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12
http://news.mingpao.com/20100712/mra.htm
【明報專訊】這篇社評見報之時,最新一屆世界盃冠軍應該已經順利誕生,不論荷蘭或西班牙,其國民都應該正在慶祝,但香港球迷在家中或酒吧茶餐廳度過緊張刺激的一夜後,一切又歸於平淡。世界盃,港人注定只是旁觀者?
日本兩韓可以
為何香港中國不可以
觀乎身高與一般亞洲人差別不大的日本、韓國及朝鮮在世界盃的出色表現,亞洲人注定只是旁觀者的說法早已站不住腳;中國及香港在世界盃佔不到一席,不是先天體質上不可能克服的因素,癥結應是我們的體育制度及訓練出了重大問題。香港正考慮申辦亞運,我們認為與其花費上百億元爭辦一個不知對香港體育有沒有長遠利益的運動會,不如把資源投入改善香港的足運吧。
事隔44年再次晉身決賽周的朝鮮,以1比2僅負勁旅巴西,雖然後來被葡萄牙以7比0潰擊,但整體表現仍有驚喜;另外兩隊亞洲勁旅日本及韓國,更出線16強,為亞洲足球的招牌打響名堂。
足球不是人口大國的專利,殺入4強的烏拉圭只有300多萬人口,並曾兩奪世界盃。4年前烏拉圭推出「天藍青訓計劃」,集中甄選年輕球員,並通過各年齡段的國家隊比賽來培養鍛煉,去年的U17世少盃及U20世青盃分別殺入8強及16強,現時幾名年輕主將,正是來自世青盃成員。因此有評論指出,烏拉圭的復興與重視青訓有莫大關係。
此外,根據國際足協網站資料,日本隊球員身高1.7至1.87米,韓國為1.77至1.9米,朝鮮則為1.67至1.87米,屬一般亞洲足球運動員的身材,並非特別高大,香港隊前鋒陳肇麒身高也有1.86米。既然體質沒有太大差別,沒有天然及不可踰越的障礙,為何日本及兩韓能在世界盃發放異彩,但香港及中國則不能?答案應在我們的體育制度、人才培養、訓練方法,統統都大幅落後國際水平。
亞洲近年搞得最有聲有色的是日本J-League聯賽,它在1993年正式啟動,隨後推出名為「百年構想」的計劃,協助各足球隊在不同地區紮根,融入社區,成為地區的代表,計劃最終目的是要讓日本成為足球強國。結果日本國家足球隊成績近年步步攀升,球星輩出。
至於第8次亮相世界盃決賽周的韓國,曾被國際足協評為「欠缺創意和令對手驚訝的能力」,首5屆出戰未嘗一勝。後來,國家隊於1994引入前蘇聯名帥比索維斯為首名外國主帥,徹底整頓韓軍教練團的組織和球員思想,雖然他領軍兩年戰績普通,卻培育出黃金一代,2002年殺入4強的韓軍,三分之二成員來自1996年比索維斯麾下的奧運隊。
日韓兩國,經歷了艱苦的奮鬥過程,在世界足壇吞了多少次光蛋,但仍然不斷完善自身的體育訓練系統,終於成為世界足壇一股奇兵,如今等閒的歐洲南美二線球隊,已不是日韓的對手。
反觀中國和香港則依然故我,仍是魚腩部隊,為什麼?
內地輿論直指朝鮮雖窮但球員鬥志可嘉,中國經濟起飛後「不缺錢、不缺物質」,「缺的是鬥志和精神」;至於中國足球聯賽貪污醜聞不絕,是培育球員的另一障礙。《信息時報》一篇評論更指出,中國足球制度建設遠遠落後,日韓國內聯賽水平遠高於中國,由此培訓出來的球員早已能在歐洲一流球會效力,日韓的青訓計劃亦遠較中國完善。
至於香港,雖然在去年的東亞運奪足球金牌,但足球體制同樣落後,聯賽早已淪為半職業半業餘的狀態,數月前政府雖然決定投入公共資源振興本地足運,但若不從體制入手,成效成疑。
花百億搞亞運
不如集中資 源搞好足運
上月底,有「魔鬼教練」、「青訓之父」之稱的香港足球名教練黎新祥病逝,黎新祥擔任體院前身銀禧體育中心教練時,培育出多位足球名將,他生前一直表示希望重見體院時代的青訓模式。黎新祥的去世,不少人感到慨嘆的是,黎最重視的青訓系統,何時才能重現?
足球比賽的勝利,是人民的集體回憶,1985年的5.19世界盃外圍賽香港戰勝中國,傳頌至今,去年東亞運金牌讓陳肇麒一鳴驚人,港人對足球的瘋狂熱愛,值得政府投入更多資源。申辦亞運,如果無助香港整體運動水平提升,只會是一次上百億元的煙花匯演,轉瞬即逝;反之,如果香港足球復興,不單可提升港人的歸屬感,更是會生金蛋的新興產業。
日本漫畫《足球小將》主角戴翅偉(日文版原稱大空翼)自小夢想奪取世界盃,漫畫主角也在歐洲頂級球會效力,初時有人認為這是癡人說夢,但隨日本及兩韓在世界盃取得佳績,沒有人再敢嘲笑這是天馬行空的幻想。我們憧憬的世界盃決賽周,國家隊和香港隊都有份參與,港人不再做旁觀者,而是拉隊到球場做啦啦隊,興高采烈的為國家隊和香港隊歡呼打氣。雖然,這種想法目前仍是一個夢,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期望國家隊和香港隊訂定第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不要再淪為亞洲區的魚腩部隊,這應是香港萬千球迷的合理期望。 |
|