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1-4-18 01:02:47
|
顯示全部樓層
四、電子物流
(1)電子物流的背景與發展
現代資訊科技為供應鏈管理找到新的、有效的解決方案,不過如果攤開資訊科技與供應鏈管理的演進史,可以將其歸納成四個階段。1970年代物料資源規劃(Material Resource Planning, MRP)的興起可視為供應鏈管理軟體的先聲,其主要的著眼點即在如何協助經理人與決策者檢視材料配置與產能規劃,目標在產能運用的極大化,因此對應的就是『大量生產』與『標準化』的最高商業指導原則。
在同一時間,對照其企業運作的功能需求,也開發出一些有關薪資管理(Payroll)與應收/應付帳款等財務管理軟體。到了198O年代,除了第二代的MRP軟體-MRPII外,也多了一些特別為供應鏈管理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其功能涵據供給與需求規劃(Planning),生產計劃(Scheduling)與配銷管理(Distribution)等。在此同時,所謂的電子資料交換(Electronic Data Exchange, EDI)也開始萌芽,成為日後發展電子商務的重要基礎,而更多功能完整的人力資源規劃(Human Resource, HR)與財務資訊管理(Financ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IMS)解決方案也紛紛問市。時至今日,也就是1990年代,完整的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解決方案也已廣為人知,其涵蓋的企業功能包涵:人資、財務、探購、生產等,而不少資訊業者已開發出專業的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解決方案。 同時由於顧客已儼然成為左右企業營運的主導力量之一,因此許多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的工具也被不斷的發展出來 ,如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自動銷售(Sales Force Automation, SFA)等,也逐漸為企業界為重視。
(2)電子化業(e-Business)運作模式
因此2000年來的供應鏈管理將與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及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完全整合,形成所謂的電子化業(e-Business)運作模式。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看到不同企業運用現代科技將供應鏈管理推向電子化企業的境界,根據資訊科技對其供應鏈管理應用層面的不同,我們可以將這些企業大分為兩類,分別是:
1.以資訊科技強化供應鏈運作效率(Enhan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這類的代表性廠商如以直銷式切入個人電腦市場的戴爾電腦(Dell Computer),或是國內資訊業龍頭宏碁電腦(Acer Inc.)的全球運籌式皆是個中翹楚。這類廠商善用現代科技,將複雜的供應商、材料、產能、乃至品質控制,客戶服務等,都納入供應鏈管理體系中加以整合,透過電腦技術及網際網路的即時開戶特性,及擺脫時空限制的特點,強化整體供應鏈成員的運作效率。
2.以資訊科枝創新供應鏈運作模式(Create New Supply Chain) ,所謂的『供應鏈』,在一般人的想法中,一定會將其與實體配銷劃上等號,然而資訊科技卻為企業經管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當然也就曾為供應鏈賦與新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