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近日政局紛亂,下列有文章論及HK未來的思考,可一讀;
回歸以來,經歷過幾次大的危機,雖然都能化險為夷,但長年關注香港發展的鳳X衛視著名評論員朱x暉,一直提醒注意香港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這些年來,香港仍可以保持金融、自由經濟、城市競爭力等排名的優勝地位,但朱文暉怎麼都沒有想到,香港在一些環境、昂貴消費、房價、幸福指數、生活素質,甚至全球廉潔指數、媒體自由度等,在全球城市排名中都缺少優勢。
香港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縮小,朱文暉認為,一是香港整體短視,二是政府缺少戰略思考,去主動創造優勢。事實上形成香港抓眼前利益,缺少長遠思考。看到亞洲週刊綜合國際排名中香港一些可持續發展的指標持續落後,朱文暉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他認為,歸納這些指標很有意義,獨立出來看時根本感覺不到香港的危機,綜合以後,你會感到震驚。「其實這個很有意義,香港以前只看經濟,看自由度,現在全球化的加劇,城市之間直接在競爭,它背後是體現一個綜合實力,就是它一定是和生態、社會、文化、教育這一系列可持續的領域結合。所以,我們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它經濟的指標是吃以前的體制,吃以前的積累和聲望,吃以前大家對香港認可的老本。」以下是訪問的主要內容:
現在這個基礎上的香港,還有什麼優勢可言嗎?
香港的優勢就是歷史,它還可以吃老本,因為很多東西確實是需要歷史來堆積的。像金融中心,需要有個歷史過程,上海斷了幾十年,短期內怎麼堆也堆不上來。
你一直研究香港問題,看到這麼一個數據,這種對比給你的感覺是什麼?
我感到震驚!香港把歷史積累的優勢都吃完後,當你放眼未來二十年,不知該向何處去了。而可持續發展的那些指標就是預示著未來。比如說:香港人力資源的發展程度、正在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節能減排領域等問題,未來香港是要靠這些優勢營造競爭力,但現在看不到。現在強調文化創意,但年輕人在這個城市生活得是不是快樂,決定年輕人是否有創意。現在都是房奴,一個個都被壓得買不起房子,能有什麼創意!這樣香港未來就很被動。有些創意指標,北歐一些國家,如芬蘭、瑞典、瑞士等國家近年來突然追前。因為那些國家國民生活得很愉快,創意就上來了。現在是要講求創意的,我們出來這方面的排名卻是最差的。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我們基本沒有退休的保障,這就很難保證社會的長期和諧。
一直說香港政府是最有效率的,還能體現嗎?
我們看到香港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它的發展慢了,許多大型的項目啟動不了,比如說:啟德機場搬遷後,荒廢那麼多年了,我想就算在民主社會,扯皮比較多的國家也不會出現這麼長時間空置,也不至於一塊地十多年還搞不定,西九龍項目也是這樣。政府效率非常低,這個效率低的原因不在於你的流程而在於戰略規劃做得不好,就從頭到尾沒想明白這個事情。
你是說,香港缺少一個總體思考,沒有定位、沒有規劃?
長期以來香港的空間布局就是往南邊走,原來英國留下來的傳統,就是往南邊走。到了這十年就變本加厲,因為公務員怕麻煩。有人跟我說,香港現在最怕拆遷,怕鬧事。香港七十、八十年代在新界搞新市鎮的時候也一樣要拆人祖墳,一樣要拆房子。怎麼辦?靠防暴員警,現在哪個公務員敢做這事啊?你拆個皇后碼頭,一個小夥子霸著你都不敢上,那你怎麼去發展啊?需要空間就填海,填海填出來是政府的,填出來的土地沒有這些糾紛,而且海景好賣,所以都往這個地方堆,堆得維港兩岸全是高樓。香港至今沒有想好,到底要幹什麼?
近年,香港周邊的台灣、澳門都有很大的發展,香港應該如何營造未來?
說到澳門,非常經典。澳門經濟和社會整體治理水準沒有香港高,差很遠,但回歸後實施改革,抓住賭牌問題,一拳打中要害。我想,如果香港經濟發展緩慢,社會矛盾將越來越大。最核心的問題在哪?其實是在土地。就是說,不能加快發展速度的原因是土地供應不夠,或者說這個結構被壟斷了。香港現時的總面積達一千一百零七平方公里。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土地因歷史、地理環境及政治等原因,仍屬郊野地區。政府網站顯示實際土地開發百分之二十二。所以,在上海開發「新天地」的港商羅康瑞有個講法很好,他說願意在全國各地搞「新天地」,卻不願意回香港來,因為以他的實力都不敢進來了。香港的哪一位特首,敢不敢打破傳統,在土地方面來一個大改革,很多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