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59|回覆: 4

古代“裸捐”與最早的慈善組織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2-26 12:55: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今,“慈善”、“裸捐”已成為媒體上經常出現的熱門詞語與話題。有人以為,此風來自國外。其實並非如此。有專家研究指出,雖然“慈善”之詞是新的,“但扶貧濟弱之事,在中國古已有之”。西方的慈善思想與事業主要來自基督教,那也是西元後的事,特別是在近代工業革命掀起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的事;至於“裸捐”,那是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死後留下鉅額財富是可恥的”名言問世之後的事,至今只不過百年。

所謂“裸捐”,是指慈善家把自己已有的主要財富都捐給慈善事業,並非自己家中連一分錢也不留成為窮光蛋。按此理解,那麼中國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已有類似“裸捐”。據《史記》記載,越國大功臣范蠡功成名就後積極引退,棄政從商致富,“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就是把錢財都分給窮朋友和困難兄弟。

又據史料,東漢光武帝時的名臣宣秉,一生節儉,把薪俸大部分贈予貧苦親族和孤寡之家,以致他謝世時,“自無擔石之儲”;南北朝時北魏“良吏”閻慶胤任東泰州敷城太守時,正遇荒年,他把自家千余石粟米“裸捐”出,“賑恤貧窮”,幫助許多困難家庭渡過難關。

史籍中類似上述記載不勝枚舉。

中國古代的扶貧濟弱善事多由寺院和官府成立的專門機構來做。到明清時期,民間慈善事業才逐漸興起。據專家考證,中國最早的民間慈善組織是同善會。明萬曆十八年(一五九○年),河南虞城縣鄉紳楊東明組織創立了第一個同善會。隨後,同善會便在江南地區流行起來。同善會一般都由地方鄉紳舉辦,經費主要依賴有錢人(會員)捐獻。許多同善會還置有土地,以地租收入來維持運營。同善會的救濟對象首先是生活無著的孝子、節婦,其次是未被養濟院(官辦的慈善機構)收容而不願以乞討為生的貧老病弱者。

470

主題

3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141玩家」勳章「痴線佬」勳章「各行各業」分區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群組紀念勳章141紳士勳章

發表於 2011-2-27 11:35:49 | 顯示全部樓層
never hear that before ,thanks KO sir
對於不喜歡的人,我沒必要去討好他,不瞭解我的人,我也不必非讓他瞭解我不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7102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玄機妙算」勳章「友誼大使」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1-2-27 15:48:12 | 顯示全部樓層
we learned one more term too, thanks a lot.
Life is wonderful but life is short, so make the most out of it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4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熱心捐助勳章百萬富翁勳章

發表於 2011-2-27 16:39:46 | 顯示全部樓層
之前未聽過, 謝謝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85

主題

3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友誼大使」勳章「潮流時尚」勳章終身成就勳章

發表於 2011-3-2 22:42:04 | 顯示全部樓層
古代也有散財保命之事, 應不屬於裸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7-19 02: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