了。真相是政府可以也應該在經濟不景時創造職位。是的,這樣做有重大的政治障礙──尤其是現在眾議院被一個因經濟疲弱而受惠的政黨操控。但政治問題不應該與經濟現實混為一談。

復蘇假象掩蓋就業危機

美國未能創造職位是在選擇下發生的事,不是注定要出現的,這個選擇被連串不斷改變的藉口合理化。

第一個藉口:彩虹就在轉角處。

記得「青苗」(green shoots)嗎?記得「復蘇之夏」(summer of recovery)嗎?政策制訂者一直聲稱經濟正在改善,但現實總與他們所說的不符。不過,這些復蘇假象一直都被用來做對就業危機袖手旁觀的藉口。

第二個藉口:債市令人驚恐。

兩年前,《華爾街日報》聲稱美國公債的利息快將急升,除非政府停止振興經濟。從那時開始,「債券義和團」(bond vigilantes)快要出擊,便成了打擊職位創造的藉口。

但基本經濟理論證明,只要經濟持續疲弱,利息便會維持在低水平──而基本經濟理論是對的。《華爾街日報》發出上述警告時,10年期債息是3.7厘,而上周五債息報3.03厘。

那些慣犯又怎樣回應?他們創造出屬於他們的現實。上周,曾提出瓦解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眾議員瑞安(Paul Ryan)表示,美國必須削減政府開支來降低利率壓力。我想說的是,同一種壓力令利率跌至近歷史低位。

第三個藉口:都是工人的錯。

失業率在金融危機期間及之後大升,因此說真正問題在於工人是很古怪的說法──數百萬四年前有工作但現在失業的美國人,不知為什麼會突然缺乏經濟需要的技能。

但這是很多所謂專家的說法:高失業率是「結構性」問題,需要長遠的解決方法(這基本上是說什麼都不做)。

如果真的是工人與職能錯配的問題,那些有適當技能的工人應可找到工作,工資也應該大增。但事實卻不然,上月的平均工資其實是下跌的。

第四個藉口:我們試過刺激經濟,但沒有用。

所有人都知道總統奧巴馬嘗試透過大幅增加政府開支來刺激經濟,但不成功。然而,這是不對的。

試想一下:那些大型基建工程哪裏去了?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哪裏去了。其實奧巴馬上台後,公務員數目已經減少了五十萬。

那麼,那些刺激性措施怎麼了?大部分刺激措施都是減稅,不是增加開支。餘下的大都是對受財困的家庭或地方政府提供資助。這些資助也許有助緩和經濟問題,但不是美國真正需要的那種職位創造計劃。這並非事後孔明:有人一開始便警告減稅不會奏效,而且政府提出的開支嚴重不足。現在證明是對的。

問題業主從未獲援助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可以有顯著成績的另一個範疇──對問題業主的資助──上,當局幾乎是什麼都沒有做過。奧巴馬政府的按揭紓緩計劃有等於無:撥出了460億美元協助人們保住房屋,但事實上真正動用的不到20億美元。

讓我們來總結一下:經濟沒有自我修復,政府的行動也沒有什麼實質障礙;「債券義和團」和結構性失業只是所謂專家的幻想。如果刺激性措施看來失敗,那是因為根本沒有真正嘗試過。

聽聽那些據說很認真的人談論經濟,你會覺得問題是「不,我們做不到」;但現實是「不,我們不會做」,而所有令破壞性被動態度進一步加強的專家,都是問題的一部分。

版權所有﹕《紐約時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1 13: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