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專訊)港人恐懼輻射的情緒蔓延日本食品,加上日本食材短缺造成漣漪效應,致整體食材價升15%,令飲食業叫苦連天,當中高檔的日本食肆生意,近日急跌5成之多。
有工會憂飲食業未來掀裁員潮;另有學者指日本災難將加劇本港通脹。
帶子貴3成 部分食材斷貨
日災後遺症陸續浮現,工聯會轄下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袁福和指出,日本食材來貨價平均上升1至2成,例如帶子來貨價上升3成,部分食材甚至斷貨。
本港食肆存貨僅夠應付個半月,日式食肆經營現困難。他擔心,受影響食肆或向員工「開刀」,包括要求員工放無薪假,甚至裁員等。地震後工會收到逾20宗日式食肆員工求助,擔心開工不足甚至失業。
除了日本食材,袁指搶購潮蔓延至其他地區貨源,以南非鮑魚為例,每斤來貨價由3,500元升至5,600元,急升6成;食材平均價格則上升10%至15%。
海味重災 酒樓掃5月存貨
旗下產品約4成由日本入口的安記海味,其董事總經理潘權輝表示,日本乾鮑、海參、乾瑤柱等,因來貨價上升,零售價亦要相應調升約2成;以日本鮑魚為例,每斤約由7,800元升至8,500元。
他說,不少酒樓、市民及內地供應商紛紛搶購乾貨,有酒樓一次過買4至5個月量的乾瑤柱作為存貨,公司短期生意額較去年同期升3至4成,但憂長遠生意額受影響。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出,日本食材短缺,標榜食材由日本直接進口的食肆生意最受影響,加上市民擔憂輻射,部分日式食肆生意額急跌5成,對即將落實最低工資的飲食業而言是雪上加霜,惟暫難預見會否掀裁員潮。
港通脹升溫 全年或超4.5%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今年本港通脹持續升溫,而隨著人民幣升值,本港入口原材料及食材價格將加價,加上日本大地震,令當地食品供應減少,直接帶動中高檔食材替代品價格,通脹有可能高於政府全年預測的4.5%。
少左人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